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周围神经损伤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周围神经系统的一个特征是,与中枢神经系统相比具有显著的再生能力,包括轴索及髓鞘组织的再生。虽然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已有数百年历史,但由于周围神经复杂的解剖结构、生理机能及损伤修复的生物学行为特点,许多涉及损伤修复及再生重塑的关键性问题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周围神经的研究几乎涵盖了基础研究到临床诊断治疗的所有领域。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状态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如研究表明,每延误6天就丧失1%的功能,且神经再生速度依然停留在1毫米/天的范围内,但是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始终是一个综合性治疗,手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一旦诊断为周围神经损伤,就应考虑手术、药物和康复治疗。
1.病因
周围神经损伤可由外伤、感染、压迫、缺血、肿瘤和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周围神经炎、外伤性神经挫伤或割断伤、神经卡压综合征等。创伤是四肢周围神经损伤的最常见因素,肢体的任何部位损伤都有可能伤及周围神经,如肩关节脱位并发腋神经损伤、肱骨干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肘部损伤并发尺神经损伤、桡骨下端骨折并发正中神经损伤、髋关节脱位并发坐骨神经损伤及腓骨小头骨折并发腓总神经损伤等。在上肢神经中桡神经最易损伤,其次为尺神经及正中神经,下肢神经中腓总神经最易损伤,其次为胫后神经及坐骨神经。大部分的急性损伤或由于闭合性创伤,如牵拉、压迫等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完整;开放性损伤,如锐器或钝器伤可致神经部分或全部断裂;另外,解剖中神经常常与血管伴行,所以,血管肿瘤也会伴发神经的损伤;虽然不像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相对耐受缺氧,但如果牵拉或压迫时间太长,仍会导致神经缺血性损伤。另一方面,周围神经损伤的敏感性也还与它们内部解剖结构和位置有关。神经牵张力主要由含弹力胶原纤维的神经束膜决定,在神经结构损伤前,神经可适度伸展,由于解剖位置表浅,在某些位置固定或跨越关节而致某些神经易受损伤。例如腓总神经和桡神经。如果将神经纤维纵向解剖时,会发现有弯曲,这有利于神经在一定范围内的活动度,尤其是跨越关节时。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慢性神经损伤,如腕管综合征。另外一些疾病也易于引起周围神经损伤,如糖尿病、痛风、系统性淀粉样变、甲状腺机能减退、肾衰等。
2.发病机制
神经细胞是由胞体与突起(轴突和树突)组成的,胞体的结构完整是神经纤维正常功能的基本条件,是运动终板发挥作用和神经再生的前提。当周围神经损伤后相应的脊髓神经元胞体会发生一系列形态、生化功能和代谢上的变化,严重时引起胞体的死亡,同时神经损伤后会启动神经细胞的再生反应,即在神经元胞体存活的基础上由其供应轴突的发芽、再生并延伸进入靶器官,所以神经元胞体的变化是影响周围神经功能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神经元作为分化的终末细胞,一旦死亡即无再生能力,只有采取保护性措施防止其退变死亡,才能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1)周围神经损伤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影响
尼氏体仅存在于神经元胞体和大树突干内,由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夹杂其间的核糖体构成,是结构蛋白和合成蛋白的中心,神经元内如含有尼氏体,则说明神经元内蛋白机能合成旺盛。不同神经元所含尼氏体形态不同,如脊髓前角外侧运动神经元尼氏小体着色呈虎斑状。当神经元受到损害时,出现轴突断裂、尼氏体逐渐分解以致消散,这种现象称为染色质溶解,此时,神经元的尼氏体染色将变淡或消失。乙酞胆碱是胆碱能神经元的递质,胆碱酯酶是其水解酶,主要集中于脊髓前角外侧第IX板层的运动神经元的胞浆内,目前,尚无一种满意的测定运动神经内乙酞胆碱含量的方法。而胆碱酯酶在胆碱能神经元的含量与乙酞胆碱的合成呈平行关系,是神经细胞胞体中活性变化最明显的酶,通常利用胆碱酯酶来间接显示胆碱能神经元的组织化学特性。当外周神经损伤后其相关的胞体不可避免地出现轴突反应,粗面内质网的数量减少,CHE的活性降低,提示运动神经元合成乙酞胆碱的能力降低,神经功能受限。
2)周围神经损伤后肌肉萎缩与终板变性
骨骼肌是运动神经系统的靶器官,它的发生、功能和结构的维持都受到运动神经的支配和调节,一旦失去神经支配骨骼肌的体积将会很快减少并失去收缩功能,肌纤维会逐渐萎缩,肌细胞同时也将发生一系列变化。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神经元胞体与轴突及轴突的特化器官—运动终板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神经元胞体的损伤必然会累及运动终板,运动终板的功能状态必然会影响神经元胞体功能的恢复,并最终影响运动功能的恢复,因此神经损伤不仅是损伤局部一个水平具有病变。成功的神经再生要求:①保护近端神经元;②再生轴突快速准确的长向远端;③效应器未发生不可逆性退变;④再生突触与效应器形成功能性突触。运动终板作为联系神经元与肌肉的枢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
