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常见植物性毒素中毒
(一)豆类中毒
1.中毒原因
四季豆、扁豆、芸豆、黄豆等豆类含有皂苷、皂素等物质,如烹饪过程中烧煮不透,进食后可引起中毒。其所含的皂苷、皂素、抑肽酶和凝血素等有毒物质,对黏膜有刺激性,且能破坏红细胞。生黄豆做成的豆浆和豆粉也含有皂苷、皂素等物质,食用未煮透的生豆浆、黄豆粉也会发生中毒。
2.临床表现
潜伏期数分钟至1小时。口腔、食管及胃有烧灼感,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等症状。症状持续时间较短,3~5小时内逐渐恢复。但严重者可因呕吐、腹泻而发生脱水、痉挛、虚脱等。
3.诊断依据
有进食未煮熟的四季豆、扁豆、芸豆、黄豆等豆类的历史,呕吐物中有上述豆类残渣。
4.治疗原则
(1)现场急救:进食上述豆类后出现症状时,立即催吐,密切观察,呕吐严重者迅速护送到医院治疗。
(2)清除毒物:进食后6小时内无呕吐者给予催吐,温水洗胃。如已有呕吐,则不需催吐。
(3)对症及支持治疗:①对症状较轻者,呕吐后适当喝水、休息即可,不需特殊处理;②症状严重者给予吸氧,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肌内注射阿托品1~2mg,解除腹部痉挛疼痛等;③有凝血现象时,可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等。
5.预防和控制
皂苷、皂素、抑肽酶和凝血素等有毒物质均不耐高热,在100℃以上数分钟即大部分被破坏。在烹饪四季豆、扁豆、芸豆、黄豆等豆类食品时,要烧熟煮透,切莫贪图生嫩、碧绿;豆浆应煮沸10分钟以上至无豆腥味时方可饮用。
(二)桐油与油桐籽中毒
1.中毒原因
桐油为用油桐籽榨的油品,油桐籽为油桐树的种子,桐油为工业油,油桐树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及河南山区均有生长。油桐树全株有毒,以种子毒性最强,因其含桐油最多,树根、树叶和树皮次之。桐油的外观类似一般食用植物油,因误将其作为植物油食用而中毒,也有误食桐油加工的食品及油桐籽而中毒者。桐油含桐油酸,口服后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并可损害心、肝、神经系统和肾脏。若食用油中混有桐油,长期少量食用,可引起亚急性中毒。
2.临床表现
潜伏期半小时至4小时。以胃肠道刺激症状为主,轻者头晕、胸闷、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等;较重者出现多汗、血性大便、无力等;严重时出现脱水、酸中毒、呼吸困难甚至意识模糊、惊厥、休克和昏迷。肾脏受累可见蛋白尿、管型、血尿,肝脏损害可致肝脏大、疼痛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3.诊断依据
(1)有误食桐油或油桐籽的历史,误食油桐籽者呕吐物中有油桐籽残渣。
(2)取剩余的食油作桐油定性检验。
4.治疗原则
(1)现场急救:误食桐油或油桐籽后出现症状时,应密切观察,无呕吐者可刺激咽部催吐,呕吐严重者迅速护送到医院治疗。
(2)清除毒物:进食后6小时未发生呕吐则予催吐,1∶5 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后给予黏膜保护剂如米汤、面糊、蛋清等,口服50~100 g活性炭的悬浮液,口服50%硫酸镁或硫酸钠50ml导泻,已腹泻者则无需导泻。
(3)对症及支持治疗:①静脉大量输液,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维持酸碱平衡。②保肝,给予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B族、葡醛酸内酯、硫普罗宁等。护肾,在输液的基础上适当给予利尿药。③腹痛可用阿托品1~2 mg,肌内注射。④抽搐可给予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或苯巴比妥钠0.1~0.2mg,肌内注射。⑤心力衰竭可按常规应用强心苷等。
5.预防和控制
主要是不要误食桐油和油桐籽:①在种植油桐树盛产桐油的地区,生产和供销部门应严加管理,桐油与其他食用油从采集、榨油、贮存及销售均应严格分开存放,以免误将桐油当作食用油;②购买食用油时注意与桐油鉴别,桐油多有特殊的气味,一般不难区别。如疑为混有桐油的食用油,可作桐油定性检验鉴别;③教育儿童不要误食油桐籽。
