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健康相关行为
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形成的,这一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对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很快被应用于其他领域,形成众多分支,健康行为学即是其中之一。
健康行为学是研究健康相关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探讨其动因、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服务于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需要。
健康行为学不同于行为医学,行为医学是将行为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用于临床治疗、康复及预防领域,它注重特定疾病的行为表现及其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而健康行为学则立足于通过行为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促使人们保持并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强调与疾病发生发展有关的行为问题,着眼于通过解决这些行为问题来维护和增进健康。
健康相关行为(health-related behavior)指的是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按行为对行为者自身和他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简称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简称危险行为)两种。
一、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healthy behavior)指朝向健康或被健康结果所强化的行为,客观上有益于个体与群体的健康。健康行为可分为5大类。
1.基本健康行为 指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基本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积极锻炼、积极的休息与适量睡眠等。
2.预警行为 指预防事故发生和事故发生以后正确处置的行为,如使用安全带,溺水、车祸、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后的自救和他救即属此类健康行为。
3.保健行为 指正确、合理地利用卫生保健服务,以维护自身身心健康的行为,如定期体格检查、预防接种,发现患病后及时就诊、咨询、遵从医嘱、配合治疗、积极康复等。
4.避开环境危害 这里的环境危害是广义的,包括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自然环境与心理社会环境中对健康有害的各种因素。主动地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避开这些环境危害也属于健康行为,如离开污染的环境、采取措施减轻环境污染、积极应对那些引起人们心理应激的紧张生活事件等都属此类行为。
5.戒除不良嗜好 不良嗜好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对健康有危害的个人偏好,如吸烟、酗酒与滥用药品等。戒烟、不酗酒与不滥用药品就属于戒除不良嗜好这类健康的行为。
二、危险行为
危险行为(risky behavior)指的是偏离个人、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期望,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危险行为可分为4类。
1.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 生活方式是指一系列日常活动的行为表现形式。生活方式一旦形成就有其动力定型,即行为者不必花费很多的心智体力,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做的日常活动。不良生活方式则是一组习以为常的、对健康有害的行为习惯,包括能导致各种成年期慢性退行性病变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锻炼,高盐、高脂饮食,不良进食习惯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与肥胖、心血管系统疾病、早衰、癌症等的发生关系密切。
2.致病行为模式 致病行为模式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A型行为模式和C型行为模式。
(1)A型行为模式是一种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其特征往往表现为雄心勃勃,争强好胜,富有竞争性和进取心,一般对工作十分投入,工作节奏快,有时间紧迫感。这种人警戒性和敌对意识较强,具有攻击性,对挑战往往是主动出击,而一旦受挫就容易恼怒。有研究表明,具有A型行为者冠心病的发生率、复发率和死亡率均显著地高于非A型行为者。
(2)C型行为模式是一种与肿瘤发生有关的行为模式,其核心行为表现是情绪过分压抑和自我克制,爱生闷气。研究表明,C型行为者宫颈癌、胃癌、结肠癌、肝癌、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率高出其他人3倍左右。
3.不良疾病行为 疾病行为指病人从感知到自身有病到疾病康复全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不良疾病行为可能发生在上述过程的任何阶段,常见的行为表现形式有:疑病、恐惧、讳疾忌医、不及时就诊、不遵从医嘱、迷信,乃至自暴自弃等。
4.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 吸毒、性乱等危害健康的行为属于此类行为,这些行为既直接危害行为者个人健康,又严重影响社会健康与正常的社会秩序。如吸毒可直接产生成瘾的行为,导致吸毒者身体的极度衰竭,静脉注射毒品还可能感染乙型肝炎和艾滋病;而混乱的性行为可能导致意外怀孕、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
三、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特点
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就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这些生活方式的人又较多,往往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另一方面,动力定型的作用又使不良生活方式改起来比较难。正因为如此,不良生活方式比其他危险行为对人群整体的健康危害更大。不良生活方式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具有以下特点。
1.潜伏期长 不良生活方式形成以后,一般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对健康的影响,出现明显的致病作用。这一特点使得人们不易发现并理解不良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加之行为的习惯性,改变起来难度较大。另一方面,这也给了我们有充分的时间采取干预措施,阻断其对健康的危害。
2.特异性差 不良生活方式与疾病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表现为一种不良生活方式与多种疾病和健康问题有关,而一种疾病或健康问题又与不良生活方式中的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吸烟与肺癌、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有关;而高血压又与吸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锻炼等多种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3.协同作用强 当多种不良生活方式同时存在时,各因素之间能起协同作用、互相加强,这种协同作用最终产生的危害将大于每一因素单独作用之和。
4.变异性大 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大小、发生时间早晚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例如,有的人吸烟会发生肺癌,而有的人也同样有此不良行为却没有得肺癌。此外,即使是同时开始不良生活方式,以同样的量作用同样长时间,其结果也不尽相同。
5.广泛存在 不良生活方式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且具有这样或那样不良生活方式的人为数较多,其对健康的危害是广泛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