周围神经损伤后,能否成功地再生,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适合神经生长的微环境。良好而丰富的局部血循环,不仅有利于变性坏死物质的清除,也因及时的血液供应而有利于神经的再生和恢复。在局部细胞成分中,增生的神经膜细胞可诱导神经再生并为再生神经提供桥梁。内皮细胞的增生有利于局部微血管的重建,从而及早恢复神经再生和修复所依赖的血循环。合适的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促进局部创伤的修复和愈合,同时,它们可以分泌能够促进或参与神经再生的因子,包括神经营养因子、促神经轴索生长因子等。物理治疗通过其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可改善再生神经微环境;神经营养因子和促神经再生药物的局部应用或通过载体基因导入等方法可提高神经再生所需营养因子的浓度或其表达水平,有利于神经再生。
4)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
周围神经损伤包括周围神经纤维损伤与周围神经结缔组织、支持结构损伤两部分。由于损伤的原因、程度不同,周围神经系统对损伤的反应完全不同。周围神经损伤分为三类:神经失用、轴突断裂及神经干完全断裂。Sunderland将周围神经损伤分为五级(度):I度轴突连续性存在但传导中断,传导阻滞的改变可逆,恢复快而完全。Ⅱ度神经损伤,即轴突中断。轴突与髓鞘损伤,但神经内膜组织未受损。损伤部位以下即远侧段发生瓦勒氏变性,功能恢复是完全的。Ⅲ度神经损伤,即神经束内的神经纤维损伤,包括轴突、髓鞘和神经内膜,但神经束膜完整。因为神经内膜内瘢痕组织形成,一些再生纤维不能跨过瘢痕与远端的器官接触,所以再生是不完全的。功能恢复的程度根据神经内膜内瘢痕与束膜内运动与感觉纤维的混合情况会有很大的变化。Ⅳ度神经损伤,即神经束损伤断裂,包括轴突、神经内膜和神经束膜,仅神经外膜完整,神经干连续性仅靠神经外膜维持。神经内的瘢痕可完全阻碍再生神经到达靶器官。如果不采取外科治疗,就不会有运动与感觉功能的任何恢复。V度神经损伤,即神经干断裂。神经束与神经外膜均断裂,神经干完全破坏,失去连续性。此种损伤是最严重的损伤类型,通常存在开放性损伤。
3.治疗
(1)神经修复手术治疗
对于开放性损伤伴周围神经损伤症状者、闭合性损伤经综合治疗1~3个月症状无明显好转者及节前性臂丛损伤者,应及时手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方法:
1)神经移位术。神经移位术适用于神经外形完整而长度相对不足且受牵拉或压迫所致的神经损伤,通过把神经由深层移至浅层或改变位置,以克服神经长度之不足,如临床较常用的肘外翻畸形并发尺神经炎行尺神经前移术,通过将尺神经由尺神经沟前移至肘关节前方,可以缓解或解除尺神经长度之相对不足所受的牵拉。
2)神经松解术。适合Ⅲ°以下(包括Ⅲ°)神经损伤的手术。神经松解术是切除神经外膜外、神经外膜上及神经束膜间的瘢痕,前两者称为神经外松解术,后者称为神经内松解术。目的是要把神经束从瘢痕中松解出来,手术既要切除瘢痕,又要识别保存正常的神经束,难度较大。神经松解的一般步骤为从正常组织解剖到瘢痕部位,注意保护神经束间的血管,保证其血液供应。手术主要切除瘢痕组织,包括增生的神经外膜与神经束间的瘢痕,对神经束内也有瘢痕者不主张松解而行神经移植术。本术式宜早期手术。
3)神经缝合术。包括外膜缝合术和神经束膜缝合术。外膜缝合术是指神经端端缝吻合时缝合外膜以恢复神经的连续性,本术式操作简单,对内部神经束及血运损伤小,对于神经缺损小,以混合神经束为主的神经损伤效果最好,而且对接近终末器官的单纯感觉或运动神经吻合效果也佳。此术式要求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一般吻合前先切除两断端各约1cm的外膜,再吻合相应的神经束,要求严格无创技术,彻底切除瘢痕,并且要无张力缝合。靠近神经根部多为混合束,不宜过多分离,以免加重神经损伤;而在肢体远端或靠近终末器官时,运动与感觉束分别逐渐集中,此时束膜吻合术效果好。为能准确对合神经束,可用Sunderland神经束分布图、电刺激法、分子免疫法等指导术中鉴别不同神经束,行束膜吻合时更准确、可靠。本法有错接不同功能神经束的可能,另外在神经分离时,对于内结构有损伤、创伤反应大、吻合口处与周围组织粘连较广泛、束间瘢痕多等特点,故本法效果并不比外膜缝合法优越。神经外膜加束膜缝合法。在显微镜下纵行切开神经外膜,显露神经束或束组,但不过多分离,通过神经外膜及某一种神经束膜缝至另一相应的神经束膜及外膜,连外膜和下面的神经束一起打结,神经中央部分作间断束膜吻合,有利于同时对合神经束。人体的神经干不同于动物,因外膜较厚,束间结缔组织较多和致密,不易将神经束在外膜下移动,若神经束在外膜下方,要将外膜一起缝合较容易,若不在其下方,则要勉强将神经束拉近就有一定困难,甚至会将神经束拉弯或拉扁,对新生神经轴索生长会不利,不宜强行对合。
4)神经黏合术,用特定的黏合剂直接将两神经断端连接起来。凝胶粘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较常规缝合法优越。此外,有用医用黏合剂和酶黏合剂吻合周围神经,疗效与外膜缝法相当的报道,但可惜均尚未获得临床证明。
5)激光修复。用适当类型和剂量的激光直接端端“焊接”神经的方法。实验证明,用CO2激光焊接吻合与常规缝合法修复神经,效果相当(P>0.05),发现CO2激光吻合术有以下优点:①焊接快;②神经纤维损伤少;③修复快,水肿反应轻,认为本法有临床应用价值。
6)神经牵拉延长术。较小的神经缺损可以通过适当游离、牵拉神经或屈曲关节来克服,但过多游离神经可致神经纤维轴突变性。
7)神经端侧吻合术。神经缺损行神经移植或神经转移术修复将造成供区功能障碍,使其临床上受到限制。且本术式操作容易,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8)神经转移术。损伤的神经远端不能用其他方法修复者,可利用全部或部分地牺牲一个正常的供应神经,将受损神经远端与供应神经近端吻合而达到功能恢复。
9)神经移植术。包括自体神经和异体神经移植术。神经缺损较长,不能作直接缝合时,可以采用神经移植的方法修复。本法又按是否吻合血管分为吻合血管的神经移植和不吻合血管的神经移植;按神经移植和组成分为神经全干移植、电缆式移植和束间移植术。因神经移植术是以供区的神经功能丧失为代价的,故临床选择适应证时要严格,相对应用较少。异体神经移植术的最大障碍是免疫排斥反应,降低供体的抗原性是关键。
10)神经肌内埋入法。当神经撕裂伤使纤细的肌肉内神经肌支断裂或神经进入肌肉处发生损伤时,无法通过神经缝合的方法修复,则可将运动神经末端埋入肌肉进行修复。埋入前将神经远端切除其一段外膜后呈伞状分开神经束,劈开肌纤维后埋入神经束,入口处用丝线固定。临床上将此法用于火器伤、牵拉伤或肿瘤切除术后,神经断裂已不能找到完整的神经进行吻合的病人。对入肌肉的神经肌支损坏者以及陈旧性神经损伤,远端神经明显缩小,其中Schwann细胞管发生狭窄或闭合,行神经缝合,因两断端直径相差很大,对合不良者,采用游离神经移植加长神经后将神经远端埋入肌肉内,建立新的神经通路,可取得疗效。