1.中毒原因
发芽马铃薯含有难溶于水而易溶于薯汁中的龙葵碱。马铃薯中原含有龙葵碱,但新收获的马铃薯和未发芽时龙葵碱的含量很低,每100 g马铃薯含2~10 mg。在马铃薯贮存过程中龙葵碱含量逐渐增加,发芽后其幼芽和芽眼部分的龙葵碱含量明显升高,有时每100g马铃薯中龙葵碱含量可达35~40mg,严重发芽的马铃薯含龙葵碱可高达420~730mg。人摄入龙葵碱200~400mg即可引起中毒。龙葵碱对胃肠道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对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能引起脑水肿、充血,并对红细胞有溶解作用。
2.临床表现
潜伏期较短,多为30分钟至2小时。先有局部和消化道黏膜刺激症状,咽喉瘙痒及烧灼感,上腹部烧灼、疼痛,剧烈呕吐、腹泻,严重时可致脱水,水、电解质紊乱和血压下降,并可有头晕、头痛、轻度意识障碍、呼吸困难。重症者可因心力衰竭或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
3.诊断依据
有进食发芽或皮质发绿马铃薯的历史,呕吐物中有马铃薯残渣。
4.治疗原则
(1)现场急救:进食发芽或皮质发绿的马铃薯后,出现咽喉瘙痒、烧灼感时,立即催吐,密切观察,呕吐严重者迅速护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2)清除毒物:进食后6小时内无呕吐时立即催吐。用4%鞣酸、浓茶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无腹泻者口服50%硫酸镁50ml导泻。
(3)对症及支持治疗:①补液。脱水轻的患者,嘱其喝淡盐水或糖水。脱水较重者静脉滴入5%葡萄糖盐水。②血压下降。补液扩容,必要时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或间羟胺。③呼吸困难。吸氧,给予呼吸兴奋药。④心力衰竭。给予常规剂量洋地黄类强心苷。
5.预防和控制
(1)贮存马铃薯时,一定要存放在阴凉、干燥和无阳光照射的地方,以免发芽。
(2)不要吃发芽过多或皮质已经变黑或青紫变绿的马铃薯,马铃薯发芽后,皮质变绿发绀。
(3)吃发芽较少的马铃薯时,应先挖去芽和芽眼周围的皮质,把马铃薯切开,用水浸泡30~60分钟,使龙葵碱溶解在水中,认真清洗后再烹调食用。
(4)吃发芽较少的马铃薯时,虽经上述处理也不宜凉拌及炒吃,宜放水烧、煮,烧、煮时加适量醋,醋酸可破坏龙葵碱。
(四)野毒芹中毒
1.中毒原因
芹一般分家芹(人工栽种食用芹菜)及野生芹两类。家芹(水芹)为日常食用蔬菜,但某些野生芹有毒,不能食用。毒芹又名野毒芹、毒人参和芹叶钩吻,全株含毒芹碱等生物碱及毒芹素,毒芹素为毒芹之剧毒成分,人致死量为120~300mg。由于毒芹的叶与花和水芹很像,故易将毒芹误当水芹食用而中毒。儿童则易将有甜味的毒芹根误认为山胡萝卜或防风误食而中毒。毒芹素对中枢神经有双重作用,少量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量大则表现为兴奋作用,高剂量可兴奋大脑及脊髓,导致痉挛,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对胃肠道黏膜具有强烈刺激作用。
2.临床表现
潜伏期半小时至1小时。首先表现黏膜刺激症状,出现口唇起疱,口、咽、胃部烧灼感,恶心、呕吐等。继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引起头晕,头痛,全身无力。站立不稳,行走困难,眼睑下垂,意识不清。继而引起四肢麻痹,丧失活动能力,呼吸肌麻痹,四肢厥冷,血压下降,死于呼吸衰竭。
3.诊断依据
有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芹的历史,呕吐物中有毒芹残渣。
4.治疗原则
(1)现场急救:误食有毒野生芹后,出现咽喉部烧灼感时,立即催吐,密切观察,呕吐严重者迅速护送到医院治疗。
(2)清除毒物:进食后6小时无呕吐者先催吐,1∶5 000高锰酸钾溶液或1%~2%鞣酸溶液洗胃,口服50~100 g活性炭的悬浮液。
(3)对症及支持治疗:①呼吸麻痹者吸氧,必要时机械辅助呼吸;②四肢麻痹者可用新斯的明1~2mg皮下注射;③痉挛者给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或苯巴比妥钠0.1~0.2 g,肌内注射;④输液,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⑤必要时成分输血或进行血液置换(换血)。
