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女性乳腺组织解剖结构与生理学特点

女性乳腺组织解剖结构与生理学特点

时间:2023-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组织结构由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纤维组织、乳腺腺体组织、导管等构成。这说明该患者的乳腺增生主要在左乳腺上,同时伴有胃的慢性炎症。红外热成像图提示右乳腺及肝投影区ΔT在经前增生期高于经后复原期。所以,临床上乳腺组织随月经周期变化而有增生肥大或复原缩小,为月经期乳腺的最大特点。同时也为女性在做红外热成像健康检查时,应该掌握乳腺生理周期的变化规律。

3.1.1 女性乳腺组织解剖结构与生理学特点

3.1.1.1 乳腺组织解剖结构

(1)乳腺的大体解剖 乳腺位于胸前部,附着于两侧胸大肌的筋膜之上,上起第2~3肋骨,下至第6~7肋骨,内侧至胸骨旁线,外侧可达腋中线。组织结构由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纤维组织、乳腺腺体组织、导管等构成。乳腺组织被纤维包膜组织分隔为15~20个乳腺大叶,每个腺叶又分为若干小叶,每个腺叶有一条输乳管,输乳管包括小叶内和小叶间输乳管,构成末端导管小叶单位(terminal duct lobular units,TDLU)总输乳管开口于乳头,乳腺叶和输乳管均以乳头为中心,汇集于乳晕,呈放射状排列。对乳腺起支持和固定作用的纤维组织称为悬韧带,向深面连于胸筋膜,向浅面连于皮肤和乳头(图3.1)。

(2)乳腺的血液供应和引流

1)动脉 ①皮肤真皮下血管网:皮肤真皮下血管网超越中线,为乳腺的皮肤提供了相当广泛的血供,同时又与胸肩峰动脉、肩胛下动脉都有吻合。②腺体前面血管网:即乳腺外侧动脉(胸外侧动脉、胸侧壁动脉)发自腋动脉(胸骨上、胸肩峰、胸外侧、肩胛下动脉),主要供血于乳腺外侧部。③腺体后面血管网:腋动脉的分支乳腺内侧动脉(胸廓内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下壁,供血于乳腺内侧部。④肋间分支(乳内动脉)肋间动脉穿支:来源于胸降主动脉,供血乳腺下部(图3.2)。

img27

图3.1 乳腺解剖结构

img28

图3.2 乳腺血液供应

2)静脉 ①浅静脉:横行静脉→胸骨旁→穿过胸肌→内乳腺静脉(胸廓内静脉);纵行静脉→胸骨上窝→颈下部的浅静脉→颈前静脉。②深静脉:经内乳腺静脉→同侧无名静脉;贵要静脉与肱静脉→腋静脉→锁骨下和无名静脉;肋间静脉→奇静脉。乳腺癌细胞经上述3种途径经上腔静脉侵入肺(图3.2)。

(3)乳腺的淋巴引流 ①乳腺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注入腋窝淋巴结和胸肌淋巴结;②乳腺上部淋巴管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③乳腺内侧部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结;④乳腺内侧部的浅淋巴管与对侧乳腺淋巴管交通;⑤乳腺内下部淋巴管通过腹璧和膈下淋巴管与肝的淋巴管交通(图3.3)。

(4)乳腺的神经支配 ①乳腺上部的皮肤感觉,来源于颈丛的第3、4颈神经;②乳腺外侧的皮肤感觉,来源于肋间神经的外皮支;③乳腺内侧的皮肤感觉,来源于肋间神经的前皮支;④乳腺下部的皮肤感觉,也来源于肋间神经。

img29

图3.3 乳腺淋巴引流

3.1.1.2 乳腺的生理学特点

乳腺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哺乳,性别的标志,参与性的活动。

乳腺是机体多种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其中下丘脑-垂体-卵巢这一内分泌轴产生的相应激素,对乳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过程影响最为突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等分泌的激素对乳腺也产生一定影响。这些激素的变化,都可能影响乳腺的结构与功能,甚至引发一些疾病。乳腺发生和发育的全过程,可经历胚胎期、幼儿期、青春期、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几个阶段。在这些人为划分的阶段中,乳腺的形态有着不同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延续的、有规律的,主要受机体内分泌激素的调节影响。乳腺不同的生理发育期在红外热成像上表现不同的特征性变化(图3.4)。尤以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为著,下面结合红外热成像图特点分述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的乳腺生理变化。

img30

图3.4 正常乳腺红外热成像(双乳热态分布对称)

