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职业人群健康促进的意义
一、职业人群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WHO资料表明,目前世界上就业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50%,而就业年龄段为20~60岁,可见职业人群是人类社会最富有生命力、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宝贵社会资源,他们的文化技术素养、身心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都将直接影响人类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
职业人群的年龄构成是人们在一生中从事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最为复杂、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其精力也最旺盛的生命历程。他们要同时承担着生产劳动、家庭生活、社会活动等多方面的压力和负担,他们既面临着与一般人群相同的公共卫生问题,又面临着特殊的职业卫生问题,尤其是那些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人们,可能会因为职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而丧失正常的劳动能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对职业人群开展职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将对促进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投入少产出高
职业人群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他们是创造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力军。因此一切有远见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都把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对这种资源不仅要使用,而且还要加以保护和提高。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人民群众尤其是职业人群的文化素养、心理状态、传统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健康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家庭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造成的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是国民素质低下,当然也包括健康素质的原因,使得生产力水平不能迅速提高,因此在国际竞争中总是处于劣势。这种“低素质→低生产力”的恶性循环使某些国家总是处于落后状态。而这种低素质、低生产力水平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人口上,也就是各种职业人群的低素质。要想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必须依靠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同时也要依靠发展卫生事业,而发展卫生事业的过程中,只有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才是投入少、成效大的措施。这种恶性循环在我国某些地区或企业都有一些典型案例,在西方发达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职业人群医疗费用急剧的上涨也同样影响着国民经济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据报道,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的卫生总费用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4%,而在80年代中期则增至10.7%,1981年企业对健康保险投资是688亿美元,而1985年则增至1046亿美元。1985年因感染呼吸道疾病及外伤等所造成的工时损失仍高达3.3亿个工作日。过高的医疗费用开支和因病伤缺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样制约着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也正是他们重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原因。
三、对促进健康卓有成效
实践已经证明作业场所是促进全民健康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它不仅有众多的群体参与,而且对职工的健康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减少疾病的烦恼及其对医疗费用的负荷,增加推动力及生活质量,给国家带来长期的效益。
由于作业场所拥有固定的人群与现存的基础和组织来管理及执行项目。比没有机构支持的项目费用要少,且更有可能成功。更重要的是如果要促使环境和组织改变,作业场所是最为理想的。
另一个要在作业场所中促进健康的原因是为了减少健康的不平等现象。因为不论社会阶层高低、文化背景如何,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机会获取健康促进的效益。作业场所健康促进的公认效益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作满意度、工人的士气、企业的形象、职工的健康,进而降低旷工率、健康和人寿保险的费用、减少工人的流失。
四、职业人群所面临的双重健康问题
职业人群作为社会群体,面临与一般人群相同的公共卫生问题挑战;而作为某一特定职业的群体,又面临职业性危害因素以及职业性心理紧张等因素的威胁,故职业人群面临双重的健康问题。因此,有必要给予优先的医疗卫生照料,并实施健康促进规划。据报道,截至1986年,在美国职工人数超过50人的工厂,有2/3实施各种类型的健康促进规划。
在工业化社会,科技进步逐步威胁生态系统,因此也影响了人类自身,这一点已经很明显。尽管人类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危害健康的因素在不断增多,而且科技进步引起的危机已引起社会多方面的变化,并导致许多不良后果,但却未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
人类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作用的主要对象。科技发展主要表现在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遗传技术等的发展。这些技术的发展具有其潜在的、有利进步的一面,但同时又给人们带来许多的危害,如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发展,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但又可导致人类工作环境的减少,失业人数的增加,也可增加工人在生产过程的单位时间内从事某一单调的劳动或增加劳动强度。实际上,新技术同样可以引起旧的职业健康问题,如工作压力、噪声、辐射、背痛等。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还广泛存在着各种有害的职业因素,主要是指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卫生或职业卫生问题,目前所关注的也仍然是尘、毒、高温、噪声、振动等生产性有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据初步统计,我国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中,约有4500万职工接触各种有害因素,其中45%从事粉尘作业,20%从事化学毒物作业,另有30%主要从事物理性有害因素的作业;而作业环境测定的结果表明,各种有害因素作业点的总合格率不足70%,其中少数作业点超国家标准十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由于作业环境恶劣,新的职业病病人不断发生,其中主要是难以治疗的肺尘埃沉着症(尘肺)。
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与职业健康问题在乡镇企业尤为突出。卫生部20世纪90年代初的调查表明,80%以上的乡镇企业存在着明显的各种职业危害,1/3以上的工人从事各种有害作业,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60%以上超国家卫生标准,其职业病的检出率达4.4%,可疑职业病的检出率达11.4%。
农村职业卫生问题的重点是农药中毒。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使用农药近百万吨,农村直接和间接接触农药的人口在2亿人以上。农药的运输、保管、使用过程都可能使人发生中毒,尤其在炎热夏季使用农药的过程中,由于皮肤裸露等因素更易发生中毒。据统计,每年由于使用农药及意外伤害的农药中毒人数以万计。至于因接触农药而产生的健康影响则更无确切资料。可见职业健康促进活动不仅要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更要面向众多的乡镇企业和农村广大的农民。
作业场所的健康促进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当今人们共同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健康和生态,为了使作业场所健康促进呈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是要求企业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根本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