臂丛神经损伤术式选择。臂丛神经合并血管损伤是一种严重合并伤。致伤原因多为车祸、机器、挤压、枪击及锐器所致。由于病情复杂,伤部解剖位置特殊,急诊时进行正确的诊断及及时对臂丛神经进行修复,可避免上肢功能的丧失。臂丛神经损伤可分为节前损伤和节后损伤两大类,臂丛节前损伤即根性撕脱伤是致残率很高的外伤性疾病,预后较差。臂丛节后损伤应观察3个月,进行保守治疗,3个月后肢体无好转的予以手术。节后损伤按损伤性质不同进行粘连松解、神经减压、神经缝合或神经移植术等。而节前损伤则进行神经移位术,是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主要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可供移位的神经主要有副神经、膈神经、肋间神经、健侧颈7神经根、颈丛运动支、尺神经或正中神经部分神经束移位等。移位方式常为膈神经至肌皮神经,副神经至肩胛上神经,肋间神经至腋神经或桡神经,健侧颈7神经至正中神经等。神经移位术常规被用作为屈肘及肩外展功能重建的方法,为后期肩关节的稳定与内收,伸屈腕、伸屈指及手内肌的功能重建创造条件。
(2)组织工程法
组织工程法是修复神经缺损的一种新尝试。生物工程材料包括人工材料和经人工改造后的天然材料。人工材料用于神经修复的优点在于可对材料的化学和物理特性进行优化。
(3)基因工程
基因治疗是应用基因工程和细胞生物学技术,将具有正常功能的基因导入患者体内并发挥作用,纠正患者体内所缺乏的蛋白质或抑制体内某些基因的过度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迄今为止、自体神经移植仍然是临床中外周神经缺失修复的黄金标准,其他移植物均处于实验室阶段,尚无临床实验阶段的报道。
(4)药物治疗
1)神经营养药物。主要是维生素类:维生素B1、维生素B6、地巴唑、维生素B12、弥可保(甲钴胺)等,维生素B族通过加速神经纤维再生所需的蛋白质、磷脂等的合成,促进神经纤维的生成,常用的有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甲钴胺等。甲钴胺,商品名为弥可保,是一种转酶型维生素B12,即甲基型维生素B12,其化学结构特点是一个甲基结合在中心的钴分子上,而该甲基参与生物转甲基作用。甲钴胺比维生素B12更易于进入神经元细胞器,参与脑细胞和脊髓神经元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促进叶酸的利用和核酸代谢,参与体内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
2)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根据神经轴突再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而提纯生产的神经营养因子类物质,可经轴突逆行转运至神经元胞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睫状神经节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等。神经损伤后,神经元由于轴突的连续性被破坏而无法运输和利用这些物质,因此神经断端局部神经营养物质的总量不足以支持神经轴突的有效存活和再生,此时外源加入神经营养因子,使其保持微环境高浓度状态,能支持神经元存活,还能诱导再生的轴突沿着神经营养物质的浓度梯度生长。因此,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具有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大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神经节苷脂GM。神经节苷酯GM是神经系统糖脂的主要组成部分,化学成分为含唾液酸的寡糖链和神经酰胺,广泛存在于周围神经的髓鞘。动物实验证明应用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可促进施旺细胞的增殖,为神经再生创造条件并刺激轴突出芽,从而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外源性神经节苷酯进入体内,可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其可能的作用机制:①通过参与突触的发生过程,激活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活性氧的产生等过程,保护神经的缺血缺氧性损害;②体外实验表明,与神经细胞膜结合后明显增加NGF的功能,促进神经再生。神经节苷脂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修复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证实。其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亦显示出重要作用。GM的生物学功能主要集中在亲神经性和神经再生两方面。GM富含于神经细胞膜上,外源性GM能被神经细胞摄取,对维持神经细胞膜正常功能及其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它能激活Na/K-ATP酶、腺苷酸环化酶、磷酸化酶的活性,使神经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的存活率提高,并能促使神经细胞轴突、树突发芽和再生。目前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已应用于临床,商品名为康络素(Cronassial),用于各种神经损伤神经吻合术后以及多发性神经炎等周围神经病变,但其目前临床应用病例不多,实际疗效尚需大量的病例治疗来总结。
4)激素类。类固醇激素黄体酮,是周围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信号传导分子,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周围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他激素类如生长素介质2C、三碘甲状腺氨酸等,经动物实验证实它们也具有促进神经细胞体的蛋白质合成、促进轴突生长速度和再生轴突的成熟的作用,这些药物对于外周神经损伤的治疗或有新的指导意义。
