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受分析的第三类方法:

感受分析的第三类方法:

时间:2023-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感阻断不是对感受的压抑。但是在下一次咨询时,她说其实她也“蛮横”过,曾经有一个同学对她颐指气使,她终于难以忍受,向那个人面对面提出了愤怒的警告。后来这位来访者的“社交后自责”逐渐得到缓解以至于消失,她尝试了让自己在社交之后开始自责时“蛮横”起来,但并没有变成一个蛮横的人,社交技能反而是有了明显的进步。

感受分析的第三类方法: 感受转化

1.转变对感受的态度

上文介绍的内感体察,实际上就包含有对感受的态度转变。在内感体察之前,个体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感受上,而是受感受的驱使而做出行动,他的注意力放在感受引起的念头以及行动上。这些念头和行动或者旨在回避和缓解消极感受,或者意在获得积极的感受。内感体察,意味着采取一种新的态度: 把注意力转向那被忽视被回避的消极感受(例如焦虑、抑郁、愤怒、恐惧、厌恶) ,或者转向那驱动自体去寻求快乐的冲动本身,体验冲动,而不是顺从冲动的力量去做出冲动性的行为。

转变对感受的态度,首先意味着我们不再完全受感受的驱使,盲目去思虑和行动——不论它是为了获得良好的感受而做一些事(它容易发展为成瘾行为) ,还是为了回避不好的感受而做一些事(它容易发展成强迫行为)或者拖延。

对感受的态度的进一步转变,则会形成更合理的态度。在态度转变之前,个体会这么想: 我不喜欢抑郁的感觉,我不喜欢空虚的感觉,我不喜欢分离的感觉……我必须设法逃避这些感觉。而对于感受的更具有适应性的态度是: 我还是该承受这些感觉,直面这些感觉,它们不会永远控制我,总有否极泰来的时候。

以合适的态度替代不合适态度,能够使感受发生变化。以追求完美为例,强迫性人格者会把自己对于计划性的过度追求,贴上“认真”的标签。如果他意识到这是一种影响到做事效率的强迫倾向,便不会以完全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对于计划的执著,他的过度的计划性就会变得不那么具有冲动性。

转变对感受的态度,还包括从总体消极的感受中发现积极的感受成分。

2.内感阻断法

内感阻断,是在现实刺激唤起个体的消极感受时,阻断现实刺激和消极感受之间的联系,在消极感受的强度上升的初期就予以阻断,[3]使现实刺激无法唤起更强的消极感受。

以内疚感为例。例如,某些个体的内疚感过于强烈,一些并不值得羞愧的事情(例如在咨询期间因为客观原因偶然迟到)也能够激活他的内疚感。让来访者在内疚感刚刚升起的时候,就意识到它,有意识地阻断现实刺激和内疚感受之间的联系。

内感阻断不是对感受的压抑。压抑时,个体把注意从不快的,或者不被意识接纳的感受上转移开,使它们无法进入意识。内感阻断时,注意力并不从被阻断的感受上转移开,而是直面这些感受,同时约束这种感受不至于进一步扩大和泛化。

内感体察和内感阻断似乎是两个相互冲突的方法。当一个容易内疚的来访者因为偶尔的迟到而产生自责情绪时,我们是建议他们体察这种情绪从被激活到发展、强化再到消弱、减退的全过程,还是指导他们在这种情绪被激发之初就阻断它?事实上,不论体察还是阻断,对于这个例子都是有治疗作用的。

