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表达与分析感受

表达与分析感受

时间:2023-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完美主义倾向与艺术倾向的关联,的确能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里找到一定的证据。感受激活的目的,是为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感受、体察感受,或者实现对感受的转化。这是个体借助表达性艺术手段进行心理咨询与艺术家的创作活动的不同之处。这也是来访者对母亲的真实感受的表达。日记也属于文学的一种形式,与人们创作的小说、诗歌一样,能够成为表达、唤起感受的工具。

通过文学艺术激活、表达与分析感受

通过文学艺术激活感受,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激活感受,另一种是在文学艺术的创造过程中激活感受。

文学艺术欣赏中的感受激活

在咨询中,笔者有时询问来访者最近看过什么电影,或者有没有接触过其他艺术作品。有时甚至不用笔者询问,来访者就会主动谈起他们最近在这方面的体验。

一位大学生来访者某次来到咨询室,说自己这个星期以来一直情绪低落,因为看了一部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 。她说看完之后,觉得社会很黑暗,然后心情抑郁了好几天。

一部美国电影让一个中国大学生觉得社会黑暗,抑郁情绪持续了几天之久,这种感受似乎过于强烈了,好像有违常理。

咨询师询问她在以前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感受,她想起了在已经进行了十次的咨询中始终只字未提的家庭创伤。她的母亲在工厂里因工作而致残,打了多年官司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赔偿。而且,这位来访者的家庭,在母亲致残之前曾是比较富足安定的,之后就变得有点拮据了。母亲的遭遇改变了来访者一家的生活,也改变了来访者对世界的看法。这部《肖申克的救赎》 ,唤起了来访者埋在心里的对这个世界的消极感受。

就心理咨询而言,来访者看电影的这个经历其实是一个机遇,我们终于可以分析来访者的创伤经历,而这个经历——尽管对于来访者咨询的主题而言很重要——一直是来访者避而不谈的。这位来访者看上去过于强烈的成就动机,其实要完成的就是一种自我救赎。

从来访者的艺术趣味,也能够感知他们的性格特点。例如,某位来访者对绘画十分喜爱。她虽是机械专业的大学生,却选修了艺术史课程。她最喜欢的艺术品风格,是文艺复兴之后一直到早期印象派的作品(尤其是米开朗基罗、莫奈的作品) ,而对凡高、毕加索、蒙克这些人的作品都没有好感。这个偏爱古典美的完美主义者,在看到咨询室的白墙上有被弄脏的斑点的时候也会感到不安。

在临床实践中,笔者遇到的大多数完美主义者都爱好至少一种艺术。完美主义者是否比其他人更有可能成为艺术爱好者或从业者,这有待于将来的研究的验证。不过,完美主义倾向与艺术倾向的关联,的确能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里找到一定的证据。完美主义本身就与个体的想象力有关。在现实与想象的龃龉中,完美主义者更愿意抱持头脑中的完美理想而不是屈就残缺的现实。艺术其实也是如此,所谓“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比现实更为完整、完美和更具有戏剧性。完美主义者更喜欢唯美的艺术,而不是“审丑”的艺术。这恰恰是因为,丑往往是现实所具有的性质。那同样属于想象界的“魔幻”甚至“邪恶” ,作为艺术的主题也会成为一部分完美主义者愿意欣赏的对象,因为完美主义者也不乏消极的想象力,他们对于美的想象是理想化(唯美)的,对于丑的想象也是魔化的。

感受激活的目的,是为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感受、体察感受,或者实现对感受的转化。因此,作为咨询师,通常不是去拿一些自己觉得优秀的文艺作品去“感染”来访者,而是倾听来访者对于那些他们认为最触动内心的作品的看法。如果咨询师愿意观看、倾听、阅读来访者欣赏的作品,也就能更好地走入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感受。

当然,咨询师一旦了解了来访者的基本困扰,希望在咨询中激活感受时,可以向来访者介绍一些经典的、适合于激活某种感受的作品。在强迫性人格者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笔者会向来访者介绍一些能够体现强迫性人格及其相关特点的文艺作品,尤其是电影。笔者会向强迫性人格者推荐《尽善尽美》(as good as it gets ) 、《黑天鹅》 、《疯狂主妇》等影片或电视剧。探讨与强迫性人格有关的自恋现象,日本电影《告白》 、美国电影《冒牌天神》等是合适的剧本。《冒牌天神》还是一个表现有注意力失调(ADHD)倾向者的不错的电影。

能给强迫性人格者带来感同身受的共鸣的影视作品是一个长长的清单。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不但激发了来访者的感受,触发了自省,也使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有了可供交流的共同话题。