5)炎性因子。炎性因子包括IL-1、IL-6等。有的学者认为,白细胞介素-1(IL-1)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IL-1在中枢神经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中医中药。根据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病机,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运用较多的方剂有健步丸、黄芪桂枝五物汤等。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补阳还五汤进行了大量的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具有改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抗氧化、消炎和调节免疫、促进神经损伤后的结构重建和轴浆运输等药理作用。
虽然众多学者从多方面对周围神经损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对于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治疗,目前临床常用药物疗效一般,尚未有疗效十分理想的药物。寻找新的更有效治疗药物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组织工程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可能为周围神经损伤药物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利用重组技术获得一些神经营养因子,因为其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大等特点而具有更为广阔的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4.康复
神经损伤修复后,早期水肿,无菌性炎症,影响神经的恢复和再生。而神经损伤本身及损伤的周围组织均可产生瘢痕组织,导致神经粘连和瘢痕压迫形成卡压,也影响神经再生。通过配合理疗,有助于促进水肿消散和炎症产物的吸收,有利于神经的再生;并可改善循环,促进瘢痕的软化和吸收,延缓肌肉的失用性萎缩。
(1)运动功能训练:腋神经损伤表现为肩不能外展、三角肌萎缩、肩部骨突隆起、“方形肩”,主要训练其肩的伸、屈和外展功能;训练过程要求健手助力,主动运动比例逐渐加大,以过渡到完全主动运动。肌皮神经损伤表现为肱二头肌萎缩、不能屈肘,肩、臂的上1/3和前臂外侧皮肤感觉障碍。桡神经损伤表现为不能伸腕和伸指,表现为“垂腕、垂指”主要给予被动伸腕、伸指训练;侧方伸腕、伸指;抗阻伸腕;抗阻伸指。当肌肉出现主动收缩时训练水平抬腕,并进行抬指功能训练。尺神经损伤表现为小指全部及环指的尺侧感觉障碍,小鱼际和小指的感觉丧失。根据其功能障碍情况,针对性地给予拮抗肌被动运动,如被动伸腕、伸指和背曲,被动拇指外展和对捏,抓握物体练习和对掌功能训练;训练手指分开、并拢和手指伸展运动。指导患者在休息或睡觉时带对指长夹板,以支持腕关节,使蚓状肌处于良好位置,屈曲的手指处于伸展状态。正中神经表现为前臂内旋、腕部屈曲及外旋困难;大鱼际肌麻痹;各指内收、外展困难,小指、环指掌指关节过伸;尺侧曲腕困难;指间关节屈曲呈“猿手”畸形;拇指不能对掌,握力低下;掌面和鱼际的皮肤感觉障碍,拇、示指末节尤为明显;股神经损伤表现为股四头肌麻痹所致的伸小腿、屈大腿无力、垂足、股四头肌萎缩、膝反射消失、股前及小腿内侧感觉障碍。根据情况,分别采用被动及辅助主动运动训练。在伸膝15°~0°活动范围,肌力0~1级时,采用被动及辅助主动运动训练,主要是被动背屈踝关节、被动伸展足趾、被动足外翻或牵伸踝关节。当患侧伸膝15°~0°活动范围,肌力达到1~2级时,采用去除重力影响下的主动运动训练,如主动背屈踝关节、背伸足趾;患者健侧卧位,用悬吊带托住患侧小腿,进行减重屈髋伸膝练习。肌力达到3级时,采用抗重力主动运动。肌力达到3级以上时,采用抗阻力主动运动,利用股四头肌训练器、功率单车进行抗阻练习,并增加和维持患膝关节伸膝活动范围训练背部靠墙站立,患侧足前掌垫斜形板,踝背伸牵引及仰卧位微屈膝手法,牵拉患膝关节后侧韧带及屈膝肌群。为防止屈膝挛缩,佩带髋膝矫形器或护膝架。用足托或穿矫形鞋,使踝保持在90°位。指导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的方法,如平地行走或下蹲、上下楼训练,做下肢的外展、内旋和屈曲运动等,以促进下肢功能恢复。坐骨神经损伤表现为股后部及小腿、足部的所有肌肉全部瘫痪,表现为膝关节不能屈曲、踝关节及足趾运动完全消失、足下垂、股四头肌萎缩、膝关节呈伸直状态、小腿外侧感觉障碍。胫神经损伤表现为足不能跖曲、内收和外展,足跖呈现爪型畸形。此类损伤康复的重点是预防足畸形,训练足跖屈曲动作,做足跟提起练习,应用踝足矫形器、膝踝足矫形器或穿矫形鞋,以防止膝、踝关节挛缩和足内、外翻畸形。上述运动功能训练均为每周训练5次,每次训练40分钟,1个月为1疗程,休息1~2周后进入第2疗程,约3个疗程后评定恢复效果。训练时要注意动作缓慢而柔和、有节律性,伸屈要充分,避免暴力强行,如果出现疼痛,说明运动量或运动范围太大,应及时调整。腓总神经所支配肌肉的肌力而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与运动量。肌力3级以下时,进行被动活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肌肉疲劳。随着肌力的增强,逐渐减少助力;肌力3级或以上时,进行抗阻训练,以争取肌力最大程度的恢复。治疗方法为每天1次,每次40分钟。每周训练5次,共治疗30次。鼓励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训练,以不影响第2天治疗为原则。
(2)感觉功能锻炼
在主动运动锻炼的同时进行感觉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恢复手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静态锻炼方法是给予不同质地和形状的物品,如几何形的小木块、玻璃小球等放入小布袋用手触摸、移动,判断物品的大小、点数、重量,每天锻炼2~4次,每次15分钟,持续4~6周。还可通过反复触摸不同质地的纸、绸布、毛线料等提高手的实体感觉和辨认能力。动态锻炼方法是对患肢进行震动或捏揉等快速刺激,提高患肢的触、痛觉,每天进行2~4次,每次持续5~10分钟。