5.预防和控制
应注意识别野毒芹的形态特征。
(1)毒芹:属伞形科植物,为二年生草本,生于道路两旁干旱的荒地上。其茎上有钩,茎中空,外面光滑,色绿而透明,基部有紫红色斑点,有明显的节,茎高0.6~1.0m。叶为2或3羽状全裂,裂瓣边缘有齿。夏秋季节开5枚花瓣的白色小花,有臭味。果实为扁圆形。
(2)水毒芹:也属伞形科植物,形态与毒芹相似,生于沼泽地、水沟边等潮湿的地方。毒芹生长于东北、西北、内蒙及河北等地。
(五)含氰果核仁中毒
1.中毒原因
杏仁、桃仁、梅仁、李仁、樱桃仁、枇杷仁等果核仁含有苦杏仁苷,其中苦果仁含苦杏仁苷更多,例如苦杏仁、苦桃仁含苦杏仁苷为甜杏仁、甜桃仁的27倍。因其多为果仁类,且苦杏仁可入药,故常有因过量食用或误食而导致中毒。如儿童一次吃苦杏仁数粒至20粒,成人吃40~60粒;苦桃仁小儿吃18~23粒,成人吃60~80粒可发生中毒,甚至死亡。苦杏仁苷(氰苷)被胃酸或苦杏仁酶等水解产生氢氰酸,氰基(CN-)进入细胞内并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Fe3+)结合,使细胞色素氧化酶失去传递电子的功能,发生细胞内窒息,细胞不能利用氧。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呼吸麻痹是主要死亡原因。
2.临床表现
潜伏期30分钟至5小时。早期有消化道刺激症状,苦涩、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可伴有头晕、烦躁不安和恐惧感、心悸、四肢软弱等。稍重则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呼气及呕吐物有氰氢酸所特有的苦杏仁味、全身无力、四肢远端疼痛,感觉迟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呼吸微弱、意识不清,继而发展到意识丧失,血压下降、牙关紧闭、全身痉挛,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3.诊断依据
(1)有进食含氰果核仁史。中毒多发生在杏、桃成熟季节,多见于儿童,呕吐物中有核仁残渣。
(2)实验室检查:取可疑中毒者的呕吐物、血样和尿样送有关单位化验。呕吐物中作氰化物鉴定或用分光镜可检测出血中氰血红蛋白,尿中硫氰酸盐含量增加。
4.治疗原则
(1)现场急救:误食含氰苷类果核仁后,出现苦涩、流涎、恶心、呕吐时,应密切观察,症状严重者迅速送医院治疗。
(2)清除毒物:进食后6小时内无呕吐时立即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灌服50~100 g的活性炭悬浮液,口服50%硫酸镁或硫酸钠50ml导泻。
(3)解毒治疗:按氰化物中毒处理。①中毒发作较慢,一般不须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如迅速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取亚硝酸异戊酯1或2支以手帕包裹后击碎,于口鼻前吸入,每1或2分钟1次,可连续用5或6支。②3%亚硝酸钠注射液10ml,缓慢静脉注射,注射速度以每分钟2~3ml为宜。根据病情及体内高铁血红蛋白浓度,全量或半量重复给药。③25%硫代硫酸钠溶液40ml,静脉注射。④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100~200ml。
(4)对症及支持治疗:①惊厥。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或苯巴比妥钠0.1~0.2 g,肌内注射。②呼吸衰竭。吸氧,呼吸兴奋剂,必要时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③休克。补液、扩容及升压药等。④循环衰竭、肺水肿。给予强心苷、糖皮质激素。
5.预防和控制
(1)在杏、桃成熟季节,不要吃苦杏仁、苦桃仁,特别要对儿童进行教育。
(2)不要生吃果仁,特别是苦果仁,烧、煮、炒熟透的果仁可减少氰苷含量,但也不能过量食用。
(3)如作药用,必须用热水浸泡24小时以上,且要勤换水,去皮,不加盖煮熟,无苦味方可食用。
(六)银杏(白果)中毒
1.中毒原因