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唤起

一位19岁的来访者在咨询室里画了一幅画,内容是他头脑中一直萦绕着的场景: 自己(一个孩子)在一座六层楼上的第四层的一间屋子里哭,而母亲在楼下推着自行车,背对着楼,头也不回地走掉。来访者说,这幅绘画中的场面似乎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场景,因为他不记得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发生过,但不知为什么这个画面在他的头脑中反复出现。

来访者从外地来北京上大学,特别不适应远离家庭的生活,情绪时常低落。画中的这个场面清晰地反映了来访者的分离焦虑。远离母亲,对于这位来访者来说,是很大的精神压力。

这位来访者的绘画能力不好,画面缺少情绪感染力,其他人看到这幅画,会觉得平淡无奇。而对于来访者,这个场景萦绕在他心头,伴随着担心被抛弃的可怕感觉。在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这个画面只是一个媒介,通过长期的咨询,咨询师已明确地感受到了他的对被抛弃的恐惧。在咨询中,咨询师把这幅画当成交流的符号,用来有效地激活相应的感受。因此,画面的感染力、绘画的技巧都不重要。这是个体借助表达性艺术手段进行心理咨询与艺术家的创作活动的不同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来访者对母亲的感受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害怕被她抛弃,而在另一方面,他又不满意她对他巨细靡遗的控制。在另一幅画里,来访者表达了他对于母亲的另一种感受。他画了一些眼睛,它们以责备和担心的神情盯着他,让他大为不安。这也是来访者对母亲的真实感受的表达。他的母亲是位护士,平时以护士对待病人的态度照料他,总担心他会出意外,会生病,这种态度令他倍感焦虑。

这两幅互相矛盾的画面,也是他作为一个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写照。他对大学没有积极的感受,觉得所学课程对将来的成功没有帮助。来寻求心理咨询之前,他已经多门功课不及格,处在退学的边缘,但是他也下不了离开学校、去过他认为有用的生活的决心。大学成了一个他害怕会抛弃他,同时又束缚手脚,不给他自由的“双面的母亲”的形象。

日记也属于文学的一种形式,与人们创作的小说、诗歌一样,能够成为表达、唤起感受的工具。如果来访者愿意与咨询师分享一部分日记内容,往往有助于咨询师对来访者深入的理解。咨询师除了通过日记了解来访者的内心,也可以通过对日记内容的反馈,促发来访者的自我领悟。例如,一些有完美主义倾向的来访者在日记中不停地指责自己,表达对自己的种种不满。咨询师不妨问他: 你在指责自己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绪呢?那个被指责了的自己,是什么感受呢?

文学艺术往往是抽象的、高度概括的。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时,会因我们自己的经验而产生“共鸣” 。但是作为心理咨询师,阅读来访者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时,对来访者最有帮助的却不是这种共鸣——尽管它对于我们理解来访者的作品有一定的帮助——而是在共情的基础上帮助来访者把抽象、概括的内容具体化。例如,某个十多岁的女孩写了这样一句诗: “对不起,对不起,在那黑夜里。 ”如果我们是文学评论者,会说这首诗表达了许人内心的感受,是一首很好的诗。或许很多人都能被这句诗感动,不过每个被感动的人所被触动的那部分情结,都是属于他们自己、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如果咨询师要对这个女孩有所帮助,就应该知道这“对不起”的具体指向,这“黑夜里”的感受是从何而来。不过,我们并不应该假定,这个女孩所说的“对不起” ,一定有一个明确的对象。文学一如梦境,可以是多个经历、多种感受集合的产物。但我们可以通过感受分解的方法,把作者抽象、概括了的内容具体化。当来访者知道作品的感受来源,也就更加理解自己,也就有可能发生改变。

具体化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现实化,一个是感受化。如果一位来访者的诗中写道“我渴望灿烂地活着” 。我们就希望知道抽象的“灿烂地活着”是什么意思。如果这位来访者告诉你,它意味着“每天心情都好/每天都有人爱我,我也爱我爱的人/工作每一步都很顺利/生活里充满希望/能取得成功” ,这就是现实化。尽管在艺术性上,“每天心情都好” ,“每天都有人爱我,我也爱我爱的人”之类的陈述没有给听者留下多少想象的空间,但这种现实化,抓住了来访者的具体动机,有利于来访者了解自己。

在感受化的层面上,我们可以问: “灿烂地活着”给你一种什么感觉?以前有相似感受的记忆是什么?这种方式抵达了作者内心漾动的那些原初的感受,触到了人格中的动机元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