(3)作业训练
针对不同神经损伤的患者选择不同的作业训练,正中神经损伤选用捡玻璃球的方法训练;尺神经损伤选用夹纸、撕纸的方法训练;桡神经损伤选用编织式或弹钢琴式的方法训练。下肢周围神经损伤选用患肢单腿站立、下蹲、上下楼、踩单车等训练。按治疗师指导家长将这些作业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活动中。
(4)按摩
采用揉、滚、打、按、拨、弹、拿等按摩手法,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训练疲劳。实施肢体按摩及被动活动每天2~3次,每次15~20分钟,凡是患侧肢体能够按摩到的地方都要进行按摩。方法为:双手由伤肢近端交替推至远端20次;或远端用双手拇指重拨、双手空拳或掌侧交替打叩、多指捏拿、提弹伤肢筋肉各5~10次;双手掌或多指抱揉伤肢8~10次;单手小鱼际或掌指关节滚伤肢3分钟;双拇指交替由近侧向远端沿损伤神经走行按压20遍。被动运动的顺序是先大关节,后小关节,运动的幅度由小到大,以肢体发热为度。
(5)电刺激治疗
电疗法:根据所采用电流频率的不同,电疗法通常分为低频电疗法(0~ 1000Hz)、中频电疗法(1~100kHz)、高频电疗法(100kHz~300GHz)3大类,此外还有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等。可根据神经的恢复程度随时选择刺激方法,以最合适的刺激强度、刺激时限和刺激部位,来促进不同阶段神经功能的恢复。电刺激不管电场类型或脉冲的频率、波长及疗程长短,对周围神经再生均具有促进作用,已被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神经肌电刺激,能够增加损伤神经远端再生轴突直径及轴突再生的速度,改善运动轴突同肌肉的重建,从而加速神经传导速度,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神经的再生能力与电场对血液循环的改善有关,当神经受损出现新生电位时,应用神经肌电刺激治疗可促使轴进一步再生,加速轴突与远端效应器建立有效的联系,起到“激活”作用,使其相应功能恢复加快。另外,大量实验证实,电刺激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不论是局部还是全身应用,不论电场类型、脉冲频率、波长以及疗程长短,均具有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电刺激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的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较公认的是:①增加吻合口远端再生轴突数量及增加轴突再生的速度。②增加运动轴突同肌肉重建联系的数量;加快神经功能恢复。也有动物实验证明,经皮神经电刺激在提高周围神经侧侧缝合后神经侧支发芽能力有积极作用。在横断大鼠坐骨神经后行显微外科神经吻合术并进行经皮电刺激,通过电生理研究发现,经皮电刺激具有促进受损周围神经再生和传导功能恢复的作用。电刺激治疗方法一般为经皮电刺激。应用时应注意避免因患者感觉丧失,盲目将电压开大和电极放置时固定压力过大而使金属电极与皮肤接触发生皮肤烧伤。选择最佳脉冲幅度、刺激频率、波长等参数,每天1~3次,每次15~30分钟。刺激电极阴极置于阳极远端固定于刺激部位。电刺激强度的调节:神经完全损伤以对侧正常神经有良好反应强度的1~2倍为准,肥胖者适当增加。神经不全损伤者,以该神经支配的肌肉有良好的收缩为准。电刺激时间:自术后2周开始,根据神经生长速度1~2mm/d计算,确定电疗时间。刺激部位为神经行走浅表处,如锁骨上(臂丛)、上臂外侧肌间沟(桡神经)、肘部二头肌腱内侧与腕部正中(中神经)、腕部尺侧(尺神经)等。臂丛神经损伤刺激以刺激锁骨上部位和神经移位吻合处为主。早期损伤者除刺激神经外,尚刺激相应肌肉以防萎缩。
1)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将该仪器用于临床治疗神经损伤、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上下肢受限障碍等疾病。满足失神经支配肌肉可靠兴奋至少需要10毫秒脉宽的要求,保证使失神经损伤的肌肉和低张力型脑瘫患儿的肌肉均能兴奋起来;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部分”和“完全”失神经两档进行治疗;四通道输出,方便治疗一个病人的四个部位,还可同时治疗四位病人,提高了仪器的使用效率;特有的脉宽最大范围有效刺激失神经支配肌肉,提高肌张力;脉冲波形、频率、输出强度均可调节;定时时间将30分钟分为六档任选。根据需要,按下频率选择键开关的任一按钮选择(2Hz、3.5Hz、8Hz、20Hz),一般选择3.5Hz。低频电疗法对周围神经电刺激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受损的神经和肌肉,使之产生被动收缩,促进肌肉的运动并能增加损伤神经远端再生、轴突直径及轴突再生的速度,改善运动轴突同肌肉的重建,从而加速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电场是神经的营养剂,神经的再生能力与电场引起的血液循环改善有关,当神经受损,出现新生电位时,应用电刺激治疗时可促进轴突的进一步再生,加速轴突与远端效应器建立有效地联系,起到激活作用,可使肌肉被动地、有节律性收缩,使神经恢复后立即出现肌肉收缩,从而改善肌肉及周围血液循环,防止肌肉失用性萎缩。因而电刺激是可以防止肌肉结缔组织变厚,可预防肌肉挛缩及纤维化,促进肌肉运动功能和神经再生的一种物理治疗的康复方法。根据不同神经损伤部位选择电极片放置位置。桡神经损伤:将主极片置于腋部手术切口上方,辅极片置于上臂外侧1/3处;将主极片置于上臂外侧1/3处,辅极片置于前臂背侧中段处;将主极片置于前臂背侧中段处,辅极片置于虎口上方。尺神经损伤:将主极片置于腋部手术切口上方,辅极片置于肘部尺神经沟处;将主极片置于肘部尺神经沟处,辅极片置于腕部尺神经体表投影处;将主极片置于腕部尺神经体表投影处,辅极片置于小鱼际肌上方。正中神经损伤:将主极片置于腋部手术切口上方,辅极片置于肘部正中神经体表投影处;将主极片置于肘部正中神经体表投影处,辅极片置于腕部正中神经体表投影处;将主极片置于腕部正中神经体表投影处,辅极片置于大鱼际肌上。臂丛神经损伤:将主极片置于锁骨上手术切口上方,辅极片置于肱二头肌肌腹上;将主极片置于锁骨上手术切口上方,辅极片置于冈下肌肌腹上。用乙醇棉球清洗刺激部位,放上电极片,调节输出强度,直到以病人自感舒适为适度,治疗时间15分钟~ 30分钟,每日2次或3次。注意事项:有严重心脏病、孕妇及使用植入式电子装置(如心脏起搏器)禁用,皮肤破损处不能放置电极片。另外一种低频脉冲治疗仪是神经肌电促通仪,是以脊髓通电方式,通过特定调制低频电流,对损伤的麻痹肌进行促通式收缩与刺激。该仪器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使原来兴奋性降低而不能进行兴奋活动神经肌纤维变为可进行兴奋活动,加速神经再生,改善神经功能。
