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健康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明确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WHO在枟阿拉木图宣言枠中重申这一定义,并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而其实现则要求卫生部门及社会各部门协调行动。”1998年召开的第51届世界卫生大会又通过了“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文件。明确地指出:“要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必须把健康作为人类发展的中心。”2000年,第5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枟卫生部长宣言枠指出:“我们认识到,高质量的健康水平是人类生活的巨大财富;它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实现社会公平。”对健康的理念理解得越深刻、对人类健康的奉献越彻底,对“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政策就会有更深的领会。
如何正确理解健康的内涵,这一关键问题从理论到实践还没有真正解决。我国人民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把健康单纯地理解为“无病、无伤、无残”,只有“生病”(有临床表现)时才寻求医生的帮助。“没病”时却很少或根本想不到要得到医生的服务;多数医生长期以来习惯于“坐堂看病”,很少走出医院大门去关心“没病”的群众,忽视了人的整体性和社会性;决策者主要关心病人的就医问题,一味追求医院的现代化和高精尖设备的配置,结果误入歧途,导致医疗费用的成倍增长,而无法控制慢性非传染病的发生。正如WHO指出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错误地沿用了西方大医院的模式,忽视了公共卫生问题,给这些国家人民带来了许多健康的危害。”
身体健康与否不可能单从外表加以评价,因为健康与疾病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界限,一个人的机体可能存在着病理性缺陷或功能不全,而表面仍是“健康”的。例如,约有半数以上的高血压病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已知患有高血压的病人中,也由于缺乏保健知识,自感症状不严重而不定期就医和坚持服药,最终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等严重后果。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增加迅猛,病人在早期往往由于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直到出现四肢溃烂、视力模糊、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时才就医,给健康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有些疾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已是病入膏肓,如肺癌、肝癌等。这就是为什么要提倡“防患于未然”的原因,也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和自我保健的长期经验的总结。
心理健康是整体健康的有力补充和发展。由于人具有社会人和自然人的双重属性,在生活经历中,难免不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如疾病、失业、子女教育、居住环境以及冲动、孤独、紧张、恐惧、悲伤、失落、忧患等。这些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据WHO 1990年资料表明,致伤残的前10位病因中,有5种是精神性致残(抑郁、酒精滥用、双向精神异常、精神分裂和强迫性异常),其中抑郁症居致残的首位,并有增长趋势。据估计全世界有3亿~4亿人患有各种严重的精神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精神障碍居首位,已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其总患病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2.7‰陡升至90年代的13.47‰。到2005年,已增至15‰,致使众多人不同程度地失去自控能力或正常生活状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剧,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带来诸多诱发心理危机的因素,如工作与社会压力、竞争压力的增加,人际关系复杂、子女教育和就医难等问题,这些“都市生活综合征”或“慢性疲劳综合征”都在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精神疾患已经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WHO将21世纪第一个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定为“精神卫生——消除偏见,勇于关爱”是非常有意义的。
现代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发展,提示了人体的整体性,即人体的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这里所强调的是:人的机体必须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而人在协调过程中往往处于主动地位。这是认识健康、探索健康的生态学基础。相信这种认识必将使健康观从被动的治疗疾病转变为积极的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从单纯的生理标准扩展到心理、社会标准;从个体诊断延伸到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评价。既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又侧重于社会的属性;既重视健康对人的价值,又强调人对健康的作用,并将两者结合起来。这种健康与疾病、人类与健康多因多果关系的认识是健康观念的更新。
“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all for health,health for all)是WHO的一项战略目标。健康是基本人权之一,是生产力,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发展的中心。这就要求个人不仅要珍惜和不断促进自己的健康,还要对他人乃至全社会的健康承担责任和义务。健康不仅应立足于个人身心健康,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关系到全社会的精神面貌和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在积极倡导健康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重视健康对社会进步的价值和作用的同时,还应倡导全社会都应积极参与促进健康、发展健康的伟大社会变革中去,要想获得健康,就必须驾驭健康。
二、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4类。
1.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 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是指因自身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给健康带来的不利的影响。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结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肥胖症、性传播疾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精神性疾病、自杀等均与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
(1)行为因素(behavior factor)。行为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几乎所有的影响健康因素的作用都与行为有关。例如吸烟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酗酒、吸毒、婚外性行为等不良行为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2)生活方式(lifestyle)。生活方式是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受个体特征和社会关系所制约,是建立在社会经济、生活条件、文化继承、社会关系、个性特征和遗传等综合因素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社会生活习惯等。如西方国家喜欢食用面包、牛奶、牛排、奶酪,少吃蔬菜,而我国人民喜欢食用米饭、豆浆、蔬菜。由于东西方生活方式的差异,导致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谱的不同。
据美国研究者调查,只要有效地控制生活方式和行为危险因素,如不合理饮食、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酗酒和滥用药物等,就能减少40%~70%的早死、1/3的急性残疾、2/3的慢性残疾。美国20世纪50年代进入行为医学时代,我国比美国晚了约30年。