既然两种方式都有治疗作用,而且内感阻断似乎比内感体察更迅速快捷,那么为何还有选择内感体察这种方法呢?关于这个问题,有几个相关的解答。

首先,对于某些动机和情绪感受,在我们意识到它们之前,就已经激活并迅速达到强烈的程度,此时已无法采用内感阻断法。

其次,某些感受是隐藏在个体内心中的情结和创伤,而不是因外界现实对有缺损的人格的刺激而产生的即时感受。对于这些感受,在它们被激活之初便加以阻断不利于治疗的开展。例如,一位来访者因为童年时对同胞兄弟做了一件事而感到内疚,在心理治疗中谈及此事时内疚感被唤起了。如果我们指导来访者阻断内疚感,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创伤性的感受。但是如果一位容易内疚的来访者因为偶然的迟到而感到内疚,内感阻断就是一个合适的方法。同样是内疚感,在前一个例子中是储存在记忆中的感受群落,在后一个例子中则是一种易感性的结果。因而一个适合用内感体察,另一个适合采用内感阻断——这就仿佛治疗隐藏在躯体内的肺结核病灶和预防来自外界的肺结核病毒感染之间的不同。内感阻断法能够提高人格对不适当感受的约束能力,却不能解决已经植根在记忆中的感受群落。

可被阻断的还包括那些在自我的层面上已经被明白地理解为不合适的感受,它们仅仅因为残留于躯体中而对主观世界产生着影响(例如对虫子的恐惧,对某种成瘾物质的需求) 。与压抑不同的是,被压抑的感受,虽与超我构成矛盾,但在自我的层面上来看并不是荒谬的。另外,被压抑的感受来自人的本能动机,是在人的生存过程中不断被唤起的(例如考试时出现紧张的感觉、竞争意识、对权威的敌意等) 。对后者,不承认其存在,不体验其感受(压抑) ,只能使它们以迂回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出来。

3.感受引入

有一位轻度抑郁的大学生来访者,她在人际交往中总是期望做到十全十美,无可指责。她的人际交往经历带给她的主要是消极的感受。在参加社交活动之后,她回忆自己的言行,总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比如说话时没有保持足够的热情,没有注意倾听,有时显得有点骄傲等等。这位来访者能够容忍别人在社交场合中做得不那么完美,而自己就不行,她最担心的是自己没能给别人留下得体的印象。每次这位来访者参加了社交活动之后,情绪就变得低落,觉得自己挺失败的,应该因自己言行的不完美而受到指责。

咨询师对这位来访者说,许多人不会像你这么想,如果在社交场合做得不够好,他们会想“管他呢,我为何要为了让别人满意而折磨自己呢! ”

来访者说,她自己从来不敢这么想,这么想好像很“蛮横” 。

咨询师就问: “你在生活中没有体验过那种蛮横的感觉吗?从来没有体验过那种‘我管你怎么说’的感觉?”

来访者说没有。但是在下一次咨询时,她说其实她也“蛮横”过,曾经有一个同学对她颐指气使,她终于难以忍受,向那个人面对面提出了愤怒的警告。那个同学一向对他人颐指气使的,其他同学都忍气吞声,她发火之后,这个同学就收敛多了。

然后这位来访者回忆起自己在多种情况下的“蛮横”经历,她发现自己远不是一个柔弱顺从的角色。

咨询师说: “当你在社交活动之后感到自责,为什么不试着这么想‘我不想为了别人满意再折磨自己了! ’ ”

来访者说: “我怕这会让我变成一个蛮横的人。 ”

咨询师说: “如果在社交场合中你对别人直接这么说的确有所不妥,但你在社交之后其实是在对心中那些苛求你的他人这么说,而不是对于现实中的他人这么说。当你面对面地警告了心中那个苛刻的人——就像你在现实中直面那个同学一样——才能与现实中的他人更好地交往,因为此后你了解的他人才是真实的他人,而不是被你涂上了苛刻色彩的人。 ”

来访者说: “我担心自己如果总这么想,社交技能就不会得到改善。 ”来访者的意思是,她的自责是有价值的,可以帮助她更好地学习社交技能。在咨询师看来,事实却并非如此,她的过分的自责已经导致了她的社交恐怖。

咨询师说: “你觉得我们在学习技能时,必须在犯错之后感到抑郁和自责才能学得更快更好?”

