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老年人的死亡教育
生命的死亡是一个十分古老的问题,也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当人们步入老年期以后,面临的是走向人生的终极——死亡。迄今为止,对“生”的问题研究得较多,而对“死”则知之甚少。因此,人们对死亡这一神秘的字眼充满了恐惧。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任务就是对老人乃至全社会进行有关死亡的教育,让人们能正确地对待死亡。当今医学科学的高度发展,使得一些垂死的病人可能在医疗器械系统的支持下长期维持其植物性生命的存在;也有一些绝症病人,人们也往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把死马当成活马医,以祈求奇迹的出现,致使造成国家和家庭的沉重经济负担,也使这些病人长期在疼痛和苦难的折磨中苟延残喘。今天,传统的生死观正日益受到冲击,一些专家和学者已经提出“安乐死”这一很严肃的生死观问题,指出“安乐死”是标志着人类文明和进步,是帮助某些病人(该病确实不可逆转)结束痛苦的死亡过程的最根本的人道主义。
人们都明白“人生自古谁无死”的道理,但人们忌讳提到“死”的问题,仿佛提到“死”,就是对人生持悲观态度,会妨碍人去追求生的欢乐,这都是错误的态度。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提出生命有尽,可以使人们认识到个人的局限性,易于保持自知之明,思考怎样去度过自己的岁月,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死”的思考,实际上是对整个人生观的思考。
一般说来,人们对于不理解的事物和一般无法控制的事物,必然怀有一种恐惧心理,死亡就是这样。在战争年代,子弹、饥饿、灾荒常使人感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而今天,医学的发展已使得许多临近死亡的人绝处逢生。因此,死亡过程就变成一种陌生而神秘的过程,“死亡”就成为忌讳提及的话题,许多人缺乏对死亡的精神准备,也不了解死亡的有关知识。其实,死亡作为人生的终点,是一个人自然过程的终结,是一个可以意识的过程。美国的卡顿堡顿在枟临终老年病人的精神生活枠一文中指出:接近死亡的人,其精神和智力状态并不都是混乱的,他对这组被调查的老年病人的结果是,仅3%的人一直处于混乱状态,22%的人有一定意识,20%的人处于清醒与混乱之间,而49%的人直到死亡前一直是很清醒的。例如,发明家爱迪生临终前凝视窗外,轻轻地说:“那里非常美的。”就平静地死了。名医亨利·格林,在临死前进行了最后的自我诊断,当他数完最后一次心跳时,说了声“停了”,平静地告别了人生。所以,死亡并不是神秘、可怕的,它只不过是生命现象的终结而已。
古往今来,帝王将相曾经都幻想过能寻求到一种长生不老之术,或是返老还童的妙药灵丹,但事实无情地证实,这只不过是天方夜谭。这并不是说,人类对死亡就一筹莫展,老年人应该尽各种生命力量来抗衰老,延缓衰老,调节好自己,和死亡作斗争,克服怯懦思想。目前,在老年人中,自杀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自杀的本身就是怯懦的表现,从一定意义上讲,生比死更有意义。老年人应保持如下的良好心态。
(1)正确地对待疾病。疾病是人类的敌人,它危及人的生存。和疾病作斗争,某种意义上是和死亡作斗争。积极的心理活动有利于强化人的免疫功能,乐观的态度、充足的信心是战胜疾病的良药。
(2)确立正确的生命观。任何人都不是为了等待死亡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因此,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每个人心理活动的关键。生活、学习、工作、娱乐才构成了人生的意义。
(3)心理上对死亡作好充分准备。这对于临终前的老人是非常重要的,老人要尽量使自己剩余的时间过得有意义。
要做到很安定地对待死亡,从心理上战胜死亡,并不是容易的事。这需要健康教育者很好地在老人中间开展死亡教育,培养老人成熟、健康的心理品质,也需要其自身完善的个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