2.环境因素 健康不仅应立足于个人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更应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强调健康、环境和人类发展问题不可分割。发展必须包含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探索健康生态学的基础。1992年,WHO环境与健康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将维护和促进健康放在环境与发展应该关注的中心。1993年,WHO提出“持续发展所关注的中心问题是人类,人类有权享有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而有生产能力的生活”。为此,人类必须投入广泛的行动,整合和平衡目前或今后将要面临的环境-健康-发展问题,以减少损失,防止可预测的不良后果出现;并指出健康与环境的整合,将是要达到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环境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分,前者指机体的生理(内部)环境,后者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交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着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
(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水、气候、地理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健康的根本。保持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对维护、促进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有益于健康的居住环境比有效的医疗服务更能促进健康。如若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突出地表现在污染的环境给人类带来疾病,乱砍乱伐给人类带来水土流失和洪水灾害。
(2)社会环境。又称文化-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经济、文化、教育、人口、民族、职业等。社会制度确定了与健康相关的政策和资源保障;法律、法规的制定约束对人的健康权利的维护;经济决定着与健康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文化决定着人的健康观及与健康相关的风俗、道德、习惯;人口拥挤会给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民族影响着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职业决定着人们的劳动强度、方式、环境等。社会环境还包括人际关系、社会状态等。
3.生物学因素
(1)遗传。已知人类的遗传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有近3000种(约占人类各种疾病的1/5)。据调查,目前全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3.7%,其中严重智力低下者有200万人。遗传还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有关。
(2)病原微生物。从古代到20世纪中期,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日显突出。
(3)个人的生物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形态和健康状况等。例如,不同的人处在同样的危险因素下,对健康的危害性大不相同。
4.健康服务因素 健康服务又称卫生保健服务。1977年,WHO提出了“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我国卫生体制改革中提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是体现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实现公平、平等和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宏伟目标的重要措施。
三、健康的决定因素
1974年,加拿大卫生与福利部部长LaLonde在报告中阐述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生活方式、环境、生物因素和卫生服务,强调把个体水平的行为改变作为最有效的策略来促进健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然而,当时并没有把影响人们行为生活方式选择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作为影响健康的决定因素。从那时起,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医疗卫生服务对人类健康水平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逐步将重点从“个体行为和生活方式选择”转移到影响健康的决定因素,进一步认识到环境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健康。1986年,枟渥太华宪章枠指出:“健康的基本条件和资源是和平、住房、教育、食品、经济收入、稳定的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资源、社会的公平与平等。”为改善健康,上述必要条件必须具有坚实的基础。
以下这些因素对健康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相互之间产生影响。
1.收入和社会地位 大量研究表明,收入和社会地位是最重要的单一健康决定因素。健康状况随着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改善。高收入决定了良好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以及较少受挫。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是政府能采取的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同样,研究证明,社会财富分布得越均匀,全人群健康水平就越高。日本在过去50多年中,从一个高婴儿死亡率、低期望寿命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好健康状况指标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日本国民经济和人均收入迅猛发展,日本是一个社会财富分布较均匀的国家。因此,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首先提出要消除极端贫困,健康促进规划应将其作为切入点。
2.社会支持网络 来自家庭、朋友和社会的支持与良好的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支持的社会对改变健康意识、解决身心健康、处理危机及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社会支持包含相互关爱、尊重、支持等有利于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
3.教育文化 健康水平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教育又与就业、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紧密相连。教育促进健康和财富,教育使人们通过掌握科学知识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控制生活状态,教育增加就业机会、收入保障和工作满意度,同样教育能提高人们获得和理解有利的健康信息的能力,从而维护个人和家庭的健康。
文化是更广泛的社会、政治、地域和经济因素的产物。文化差异导致人们在获得健康信息、参与预防和健康教育、使用卫生保健系统、选择与健康有关的生活方式及理解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表现出不同。另外,当文化和种族影响人们的社会和经济状况时,其对健康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4.就业和工作环境 就业对个体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失业者要比就业者承受更多的心理挫折、焦虑、沮丧、活动减少和健康问题。WHO指出:“社会失业率越高,社会就越不稳定,最终导致家庭和社区的不良反应和失业者本人的身体健康问题。”工作条件本身也极大地影响个人健康和情绪反应。
5.社会与自然环境 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和准则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状况。社会的稳定,差异的认同,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和谐的社区带来支持性的社会环境,降低和减少有害健康的危险因素。研究显示,较低的情感支持和社会参与对健康和生活有着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