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行为与健康的关系
人的行为既是健康状态的反映,同时又对人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可供人们保护和促进健康的资源越来越丰富,如抗生素的问世、各种疫苗的发现、医疗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卫生服务网络的建立等,为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这并不能有效地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医疗费用日益上升的趋势,这是因为:①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人类的行为、生活方式与绝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关系极为密切,改善行为可以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并有利于疾病的治疗;②感染性疾病、意外伤害和职业危害的预防、控制也与人们的行为密切相关;③已有的卫生服务需要人们采取行动去利用。如疫苗虽有效,但其实际效果还取决于人们是否有效地去利用疫苗。
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已经被大量事实所证实,影响健康的行为也多种多样。1967年美国加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布瑞斯洛(Breslow)和加州公共卫生局人口实验室的毕洛克(Belloc)对6828名成年人进行了为期5年半的随访观察,发现了如下7项与人们的期望寿命和良好健康显著相关的简单而基本的行为。
(1)每日正常而规律的3餐,避免零食。
(2)每日吃早餐。
(3)每周2~3次的适量运动。
(4)适当的睡眠(每晚7~8h)。
(5)不吸烟。
(6)保持适当的体重。
(7)不饮酒或少饮酒。
20世纪70年代,美国医学家爱伦·戴维(Alan Dever)通过对美国人死亡的调查分类,发现50%左右的死亡由于不良的行为或生活方式引起。
1982年,我国社会医学研究也表明:影响健康的4类因素中,行为或生活方式占30%以上,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据WHO专家估计(1992年),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占全部死因的第1位,在发达国家已占死因的70%~80%,在发展中国家占40%~50%,全球为60%。因此,可以说我们面临的心脑血管病和癌症的挑战,实际上是面临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挑战。我国首都钢铁公司20世纪70年代起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教育,1974~1988年间,脑卒中发病率从155/10万下降到58/10万,死亡率由84/10万下降到18/10万。
行为与生活方式不仅与退行性疾病有关,而且也是其他类型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1)传染性疾病。喝生水、吃不洁食物与肠道传染病有关,性生活紊乱可致性病、艾滋病蔓延。
(2)意外伤害。驾车不系安全带,酒后驾车均可增加意外伤害。
(3)职业损伤。不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经常不正确使用劳防用品,可引起职业损伤,甚至职业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