首页 理论教育 配腑壅塞,肺少肃降

配腑壅塞,肺少肃降

时间:2024-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朱某,男,57岁,1979年10月7日初诊。舌淡红、苔黄垢,脉滑数,一派痰热蕴肺之证。急拟泄腑通幽法,以利肺气之肃降。因大肠为肺之配腑,腑之通利常赖肺之清肃,肺之肃降与腑气之通畅亦不无关系。朱某咳逆气急初按痰热蕴肺、肺失清肃,处以清泄痰热、肃降肺气之法,非但于病无济,且有降而不下,阻隔于中而呈烦满气憋之症。

三、配腑壅塞,肺少肃降

【案例3】 朱某,男,57岁,1979年10月7日初诊。宿有咳喘之疾,又有吸烟嗜酒之史,近月来咳频气逆似喘,无痰,颜面灼热,头汗蒸蒸而出,胸脘痞满,纳差,咳喘之症于动静之时差异不大,往往夜晚反较白昼为甚。舌淡红、苔黄垢,脉滑数,一派痰热蕴肺之证。处以清泄肺金痰热之剂5贴,非但诸症依然,且更增烦满气憋之症。细审方药投之无误,未知其故,询之大便干结,常五七日一次,解之艰难,始悟咳喘之机为肺之配腑闭塞,传导失司,腑气不通,肺气难降,故咳频气急而似喘也。急拟泄腑通幽法,以利肺气之肃降。方拟小承气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大黄8g(后下),枳实30g,川朴15g,葶苈子10g(包),莱菔子15g,枇杷叶15g,黄芩6g,桑白皮10g,3剂。

[二诊]药后泻下秽臭之物甚多,胸膈顿觉舒坦,咳喘愈半,头汗亦已。前方既效,毋庸更张,守原方减枳实为15g,再予2剂。

[三诊]腑气通利,咳喘已平,他症也愈,后予清肃肺气佐以养阴润燥善后。

[按] 《素问·咳论篇》有“大肠咳状,咳而遗矢”之训,然大肠咳状也有咳而便结之症。因大肠为肺之配腑,腑之通利常赖肺之清肃,肺之肃降与腑气之通畅亦不无关系。故泻腑肃肺通幽而达止咳之效,也即“欲求南风,先开北牖”之法也。朱某咳逆气急初按痰热蕴肺、肺失清肃,处以清泄痰热、肃降肺气之法,非但于病无济,且有降而不下,阻隔于中而呈烦满气憋之症。故在得知便结常秘之后,始悟药后烦满气憋之症乃为肺之配腑壅塞,肺少肃降,药力所降之气与腑气上逆之气互结胸膈使然,治当因势利导,引而竭之,故在泻腑通幽以清肃肺气之法后,肺气之肃降随腑气通达而复,咳喘之疾迎刃而解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