银杏(白果)含有氰苷、银杏酚、银杏酸等有毒物质,其中以绿色胚芽芯含量最高。一次大量食用银杏可导致中毒,尤其是生食者最易中毒。如儿童一次生食5~15粒,成人生食10~50粒(炒银杏200~300粒)可发生中毒,甚至死亡。银杏(白果)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2.临床表现
潜伏期1~16小时不等。早期有消化道刺激症状,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有发热、烦躁不安和精神萎靡等。稍重则惊厥、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昏迷、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严重者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少数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弛缓性瘫痪、腱反射迟钝或消失、感觉减退等。
3.诊断依据
(1)有摄入生银杏或多食熟银杏的历史,多见于儿童食入生银杏而引起中毒。呕吐物中有银杏残渣。
(2)实验室检查:取可疑中毒者的尿样送有关单位化验,尿中硫氰酸盐含量增加。脑脊液细胞数增多及蛋白质增加。
4.治疗原则
(1)现场急救:误食生银杏或多食熟银杏后,出现流涎、恶心、呕吐时,应密切观察,症状严重者应迅速送医院治疗。
(2)清除毒物:进食后6小时内无呕吐时立即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灌服50~100 g活性炭悬浮液及灌服50%硫酸镁50ml导泻。昏迷者高位灌肠导泻。
(3)解毒治疗:按氰化物中毒处理。①3%亚硝酸钠注射液10ml,缓慢静脉注射,注射速度以每分钟2~3ml为宜。根据病情及体内高铁血红蛋白浓度,全量或半量重复给药。②25%硫代硫酸钠溶液40ml,静脉注射。③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100~200ml。
(4)对症及支持治疗:①抽搐惊厥者,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或苯巴比妥钠0.1~0.2 g,肌内注射。②呼吸困难者,吸氧,呼吸兴奋剂,必要时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③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④其他对症处理。
5.预防和控制
(1)不要吃生银杏,特别是对儿童进行教育。
(2)烧、煮、炒银杏前要摘掉其绿色胚芽芯,烧、煮、炒熟透的银杏也不要多食。
(七)木薯(树薯、树番薯)中毒
1.中毒原因
木薯又称树薯、树番薯,在我国南方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均有种植和食用,而且是东南亚某些地区主要消费的糖类来源。木薯的表皮、内皮、薯肉、薯心皆含有氰苷类有毒物质(亚麻苷和百脉根苷),尤以内皮含量最多,食用未经去毒处理或去毒处理不当的木薯,均可导致中毒,尤其是生食者最易中毒。生食木薯230~580 g可致死。中毒的机制为亚麻苷在亚麻苷酶水解下产生游离氢氰酸,导致氢氰酸中毒。长期食用木薯还可导致热带性共济失调性神经病,以木薯为主要食品的地区常发生流行性痉挛性截瘫。
2.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潜伏期2~12小时,一般5~6小时。流涎、恶心、呕吐、腹痛,伴有头晕、头痛、乏力、嗜睡、心悸、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出现烦躁不安、阵发性痉挛及全身抽搐。此时面色苍白、口唇鲜红。可因长时间缺氧而致发绀、昏迷,心律失常,血压下降,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2)热带性共济失调性神经病:为一种脱髓鞘疾病,表现感觉异常,感觉性共济失调,视神经萎缩,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常伴有舌炎、皮炎。
(3)流行性痉挛性截瘫:其特征为下肢痉挛性瘫痪。
3.诊断依据
(1)急性中毒有进食生木薯或未经去毒处理或去毒处理不当的木薯的历史,多见于儿童食入生木薯而引起急性中毒。呕吐物中有木薯残渣。