2)中频电疗仪:电脑中频治疗仪是将中频电磁波转化为电流通过刺激人体身上的穴位来治病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多步程序处方电流疗法,在治疗的全过程中会有推、拿、按、挤压、拨、敲、滚动、震颤等多种感觉,正是这种多变才使人体病变部位不易产生适应性,而在一定频率范围内,人体组织的阻抗与频率成反比,所以中频电流比低频电流更能到达人体组织深部并且皮肤感觉舒适,因此,这种多步程序处方电流疗法的镇痛、消炎、解痉、软化瘢痕和改善局部组织备注循环的作用,特别是治疗慢性老损型及颈肩腰腿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单步的中频电疗和低频电疗。中频电流被低频电流调制后,其幅度和频率随着低频电流的幅度和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电流称为调制中频电流。近20余年来在国内广泛应用的低中频治疗仪,是在原有的低频治疗仪(电针仪)的基础之上,适当引入了部分中频成分。调制中频电流含有1~150Hz低频电流与2~8KHz中频电流,其中低频电流有不同的频率与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梯形波、微分波等),有不同的调制方式(连续、间调、断调)、不同调幅度(0%~100%),按波形的对称性来分有对称,不对称。电流的动态变化大,因此调制中频电流兼有低频电与中频电两种电流各自的特点和治疗作用,作用较深,不产生电解刺激作用,人体易于接受而不易产生适应性。中频电流又可使皮肤电阻明显降低,因而应用较大的电流强度可以使电流达到人体较深层的组织。电脑多功能中频电疗仪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血流通畅,血流量增加,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减轻组织水肿。另外,该仪器也能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因为中频电刺激能扩大细胞与组织间隙,使粘连着的结缔组织纤维、肌纤维、神经纤维等活动而后分离。由于部分神经损伤患者经多次手术后容易出现组织粘连、瘢痕挛缩、肢体肌肉疼痛等症状,故电脑多功能中频电疗仪对其恢复有良好的疗效。除上述作用外,该仪器还可刺激运动神经和肌肉引起正常骨骼肌和失神经肌肉收缩、肌肉组织营养改善、防治肌肉萎缩的疗效。较长时间的中频仪治疗发现对萎缩的肌肉有增长和肌力的增加。
3)高频电疗法:大量科学实验表明,不论离子、带电胶体或偶极子在微波场中所作振动或旋转运动产生的热效应,或带电颗粒在微波场下产生的非热效应(电磁振荡效应),都可以改变人体组织的理化反应特性产生临床的治疗效果。
Ⅰ超短波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是一种传统的治疗仪器,它采用电子管振荡产生超短波高频电场来进行治疗的仪器设备。通常将波长1m~10m,频率30~300MHz的射频电流称为超短波电流,用于临床称为超短波疗法。在欧美由于短波和超短波未定界,所以通称短波或射频。微波理疗是将微波能集中照射到病变组织部位,被人体软组织吸收。由于微波是高频电磁场,它可以穿透人体组织内部,因此这种生物效应不仅局限在人体表皮产生,而在被照射到的全部组织上从表皮到深部同时产生上述微波生物效应,表现出局部组织温度上升,导致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功能和改善局部营养等一系列生物学作用。在伤口愈合治疗中可加速伤口部位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提高组织再生能力。通过动物实验、病理分析及大量临床验证表明,在促进伤口愈合、软组织损伤等临床治疗中有消炎、缓解疼痛和促进水肿液吸收作用。微波治疗的特点采用高频率局部辐射,在较小的微波功率输出条件下,即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微波对人体组织的热效应效率高、穿透力强、具有内外同时产生热的优点。微波在人体组织内产生热量,作用可达5cm~ 8cm,可穿透衣物和石膏等体表覆盖物,直达病灶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水中吸收和新肉芽生长。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使病变部位的分子和离子在其平行位置振动,并互相摩擦而产生热效应。这种热效应使患部的表层和深层组织均匀受热,能增强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调节内分泌,加强组织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达到抑菌、消炎、止痛、解痉,促进血液循环和修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治疗目的。体表式辐射器便于摆位(人体表各部位),不受患者坐、卧体位影响,从而让患者使用感觉更舒适、操作更简单。然而,超短波对周围神经损伤起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Ⅱ分米波与毫米波:分米波疗法是最新的高频电疗技术之一。自1959年以来通过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明,这种疗法是有效的高频电疗方法之一,是高频电疗法的一大进展。分米波治疗周围神经急性损伤是因为与其他高频电疗相比分米波具有以下特点:微波脂肪产热也只降到1.3∶1,且其温度最高处仍出现在脂肪层上,而分米波圆形辐射器作用时,温度最高点在肌层中,其他湿度较高区亦多在肌层内,而脂层温度只相当于最高温度的20%~40%,其脂肌产热比为1∶4。在透入深度方面,在肌层中微波只有1cm~1.2cm,而分米波却为2.5cm~3cm,因此后者显然比前者大。