来访者说以后会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后来这位来访者的“社交后自责”逐渐得到缓解以至于消失,她尝试了让自己在社交之后开始自责时“蛮横”起来,但并没有变成一个蛮横的人,社交技能反而是有了明显的进步。来访者过去以完美主义的要求应对社交,这种方式缺少一种东西——在咨询中来访者称之为“蛮横”——即对不完美的宽容和对来自他人(不论是想象中的还是现实中的)的苛刻要求的正当而坚决的抵制。当来访者把这种态度逐渐引入到自己的应对方式之中,她应对社交现实的能力就得到改善了。

在此笔者想引用Kohut (1984)的“人格蛋白质”比喻来说明上面的这个案例。当我们的自体结构中缺少某些应有的成分,自体的运作就会出现失常,这正如我们生理的身体缺少某种蛋白质,生理功能也就出现问题一样。对于以上案例来说,来访者在人际情境中缺少那种能够正当地抵御来自他人的苛刻批评的态度及感受。引入这种态度——其实它对来访者而言并非完全没有,只是在社交情境中缺少它——随之而产生的新感受对于原先的自责感就起到制约和平衡作用。

引入具有治愈性质的感受,在咨询中有多种技巧。咨询师作为来访者的自体客体,就是引入新感受的一个源泉。举例来说,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恰当肯定,能够使来访者体验到被认可、被尊重的感受。咨询师对来访者的适当批评,如果被来访者体验为一个对自己足够关心的他者的善意批评,他就能够纳入一种对待批评意见的积极态度和良好体验。

引入积极的感受,还可以参考叙事、沙盘、禅修、积极想象等其他咨询技术与方法。本篇第四章“感受转化”将详细探讨这些技术如何在感受引入过程和其他感受转化过程中运用。

培养不依赖于他人的自我肯定的能力,引入自我肯定的感受,也是感受分析心理咨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的目的。本篇第四章将以一定的篇幅,探讨自我肯定的修复。

4.感受置换

感受置换,是通过态度的转变,以一种感受取代另一种感受。例如,一些有完美主义倾向的拖延者把他们要做的事看得过于重大,结果迟迟不能开始。而对于其他不重要的事情,他们却能及时着手并加以完成。“重要感”降低了完美主义者的做事效率,如果他能够改变心态,把严肃、认真的态度调整为平时对待一般小事的态度,反倒提高了效率。

笔者建议完美主义者改变对待做事的态度,并不是主张他们应该放弃责任感或者以游戏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事情,而是希望完美主义者能够从一种冲突中脱离出来: 他们把“重要感”泛化到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结果却没有一件重要的事真正被付出了足够的努力。认为做好一件事,就应该把这件事看得事关重大,然后把这件事束之高阁——这就是完美主义者的瘫痪状态。

当个体做重要的事情时,的确应该认真,避免差错和失败,而这些目标要通过理智的分析和恰当的方法来实现,而不是单靠一种泛泛的谨慎、焦虑态度。许多所谓重要的事情,只是在完成的后期才需要谨慎和仔细,而不是在做事的所有阶段和所有方面。在事情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采取不同的态度,而不是一贯地和在方方面面采取同一种感受(重要感) ;从事情的某些方面获得游戏的乐趣,这些能够大大降低不必要的压力,提高做事的效率和质量。以轻松的态度对待一件事,把它看得不那么重要,这种感受的引入,置换那种“重要感” ,反而可能提高做事的效率和质量。感受置换往往针对一些局部的行为以及不那么固结的感受,对于那些强度大,深切地影响着个体的感受和固化的行为,感受置换并不合适,反而有可能带来内在的冲突,此时采用感受引入这种渐进的方式更合适。

5.感受调整与平衡

感受的调整与平衡,是在感受引入、感受置换等方法的基础上,调整人格中的积极动机与消极动机,使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例如,一位大学生来访者在女性面前感到自卑。他提到他在女友面前的感受是: 我有一种卑躬屈膝的、必须讨好她的感觉。咨询师建议,他感到“卑躬屈膝”的时候不妨引入这个念头“我凭什么要讨好你?”伴随此念头引入的是一种可以和“卑躬屈膝”相抗衡的另一种感觉。诚然,笔者并不主张来访者以这种感觉一直主导着自己的关系,毕竟后一种态度也有所偏颇,但是它作为一种把来访者从屈就的泥潭中解救出来的力量,暂时是有用的。人性中的两面,两种对立感受的均衡,直到整合两种感受,都需要不断地调整与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