(2)慢性中毒(热带性共济失调性神经病及流行性痉挛性截瘫)则有长期食用木薯的历史。
(2)实验室检查:急性中毒可留取可疑中毒者的尿样送有关单位化验,尿中硫氰酸盐含量增加。
4.治疗原则
(1)现场急救:进食生木薯或未经去毒处理或去毒处理不当的木薯后,出现流涎、恶心、呕吐时,应密切观察,症状严重者迅速送医院治疗。
(2)清除毒物:进食后6小时内无呕吐时立即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灌服50~100 g的活性炭悬浮液,灌服50%硫酸镁50ml导泻。昏迷者高位灌肠导泻。慢性中毒者停止食用木薯,进食营养平衡的膳食。
(3)解毒治疗:急性中毒按氰化物中毒处理。①3%亚硝酸钠注射液10ml,缓慢静脉注射,注射速度以每分钟2~3ml为宜。根据病情及体内高铁血红蛋白浓度,全量或半量重复给药。②25%硫代硫酸钠溶液40ml,静脉注射。③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100~200ml。慢性中毒无解毒治疗药物。
(4)急性中毒的对症及支持治疗:①抽搐惊厥者,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或苯巴比妥钠0.1~0.2 g,肌内注射。②呼吸困难者,吸氧,呼吸兴奋剂,必要时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③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④其他对症处理。
(5)热带性共济失调性神经病及流行性痉挛性截瘫的治疗:①停止食用木薯,进食营养丰富而平衡的膳食。②肌内注射维生素B1 100mg及维生素B12 500μg,10天为1个疗程,可进行多个疗程。③中毒症状可以永久存在。
5.预防和控制
(1)不要生食木薯,木薯必须经去毒处理后才能食用。
(2)即使是经去毒处理后的木薯也不能多食,尤其是不要长期食用及作为主要食品食用。
(3)木薯去毒方法:①剥去内皮法。剥去内皮,用水煮2次,放水中浸泡24小时,取出煮熟后食用。②生木薯浸水法。将生木薯置水中浸泡4~6天,每天换水1次,后切片晒干备食用。③煮熟浸水法。煮熟后再置清水中浸泡40小时,取出备食用。④加工法。将生木薯切片晒干,防霉贮存,后磨成粉后加入清水浸泡,取粉晒干备食用。
(八)洋金花与其他含莨菪碱类植物中毒
1.中毒原因
茄科植物曼陀罗(洋金花)、白花曼陀罗(南洋金花、凤茄花、千人花、闹羊仡、醉仙桃花)、毛花曼陀罗(北洋金花、风茄花、串筋花)、欧曼陀罗、莨菪(天仙子、山大菸)、华山参(热参)、颠茄(天茄子)等,含有莨菪类生物碱,可入药,民间常用作治病偏方。茄科植物分布于全国各地,常生长在地头和路旁,很容易采到。误食其叶、花、籽或药用过量可致中毒。莨菪类生物碱如东莨菪碱、莨菪碱及阿托品可竞争性拮抗乙酰胆碱对M胆碱受体的激动作用,大剂量也阻断神经节N受体。
2.临床表现
潜伏期1~3小时。先后出现周围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颜面潮红、口腔干燥、皮肤无汗、瞳孔扩大、脉搏加快、体温升高、神志模糊、谵妄躁动、幻听幻视等。
3.诊断依据
(1)有误食或过量服用曼陀罗等花、叶和籽等的历史。误食中毒者,呕吐物及洗胃液中可发现有上述植物的花、叶和籽残渣。
(2)实验室检查:①取患者尿液1滴,滴入猫眼中,如瞳孔扩大说明尿中含阿托品0.2μg以上;②采取可疑毒物、胃内容物或尿液,送有关单位进行毒物分析。
4.治疗原则
(1)现场急救:误食或过量服用曼陀罗等花、叶和籽,立即喝茶水300ml后催吐;出现口腔干燥、皮肤无汗、瞳孔扩大、脉搏加快时,密切观察,症状严重者迅速送医院治疗。
(2)清除毒物:误食后12小时内无呕吐者立即催吐,以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灌服50~100 g活性炭的悬浮液,再从胃管灌入50%硫酸钠溶液50ml导泻。毒物接触眼内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3)解毒治疗:①催醒宁:首次肌内注射10mg,效果不明显者0.5~1.5小时后重复半量,以后每4小时肌注或口服5mg,症状减轻后停药。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明显者的治疗。②毒扁豆碱(依色林):2~4mg,皮下注射,效果不明显者,30~40分钟后重复半量,以后每2小时注射1~2mg,症状减轻后停药。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明显者的治疗。③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5~10mg,皮下注射,15~30分钟1次,直至瞳孔缩小、口腔转湿润为止。适用于周围症状明显患者的治疗。④新斯的明:0.5~1.0mg,肌内注射,每4小时1次,至症状消失。适用于周围症状明显患者的治疗。⑤依酚氯铵及安贝氯铵:作用类似新斯的明。依酚氯铵10mg,肌内注射。安贝氯铵每次5~20mg,每日3或4次,口服。