微波透入深度3cm~5cm(4cm~6cm),分米波可达7cm~9cm。缺点是由于波长较微波长,因而难以制成较小的体腔和聚集辐射器,故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操作方法:应用圆、长辐射器时,其距离一般为5cm~10cm;但用凹槽形辐射器时可直接接触。剂量:分米波剂量根据机器输出功率、辐射器直径大小及患者温热感觉为标准。使用长圆形辐射器头直径160mm×350mm,或圆柱形辐射器直径130毫米,微热量:30瓦以下,病人微温感觉或无感觉。温热量:30瓦~60瓦,舒适温热感。热量:60瓦以上,强热感,间或有痛感。采用直径40毫米辐射器时,微温量:6瓦,微温感;温热量:6瓦~8瓦。而且直径100毫米圆柱辐射器或矩形辐射器,腔内辐射器时则为微热量。采用直径为40毫米的圆柱形辐射器时9瓦~12瓦是热量,而对其他几种辐射器则为温热量。治疗时一般采用微热量和温热量,每次每个部位治疗时间4~5分钟至10~ 15分钟,每次总治疗时间不应超过30~35分钟,10~18次为一疗程,每日或隔日一次。用矩形辐射器时照距为3cm~4cm,圆形辐射器可以直接接触法照。体腔辐照时辐射器用酒精消毒,外套须煮沸消毒30分钟再用。一般微热量时皮肤不应有变化,温热量时皮肤有轻度充血。当采用大剂量时,局部不应有疼痛、烧灼和剧烈胀感。如出现则须调至“0”位,待异常感消失后,减低剂量再进行治疗。如仍有不适应查明原因处理或停止治疗。毫米波治疗仪是一种极高频治疗设备,是通过极高频电磁波直接照射病灶部位后,与细胞、分子产生的一种共振作用;此作用也可选择照射生物活性点即穴位,通过生物功能系统传导与放大,到达远端组织或器官效应部位。这种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促进毛细血管及淋巴管的回流,改善组织微循环促进组织营养及新陈代谢,增加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达到消炎、止疼、化淤消肿、促进伤口愈合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工作频率:连续波频率为36GHz±3.6GHz及38GHz±3.8GHz双频率波段。功率密度:输出功率80~100mW,连续波功率密度为3~7毫瓦/平方厘米。功能特征:①非热效应:毫米波照射人体时,受照部位的温升不会越过0.1℃,可立即用于运动损伤中常见的急性软组织挫伤、血肿等的治疗,把握最佳治疗时间。非热效应在烧伤治疗中也有独特疗效。这些都是现今常规治疗设备所无法替代的。②时间积累效应:在通常情况下,照射疗程和照射时间越长,毫米波的治疗效应就越明显,这就是生物学当中的时间累积效应。可对各种慢性疾病、肌肉劳损、陈旧性损伤达到持续、稳固的治疗效果。③远位效应:人体对毫米波的吸收率极高,毫米波同人体细胞、分子产生共振,并通过人体神经、体液和经络等传导系统传导和放大,可对人体远离照射部位的器官或生物组织产生作用,包括对骨髓产生影响。毫米波可通过生物活性点即穴位的照射,达到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6)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是训练病人利用反馈信息,正确地调整或控制自己的躯体功能,以治疗疾病。反馈信息则依靠各种现代的电子仪器—生物反馈仪提供,将生理情况予以记录,并转化成病人能够辨认的简单信号,如声音或光线等。它的基本原理是内脏功能是由大脑皮质参与调节的。气功疗法、瑜伽疗法、呼吸疗法及自主神经训练法,都可认为是这一范畴的临床应用尝试。但生物反馈疗法的真正实施,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仪器的革新,为临床提供了可供实用的反馈治疗仪。以腓总神经损害为例,将3个电极呈直线等距离置于胫前肌,电极间相距1.0cm,中间为参考电极,两边为记录电极。胫前肌做踝关节背伸运动,训练时指导患者根据所听到的声音反馈信号控制肌肉的收缩力量。每训练3分钟后,休息1分钟,每次训练30分钟,1次/天,5次/周,共治疗30次。肌力达到3级以上者可直接转为抗阻训练。电刺激不仅能够促进损伤神经轴突的生长修复,加速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能够延缓神经肌肉的萎缩。电场加速了雪旺细胞的游走、爬行及生长发育,相应雪旺细胞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增多,而且电场对轴突的结构蛋白、微丝和微管有趋向作用,这不但提高了神经生长速度,而且能使神经纤维准确地沿电场方向长入神经远端。
(7)中医电针疗法、穴位注射
祖国医学中无此病名,据临床表现和症状,周围神经损伤与中医“痹证”和“痿证”颇为相似,当属经络伤、痿症范畴。《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而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其不痛、不仁者,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景岳全书》指出:“痹者闭也,为气血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针灸疗法作为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方法,有着镇痛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周围神经损伤功能、明显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的功效,已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所采用。针灸疗法(多采用电针)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尤多,多循神经走向取穴,同时结合针灸传统取穴方法,使用断续波对穴位进行刺激,均取得不同程度疗效。电针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以后,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大量的研究针刺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瘫痪肢体运动功能、诱发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能明显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后肢体功能活动的恢复,改善诱发电位波幅电压的降低程度,且能促进组织的兴奋性和波幅电压的恢复。