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建健康城市与健康社区的背景

创建健康城市与健康社区的背景

时间:2023-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设和发展健康城市,正是对城市化进程中健康问题的一种应对思路。健康城市为健康促进、新的公共卫生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策略性框架。健康城市的特征与原则是实现公平、平等、赋权、社区参与、部门间合作、可持续性发展和对健康承担责任,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健康城市的主要工作方法是组织建设、制定策略规划和政策、能力建设、社区开发、协调与舆论。

第二节 创建健康城市与健康社区的背景

一、城市化——全球现象

根据联合国人口预测,世界城市化发展迅速,到2005年世界上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成为城市居民。发展中国家发展尤为迅速,预计在1990~2025年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将从15亿增加到44亿,而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将从9亿增加到11亿。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约为发达国家的12倍。亚洲城市化特别迅速,以北京为例,1949年人口208万,1995年增加到1070万,2000年达1600万。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人类健康带来严峻的挑战。

城市化进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尤其是工业化的城市面临着社会、卫生、生态等诸多问题,如人口密度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绿地的短缺、不稳定的职业和不安定的工作环境、暴力伤害、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饮水和食品供应、不当的垃圾和废弃物的处理、污染日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强烈的竞争带来的精神压力、心理疾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体育锻炼和运动的减少、饮食习惯的改变、吸烟与饮酒的增加;健康服务问题:群众对卫生服务需求增加;药物费用的增加、疾病谱的改变和有限的资源矛盾,等等。所有这些,正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建设和发展健康城市,正是对城市化进程中健康问题的一种应对思路。

几乎所有国家和城市都面临着生态危机!居民的贫穷和不健康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健康城市要求城市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从政策和生活方式改变方向发展;更适宜的公共卫生措施与强有力的政治和经济管理相结合,是实现在城市水平上能支持发展和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必不可少的。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采用健康城市的理念,强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社区参与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医疗和预防疾病。

二、健康理念的更新

随着预期寿命的增加,我国健康问题也在发生转型,非传染性疾病取代传染病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在2002年,我国有1000万人死亡,其中700万人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尤其是脑卒中(中风)和癌症,100万人由于受伤而死。疾病模式反映出慢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这包括吸烟、不健康的饮食和缺乏运动。在我国这些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危险因素仍然处于发展的相对早期。现在控制这些因素比以后再控制所花费的资金要少得多。梁浩材教授认为我国已逐步进入后医学时代,行为危险因素成为我国主要危险。

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发达国家死亡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呈持续、稳定地下降趋势,经历了环境时期、个人预防(免疫)时期、医药时期和生活方式时期,由于忽视了公共卫生,致使死亡率下降呈现“停滞期”并使医疗费用成倍增长。发展中国家由于采用了西方大医院模式和投入大量资源培训专业人才的错误倾向,使许多国家产生了健康危机。我们可以预期我国的肿瘤(尤其是肺癌、乳腺癌等)、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意外伤害等疾病的发病率将不可避免地上升。1974年,加拿大前卫生部部长马克·拉朗德提出了“加拿大人民健康的新前景”,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预防不健康的因素上。1979年,美国卫生总署发表了枟健康的人民枠,提出了美国开始第2次公共卫生革命,标志着发达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公共卫生。1977年,WHO提出了“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和1986年枟渥太华宪章枠的发表为健康城市奠定了基础。

三、新公共卫生运动——健康促进的兴起

迅速城市化和日益严重的卫生问题的产生,强调了“健康城市”以城镇公共卫生为重点的理论基础。所谓新公共卫生运动(new public health)就是把环境改变(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和预防措施与适当的治疗性干预,特别是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治疗与康复结合起来的方法,即从社会、经济、环境全方位解决健康问题。新公共卫生运动的概念已超出了对人类生物学的理解,承认现在的许多健康问题实际上是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而不仅仅是个人问题,人的健康水平还要依赖于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构成现代健康问题的基础是一些局部的或全国性的公共政策问题。而地方政府能最有效地改变或影响这些政策。

健康促进的精髓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制订以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基础的城市健康促进规划,开创了一个以城市为基础的全球性城市健康促进运动,有利于促使个人和社区进一步控制影响健康的决定因素,并由此改善健康过程。

健康城市为健康促进、新的公共卫生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策略性框架。他强调促进健康必须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整合,整合的越紧密、越完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越大(图10-1)。健康城市的特征与原则是实现公平、平等、赋权、社区参与、部门间合作、可持续性发展和对健康承担责任,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健康城市的主要工作方法是组织建设、制定策略规划和政策、能力建设、社区开发、协调与舆论。健康城市与新世纪“健康为人人”(HFA)的战略目标相结合,是新世纪健康的战略目标。

img78

图10-1 健康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趋向(Salsberg,19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