(4)对症及支持治疗:①促进毒物排泄。静脉输液、利尿。②镇静抗惊。躁动、谵妄明显时,追加解毒药剂量。如极度狂躁或抽搐不止时可用镇静抗惊药,如氯丙嗪25mg,肌注,地西泮10~20mg静注;慎用巴比妥类,因易引起呼吸抑制。③降温。大量输液及肌注氯丙嗪可以降温。体温持续超过40℃,可用物理方法降温,如冰浴、大动脉区置冰袋等。④其他。吸氧,必要时给呼吸兴奋药,人工呼吸。昏迷时用小量脱水剂,防治脑水肿。尿潴留时导尿。必要时用液状石蜡滴眼及鼻腔,保持其湿润。如毒物接触眼睛引起瞳孔散大,可用0.5%~1%毛果芸香碱滴眼,也可用0.5%~1%水杨酸毒扁豆碱液滴眼。
5.预防和控制
(1)不要误食含有莨菪类生物碱植物的叶、花、籽,特别是教育儿童不要误食曼陀罗的籽。
(2)入药时要严格掌握用量:洋金花入药成人用量为0.3~1.5 g,散剂为0.09~0.15 g;曼陀罗籽入药成人用量为0.15~0.3 g;天仙子入丸、散内服,成人用量为0.6~1.2 g;三分三入煎剂内服,成人用量为0.3~0.9g。
(九)万年青与其他含强心苷类植物中毒
1.中毒原因
含强心苷类植物有洋地黄、夹竹桃、万年青、羊角拗、铃兰、福寿草等。该类植物可用作中草药,因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过量以及误食可致中毒。其剧毒成分为洋地黄毒苷元、夹竹桃苷元、杠柳毒苷、万年青苷、羊角拗苷等,其主要作用有:①直接作用于心肌。如夹竹桃,可使心肌的应激性增加,引起心室早搏或心室纤颤。②兴奋迷走神经。使心率减慢,出现不完全或完全的传导阻滞,心跳骤停。③抑制Na+K+-ATP酶,使泵运转失灵,静息膜电位下降,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升高,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④对中枢神经的作用,如杠柳醇可致小鼠全身震颤,对呼吸中枢从兴奋迅速转为抑制等。
2.临床表现
潜伏期2小时以内。早期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有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继而出现心脏方面的症状,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并存或先后出现,心悸、气急、全身冷汗、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心电图可见心动过速或过缓,室性或房性早搏、二联律、各级房室传导阻滞、室颤等,可出现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神经精神症状有流涎、头痛、眩晕、失眠或嗜睡、四肢麻木、共济失调,可有精神错乱、失语、幻觉、记忆力减退等,常见黄视、绿视、偶有色觉紊乱。严重者呼吸困难、晕厥、抽搐、瞳孔散大、血便、昏睡、休克,可因心跳突然停止而死亡。
3.诊断依据
有误食或过量服用含强心苷类植物的历史。误食者呕吐物中有上述强心苷类植物的残渣。
4.治疗原则
(1)现场急救:误食或过量服用含强心苷类植物,立即喝茶水300ml后催吐;出现恶心、呕吐时,密切观察;症状发展出现心悸、气急者迅速送医院治疗。
(2)清除毒物:进食后6小时内无呕吐者立即催吐,以1∶5 000高锰酸钾溶液或生理盐水洗胃,继而以50~100g的活性炭悬浮液注入胃内。无腹泻者口服50%硫酸钠50ml导泻,服用量大且就诊迟者,可给予生理盐水高位灌肠。