证实了针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电生理学机制和行之有效性。临床常用穴位有:颈夹脊穴位于颈项部督脉旁,督脉总督一身之阳,阳主动,因此上肢痿证以夹脊穴为主穴,能够益气通阳;肩髃、曲池、合谷均属手阳明大肠经,因阳明经多气多血之经,能调理气血、化淤通络;极泉为手少阴心经穴,曲泽、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穴,均位于上肢内侧,与心相关,心主血脉,故三穴活血通络,能疏通上肢内侧经脉气血;神门为手少阴心经原穴,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腧穴,神门配后溪属表里经相配,以疏通上肢尺侧经气;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主调全身之精血,足三里是足阳明经之合穴,能益气健脾,强壮肌肉,为治痿之要穴,两穴相配旨在通调全身气血,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淤血去、新血生,肌肉筋脉得以荣养,功能则逐渐恢复。辛铭金等应用针灸、穴位注射等多种方法治疗臂丛神经损伤,针灸疗法包括治手三阳法(手三阳经配心包经),治手三阴法(手三阴配三焦、大肠经),夹脊针疗法,穴位处行电针,选择疏密波,又结合穴位注射法,选择营养神经的西药三磷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COA、加兰他敏、维生素B1、B6、B12注射液和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电针可改善神经肌肉动作电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腓肠肌收缩力、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探究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改善局部神经血液循环来实现的。局部血运的丰富,一方面增加了神经细胞的耗氧量,能促进氧的代谢进行,产生足够的ATP,有利于胞体蛋白质的合成,使新生的胞质不断地流动到损伤轴突近端的末梢;另一方面又能使神经轴突溃变的产物较快消除,完成华勒氏变性过程,为神经轴突再生提供通路,从而有利于再生轴突的推进。
(8)矫形器或支具
主、被动活动关节可有效地牵拉伸展肌肉、韧带和关节囊,有利于关节的血运和营养,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治关节脱位畸形、组织挛缩。另外,也可借助矫形器或支具以预防,支具可控制肌肉—骨骼活动阶段的固定,代偿因神经损伤而失去的部分肢体功能,矫正神经损伤后肢体的继发畸形,功能重建术后的固定。
(9)感觉的再教育
周围神经损伤可诱导大脑皮层躯干感觉区、感觉运动区及它们于靶肌肉之间联系的重塑,有试验表明在成年哺乳动物中,这种重新组织很快就发生,在正中神经切断后,负责该区域皮肤触觉的大脑皮质区表现出“沉默”,而刺激尺神经和桡神经,却能引发该区的显著活动。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再教育无论是否最终伴随有神经再恢复,都会给病人带来好处。
(10)心理疗法
康复训练过程中,功能锻炼的指导与患者具体实施相配合是取得满意效果的必要条件。患者的合作态度对神经修复和功能恢复有很大的影响。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患者固有的康复潜力。由于患者过去曾有不愉快的经验,或存在心理抑郁,都会在康复训练中使神经肌肉的兴奋过程受到抑制,不利于康复体疗的发挥;而当患者处于良好的训练情绪或经有效的心理干预后,大脑皮质觉醒水平得到提高,运动神经元能充分募集,神经肌肉的抑制解除,出现神经异化过程,神经调节和肌力都能得到发挥和进展。因此,需要耐心解释、正确疏导,对患者讲明手术方法只是建立了神经的连续性,失去的功能只能依靠患者自身长期不懈的努力锻炼才能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让患者明确锻炼的重要性,调动患者主动配合的积极性,加强自觉锻炼和持续锻炼的信心。
(11)丰富环境与神经可塑性
1947年,国外首次提出丰富环境的概念,将大鼠暴露于丰富环境中,发现大鼠的水迷宫试验成绩提高。目前为止,仍没有“丰富环境”的确切定义。笼统地说,丰富环境有社会交往和生存环境两方面因素。相对于标准环境而言,丰富环境通常包括更大的活动空间、新鲜多变的环境以及动物间更多的交往。丰富的笼舍环境包括有诸如梯子、滚轮、绳子、平台、隧洞、盒子、球、积木、秋千等,每周,甚至每天更换1次环境布置。标准环境笼舍里不设任何物体。在后来的研究中,尽管对丰富环境的具体设置各有差异,但总的原则是要增加动物自愿物理运动、社会性刺激及相互交往的机会。这一模式被广泛用来研究环境对脑功能的影响,包括对正常动物模型以及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模型的研究。将丰富环境和一般康复训练相结合进行丰富的康复训练,可以使大脑达到最佳的功能恢复。脑缺血损伤后,未受损运动皮质有树突分支的轻微增加,若给予丰富康复训练(丰富环境和技巧性取食训练),其损伤对侧半球的神经元基底部的树突分支生长明显增加,包括树突全长、分支节段的平均数和树突分支的复杂性。在研究丰富环境、社交以及物理运动对脑缺血大鼠的共同效果时,单纯群居组比独居跑笼综合组的行为改善好,丰富康复训练组(包括丰富环境、社交和运动训练)的行为改善最显著,提示社交因素的影响大于简单运动,而当环境、社交和运动因素相结合时,行为改善最明显。丰富的康复训练可以诱导脑缺血周边区NGF、BDNF、TGF、bFGF等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神经营养因子不仅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对神经元的生存、分化、生长起作用,而且在脑损伤时对神经细胞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和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