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护理人员培训
通常,组织或部门为满足成长的需要,可以通过引进人才和内部培训来丰富自己的人力资源构成。引进人才的工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较困难。所以,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内部培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培训(training)是指组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组织成员进行培养训练,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的管理活动。护理人员培训是通过对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指导、教育和业务技能训练,使护理人员在职业态度、知识水平、业务技能和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护理人员的培训是组织和部门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结构,激发护理人力资源潜力,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有效措施。护理人员的培训对帮助护理人员在工作岗位上保持理想的职业水平、高效率完成组织和部门工作任务、促进个人职业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培训的原则
1.与组织战略发展相适应原则 护理人员培训首先要从组织的发展战略出发,结合医疗组织和部门的发展目标设计培训方案,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培训对象、培训规模、培训时间等,以保证培训促进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目的,保证培训为组织发展服务。
2.按需施教,学用一致原则 护理人员培训要从护理人员的年龄情况、知识和能力结构、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将培训结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实际效果。培训结果要能够促进组织、部门和护理人员竞争优势的发挥和保持,使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工作效率不断地得到提高,使组织培训效益达到最大化。
3.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培训相结合原则 护理人员培训除了要注重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还应包括组织文化建设的内容,使护理人员从工作态度、文化知识、信念、理想、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符合组织文化要求。
4.重点培训和全员培训相结合原则 培训是一项投资,要花费大量资金,因此必须要有侧重点。这个重点就是首先对护理技术骨干力量,特别是护理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因为他们对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影响力大。同时,不要忽略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组织中的每一个护理人员都有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权利,管理者要做到全员培训。
5.长期性与急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里,组织对人员的培训必须坚持长期性原则,将对员工的培训规定为一种制度可保持其长期性。护理人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才能保持自己的专业能力不落后。而当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发生变化时,也应该及时针对岗位需要,增加急需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组织和部门新业务、新技术、改革项目等对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培训的形式
1.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又称定位(orientation)教育,是使新员工熟悉组织、适应环境和岗位的过程。护士岗前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新护士放弃自己与组织要求不适应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学习新的工作准则和有效的工作方法,尽快适应新组织的要求;帮助新护士熟悉胜任工作必需的知识技能、职业道德规范、岗位职责和工作环境,了解医院和护理系统的有关政策、规章制度和运转程序。岗前教育是为护士开始一项新工作提供帮助,而以后的职业培训则是为满足护士继续发展的需要。
2.脱产培训 脱产培训是医院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选派不同层次有培养前途的护理骨干离开工作岗位,到专门的学校、研究机构或其他培训机构进行集中时间学习或接受教育,是一种较正规的人员培训。这种培训在理论知识方面学习的比重较大,培训内容有一定深度,比较系统,对提高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不足是受训者原来的工作要派人顶替,且培训成本较高,培训人员数量受限制。
3.不脱产培训 不脱产培训是边生产边学习的一种培训方式。多由高年资的护士对低年资的护士进行指导,故又称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内容包括:操作技能、价值观的形成、人际关系的建立、合作精神等。这种教育关系属于一种工作支持和帮助。护士工作岗位轮转也是在职培训的主要方式。通过岗位轮转,拓宽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积累临床护理经验,增强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使其胜任多方面的工作,并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同时,也为在组织内形成护理人才的合理流动,更加有效地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创造了条件。
4.业余教育 业余教育是员工在业余时间参加补习班、业余学习,如护理人员利用自己业余时间参加成人教育学习。
5.自学 自学是指员工依靠自己的自觉性,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并自觉按计划进度学习。这种形式,组织所需成本费用少,但员工的学习目标不一定和组织期望一致。所以,组织要设法引导员工的自学方向,使其与服务组织结合起来。
(三)培训的方法
常用的培训方法有:
1.讲授法 是一种以教师讲解为主,学习对象接收为辅的传统的知识传授方法。优点是有利于受训人员较系统的接受新知识,教学人员可以同时对数量较多的人员进行培训,信息量大,并且可以较好地控制学习进度。
2.演示法 是借助实物和教具进行示范,使受训者了解某种具体工作是如何完成的。常用于护理操作技术的培训。如演示导尿法、演示呼吸机的使用方法等。演示法的主要优点有:一目了然,感官性强,有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效果明显。
3.讨论法 通过受训人员之间的讨论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或者解决疑难问题。教师起指导作用。优点是参与性强,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集思广益,受训者之间能取长补短,利于知识和经验的交流;促使受训者积极思维,有利于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缺点是不易控制,费时,对教师的水平要求较高。
4.其他 视听和多媒体教学法、角色扮演、案例学习等教学方法都可根据具体情况(如教学条件、培训对象特点、培训要求等)选择性地运用于护理人员的培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手段等新教育技术为护理人员培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