(3)对症及支持治疗:①窦性心动过速、频发性早搏或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等。氯化钾1.5~2 g加入葡萄糖液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能口服者,10%氯化钾10~20ml,口服,每日3或4次。无效时可用普鲁卡因胺,0.25~0.5 g,口服,每日3次。但有传导阻滞、窦房阻滞窦缓及血钾高于5.0mmol/L者最好不用。②室上性心动过速。维拉帕米10mg稀释后静脉注射。普罗帕酮150mg,口服,每日2或3次或2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③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或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使用。④室性心律失常。苯妥英钠125~250mg缓慢静脉注射,间隔10分钟可重复给药。或利多卡因1~2mg/kg体重静脉注射,见效后改静脉滴注维持,1~4mg/分钟。⑤中枢神经症状。烦躁不安或痉挛者给予镇静剂。⑥呼吸困难。吸氧,必要时机械辅助呼吸。⑦呕吐严重。给予氯丙嗪25mg。⑧腹痛腹泻。给予鞣酸蛋白,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⑨禁用钙剂和拟肾上腺素类药,慎用β-受体阻滞剂。
5.预防和控制
(1)要认清含强心苷类植物的形态,不要误食其根、茎、叶、花、籽。
(2)入药时要严格掌握用量,如夹竹桃入煎剂内服,成人用量为0.3~0.9 g;万年青入煎剂内服,成人用量叶为9~15 g,花为3~6 g,根为3~9 g。
(十)棉籽油与棉籽中毒
1.中毒原因
棉籽油是产棉区农民的食用油之一。棉植株中含有棉酚,系一种萘的衍生物,所含酚毒苷(C30 H30 O8)存在于棉植株的各个部分,尤以籽中含量最高,因此棉籽油中含有大量棉酚,食用粗制生棉籽油可引起棉酚中毒。棉酚是一种细胞原浆毒,可引起肝、肾实质细胞和血管、神经损害,少量长期食用可致男性绝育(无精子)。
2.临床表现
潜伏期数小时至数天。早期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有胃烧灼感、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便秘,伴有头昏、乏力和精神萎靡。严重者引起嗜睡或烦躁不安、昏迷、抽搐、胃肠道出血。更重者可引起肝性脑病和急性肾衰竭,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3.诊断依据
有食用粗制生棉籽油或生棉籽的历史。
4.治疗原则
(1)现场急救:食用粗制生棉籽油或生棉籽在6小时内者,立即喝茶水300 ml后催吐;出现胃烧灼感、恶心、呕吐时,密切观察;症状进一步发展者迅速送医院治疗。
(2)清除毒物:进食后6小时内无呕吐者立即催吐,中毒早期以2%~4%鞣酸溶液或生理盐水洗胃。继而以50%硫酸镁50ml导泻或高位灌肠。不能灌服活性炭,因可加重便秘,但可用于高位灌肠。就诊迟者可给予50%硫酸镁高位灌肠导泻。
(3)对症及支持治疗:①补液。静脉输液,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②保肝治疗。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B族维生素、葡醛酸内酯和硫普罗宁。③抗惊。抽搐时给予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④急性肾衰竭时,给予血液透析。⑤烦躁不安或痉挛者给予镇静剂。⑥呼吸困难给予吸氧,必要时机械辅助呼吸。⑦呕吐严重给予甲氧氯普胺5~10mg。⑧其他对症处理。
5.预防和控制
(1)不要食用粗制生棉籽油,棉籽油可用碱炼方法去毒,食用棉籽油时要将棉籽油熬熟。熟棉籽油中所含棉酚已被破坏,可以放心食用。
(2)不要食用棉籽榨油后的棉饼,因其含棉酚最多。如须食用时,先用碱水浸泡数小时,去水煮1小时,再掺入米、面中食用。
(3)不要吃生棉籽,吃炒棉籽时要将棉籽炒熟透,并尽量少吃。
(章荣华 梅玲玲 丁钢强)
[1]Apisarnthanarak A,RazaviB,Mundy LM.Adjunctive intracolonic vancomycin for severe Clostridium difficile colitis:case seri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Clin Infect Dis,2002,35:690~696
