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鉴别诊断
社区医生或临床医生怀疑接诊病人罹患某种食源性疾病时,应当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作出临床鉴别诊断。对食源性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可按表9-1描述的各类食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判断。当然,要明确诊断可能是十分困难的,尤其对于持续腹泻或慢性腹泻病人、急腹症病人和存在其他内外科基础性疾病的病人的诊断难度更大。食源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正确与否取决于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临床判断。
如果病人具有以下一种或数种临床症状与体征时,临床医生应当考虑采集病人的有关临床样品,通过临床实验室检验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①突发性恶心、呕吐、腹泻;②血样腹泻;③腹泻导致脱水;④持续腹泻(每天不成形粪便3次或3次以上,持续数天);⑤发热;⑥神经症状(如麻木、运动障碍、头面部神经麻痹);⑦急腹症。
除了考虑与食物有关的食源性因素以外,对胃肠道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还应当考虑各种内外科疾病,如过敏性肠炎、炎症性肠道疾病(如节断性回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药物反应、胃肠道外科手术或放射性治疗、吸收障碍综合征、免疫水平低下和其他各种组织、功能性疾病或代谢性疾病等。同时,临床鉴别诊断时还应考虑和排除各种外源性因素,如外出旅游史、职业史、精神焦虑、性生活、住院史、幼儿园入托和入住敬老院等各种情况。
对食源性疾病引起的神经症状的病人的鉴别诊断也较复杂,临床医生应当考虑与食品有关的因素如受毒素污染的海产品、毒蕈中毒和化学性中毒等。由于摄入某些毒素(如肉毒毒素、河豚毒素等)和化学毒物(如有机磷农药等)可以致人死亡,因此,应迅速作出鉴别诊断,以便采取各种抢救和对症治疗措施(如辅助人工呼吸、抗毒素或阿托品治疗等)及住院观察治疗等。
临床医生对食源性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可参考本书第三章和第十三章的有关内容,对各种感染或非感染性病原因子的鉴别诊断应结合其他临床诊断项目(附录3:各类食源性疾病临床综合征鉴别诊断表)。
表9-1 食源性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
注[1]非炎症性腹泻的临床特点是肠黏膜分泌过多或吸收减少,肠黏膜未受损伤,病变通常累及小肠。有些病人因严重水样腹泻而出现脱水症状,病情也往往较重。大多数病人由于脱水程度较轻,临床表现常常不是十分明显,但儿童和老人的病情常常较重。典型的非炎症腹泻发病较急,发病持续时间也较短暂。一般不发热,全身症状少见(除了因肠道液体大量丢失而引起的有关症状)。
[2]炎症性腹泻的临床特点是具有侵袭性或细胞毒性的病原微生物侵袭肠黏膜引起的肠道炎症性病变。病变部位通常限于大肠,病人可以伴有发热、腹痛和触痛、头痛、恶心、呕吐、不适和肌肉酸痛等症状,粪便中可含有血液和大量白细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