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组织的炎性反应在虹膜上的反射形态
一、组织的炎性反应
炎症概念的提出是西方医学对组织病理变化的观察做出的现象阐述。炎症及其相关性几乎包含了医学的所有领域。通常人们对炎症的了解,是通过到医院诊治炎症相关性疾病的时候,对医生解释疾病的理解。大多数人认为,炎症是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表现为局部组织的红、肿、热、痛;全身的反应则为发热,白细胞增多,细胞代谢增强等。
图2-2 虹膜组织示意图
病理生理学研究发现,炎症是很多人类疾病所共有的一个基本病理过程,也是许多人类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炎症引发的本质是致炎物质,当机体受到这些物质的刺激时,就会产生炎性反应,并且进一步使机体对刺激变得敏感。炎症反应可以出现在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过程中,也可以出现在心血管疾病的血栓形成过程中。炎症反应的实质是机体内部出现了被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认为是“敌人”的环境改变,这种改变既可以是外来的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也可以是受损的自身细胞或组织。不论是在机体的表面还是机体内部,炎症可以发生在机体的任何组织。抗生素治疗的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其他原因引起的炎症都不在抗生素治疗范畴内。
总之,人类对炎症的认识,经历了从对急性感染或者损伤造成的组织炎症到慢性内源性组织炎性伤害的不断发现和认识过程。大多数疾病均与炎症过程有关,如急性的感冒咽喉痛、鼻炎的流鼻涕、支气管炎、肺炎、结核病、阑尾炎、肾炎、风湿病、过敏引起的皮肤红疹、肠道炎症、肠道激惹症;慢性的内源性疾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脏病、中风、忧郁、疲劳、肥胖等。这些炎症状态有最基本的炎性疾病,也有机体对炎性的过激反应。甚至有些研究结果认为组织的衰老也是一个慢性炎症表现的过程。
人的身体不断地处于发炎和抗衡的平衡之中,炎症的频繁发作可能导致疾病,甚至死亡。但是,炎症发生得过少也说明身体的抗病能力低下,免疫功能受损,同样会因为患上严重疾病而失掉性命。身体在反复的炎症反应下还可能认不清是外来的敌人还是自己的正常细胞,而对自体组织进行攻击,从而导致免疫性疾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和红斑狼疮,还有那些对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的细胞变异不作出反应,容忍肿瘤的发生等。因此,从西医学的角度出发,对炎症的了解和研究以及观察和调控,是预防保健和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
理想的结果是,当病原体被杀死或者伤害被去除,炎症就会减退,组织被修复。一旦组织的炎症被适当地控制,许多严重的影响人类寿命的疾病,像心脏病、脑中风、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就都会得以治疗和康复。组织修复可以看成是炎症的结束。修复过程的结果就是疤痕的形成,外表的伤害在皮肤上形成我们看得见的瘢痕,而受损的身体内部器官的修复也会有我们看不到的瘢痕。虹膜上则能表现体内修复后瘢痕的信息。
如果理想的结果不能实现,严重时机体失去平衡,身体可能会过度反应或者停止工作,或者以较小的反抗使炎症总是处于不确定的慢性状态。从虹膜上看到的组织损伤是以坑洞的形式存在,基本上都是炎性反应的不同程度或者结果。虹膜医学使我们对炎症的观察,有了在体外简便操作就可以看得见的机会和全新的角度,身体器官组织的炎症过程、伤害程度以及修复结果都会有清晰的显现。了解这些虹膜迹象,从虹膜全息诊断的视角出发,我们将对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的获得有新的认识和指导。
二、炎性反应在虹膜的反射形态和类型
虹膜上反应的是全身器官的组织结构变化。虹膜医学的研究和发现是在西医组织学和解剖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虹膜反射区所说的脏器是解剖学的实际脏器(不是中医学的脏象)。虹膜上不同坑洞形成的过程是组织炎症由急性到慢性、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的形成过程或者康复的转归过程。
根据器官组织炎性损坏的程度,大致可分为:急性炎症、亚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3种类型(图2-3)。从虹膜医学的角度,虹膜基质的变化有4期(图2-4)。
(1)急性炎症期(图2-4A):起病急,病程短,通常数天至1个月,症状明显,由于急性期机体抗病的免疫发动,炎症组织血液分布和供应加强,神经反应也较敏感,有肿胀现象。在虹膜上的表现为白色或浅黄色(由虹膜的基色决定),向上突起,或者白色浮在虹膜表面上,与组织炎症发生的炎性渗出状态一样。急性期在虹膜上的表现可以出现在症状来临前大约1周左右。此期对治疗的反应敏感,容易转归康复,转归后虹膜上很少留下痕迹。
(2)亚急性炎症期(图2-4B):病程相对长,为1~6个月,介于急性与慢性炎症之间,也会有急性期的一些症状。亚急性炎症病灶区在虹膜上的形态为浅灰色(蓝色眼睛)或浅褐色(褐色眼睛),此时虹膜相对应的反射区内会形成较浅的坑洞,洞内质地颜色变得较深,同时也有急性的白色纤维状存在。此期对治疗反应仍然比较敏感,转归后可能在虹膜上留有痕迹。
图2-3 虹膜炎性反应分期
(3)慢性炎症期(图2-4C):组织的慢性炎症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急性炎症治疗无效转为慢性伤害;另一种是组织的慢性伤害(衰退性的组织变化),早期可以无明显症状,组织变化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可长达6个月至数年以上,最终发展为慢性病而出现相应症状和临床疾病检查的异常指标。慢性炎症在虹膜上形成较深的坑洞,颜色深,质地陈旧,组织显示不新鲜。由于慢性期组织的血液供应少,因此神经系统的反应不敏感,不适症状不到严重情况出现时也不明显。另外,症状的出现与病情发展和个人的体质敏感性相关。慢性期的组织治疗较困难,治疗所需时间长,且转归后大多在虹膜上留有痕迹。
(4)慢性退化期(图2-4D):当虹膜上炎症反应区颜色呈黑色时,表示组织的慢性衰退性的毁坏程度,虹膜表面深凹,色素层露出,表现为深的坑洞,颜色变黑,质地不新鲜且呈现萎缩退化状。该区相应器官的功能及活力下降。单个和多个区域的退化期已经进入慢性疾病的临床表现阶段。慢性病人因长期适应疾病状态,已经没有急性症状或疼痛。这种区域易发生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应该高度重视。组织的退化性衰退由于血运不好难以转归,经长期治疗可以缓解病状,但从虹膜上很难看到好转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