[2]Amadi B,Mwiya M,Musuku J,el a1.Effectof nitazoxanide on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Zambian children with cryptosporidiosis: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Lancet,2002,360:1375~1380
[3]Yang S,Augulo FJ,Aherkruse SF.Evaluation of safe food handling instructions on rawmeatand poultry products.J Fod Prot,2000,63(10)1321
[4]刘锡光.现代诊断微生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5]陈炳卿,刘志诚,王茂起.现代食品卫生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6]贾文祥.医学微生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7]Holliner FB.Hepatitis A Virus in Field's Virology.4th.William&Wilkin,2001.799
[8]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传染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9]彭文伟.传染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0]郑鹏然,周树南.食品卫生大全.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
[11]黄祯祥,洪涛.医学病毒学基础与实验技术.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2]TakahashiM,NishizawaT,Yoshikltwa A,eta1.Identification of two distinctgenotypes of hepatitis Evirus in a Japanese patient with acute hepatitis who had nottravelled abroad.J Gen Viro1,2002,83:1931
[13]金奇.医学分子病毒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4]崔爱利,许文波,李秀珠,等.肠道病毒71型的RT-PCR诊断及基因特征.病毒学报,2004,20(2):160~165
[15]赵志刚.寄生虫病及其防治.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6]许隆祺,薛纯良.重要寄生虫病诊治指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7]詹希美.人体寄生虫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18]任引津.急性化学物中毒救援手册.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
[19]杨国柱.食物中毒的防治.(第2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20]方克美,杨大明,常俊.急性中毒治疗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1]黄韶清,周玉淑,刘仁树.现代急性中毒诊断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22]郭新彪,刘君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3]陈世铭,高连永.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救治.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
[24]陈冀胜.中国有毒植物.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