(1)月经期 月经期乳腺,又称为性成熟期乳腺。由于脑垂体、肾上腺和卵巢的正常生理活动,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乳腺发育与子宫内膜一样,呈现周期性变化,并因此分为经前增生期与经后复原期。

经前增生期是停经数日(7~8d)后到下次月经来潮前的这段时期。此期卵泡已接近成熟,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先后及共同刺激下,乳腺的乳管扩张,乳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新合成的纤维增加,基质水肿。红外热成像图显示,双乳腺外上象限局限性ΔT值升高,肝及胃投影区ΔT值增高,提示乳腺增生(图3.5)。整个乳腺的变化为体积较前增大,尤其至经前时,乳腺变硬,有发胀感,有的可触及乳腺内的小结节,并有疼痛和压痛,为乳腺增生较重的表现。

经后复原期是月经开始到经后数天的时期。乳管收缩,上皮细胞萎缩,乳管周围纤维减少,淋巴细胞消失。此期乳腺的乳管末端和腺小叶的复原缩小最为显著,红外热成像图(图3.6)中示右乳腺外上象限局限性ΔT和肝投影区ΔT明显降低,而左乳腺外上象限局限性ΔT及胃投影区ΔT降低不显著。这说明该患者的乳腺增生主要在左乳腺上,同时伴有胃的慢性炎症。

红外热成像图提示右乳腺及肝投影区ΔT在经前增生期高于经后复原期。这是由于雌激素代谢调节与肝有密切关系。人体雌激素的分泌是持续性的,雌激素的灭活在肝内进行,当肝功能异常或降低时,这些雌激素不能及时灭活,导致体内的雌激素过多,持续过度的刺激乳腺,可使乳管扩张、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合成增加,即过度或病理性增生。所以,正常的肝功能是使雌激素在体内保持相对平衡状态的必要条件。

生理周期中的经前增生期,雌激素处在高水平状态,此期肝代谢负荷相对加重,故在红外热成像图上可呈现略高于正常热态分布(图3.5),经后复原期时无论乳腺增生程度如何,经前增生期出现的乳腺症状在此期内一般均消失,在红外热成像图上热态分布也趋于正常(图3.6)。

所以,临床上乳腺组织随月经周期变化而有增生肥大或复原缩小,为月经期乳腺的最大特点。这些变化特点通过红外热成像热态分布的改变可以客观地反映出来。同时也为女性在做红外热成像健康检查时,应该掌握乳腺生理周期的变化规律。

img31

图3.5 经前期红外热成像

双侧乳腺各象限多处见异常块状高热态分布,肝及胃投影区热态分布异常

img32

图3.6 经后复原期红外热成像

右侧乳腺外上象限局限性热态分布和肝投影区ΔT↓,而左侧乳腺外上象限局限性ΔT及胃投影区ΔT无明显改变。说明有左侧乳腺增生,同时伴有胃的慢性炎症

乳腺上皮之所以对激素刺激产生反应,是由于在细胞内和细胞表面有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受体,在正常生理变化中,这些激素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使细胞内产生分子水平的变化,进而发挥调节作用而引起一系列功能变化,最终导致形态学的改变,其中雌激素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另外,有些乳腺上皮细胞在恶变形成乳腺癌的过程中,激素受体结构及其调节方式仍然可以有一定时期的保留,癌细胞仍然需要雌激素的刺激才能生存和生长,随着乳腺癌的不断发展,癌细胞会逐渐失去对激素的依赖,在没有雌激素刺激的环境中也能生存和生长,于是成为恶性程度更高的肿瘤。

(2)妊娠期 妊娠5~6周后,乳腺开始逐渐增大,妊娠前半期乳腺增大最为明显。充血明显,孕妇自觉乳腺发胀或刺痛,乳腺表面的浅静脉明显可见。乳管管腔扩张成腺泡,腺泡逐渐扩大,其内分泌物增多,腺泡增生致乳腺触及较韧。乳管周围纤维因受压而大部分消失,代之以较多毛细血管,血流丰富致双侧整个乳腺的热代谢增高,在红外热成像上表现为丰富网状的血管性热态分布(图3.7)。

(3)哺乳期 乳腺分泌乳汁是在分娩后的2~3d,此时的乳腺腺叶高度增生肥大,腺泡上皮排列成单行,其内充满乳汁,乳管周围纤维组织几乎消失,代之以毛细血管,腺泡和乳管普遍扩张,在红外热成像上表现为与妊娠期相似的以丰富血管为特征的热态图(图3.7)。

img33

图3.7 妊娠期或哺乳期乳腺红外热成像

因乳腺血管、乳腺管扩张而呈高热态分布特征(可因红外热成像设备型号、像素与温窗宽度不同,成像图有明显差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