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兽嵌合体技术不会破坏物种的整体性

人兽嵌合体技术不会破坏物种的整体性

时间:2023-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人担心,人兽嵌合体技术培育出的人兽混合怪物将会混淆人类与动物的界限,破坏物种的整体性。上述法律条款为人兽嵌合体技术研究构筑了一道道“防火墙”,在很大程度上制止了利用人兽嵌合体技术制造人兽混合怪物的可能。

三、人兽嵌合体技术不会破坏物种的整体性

有人担心,人兽嵌合体技术培育出的人兽混合怪物将会混淆人类与动物的界限,破坏物种的整体性。2007年10月18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遗传研究所的李瑶教授在接受《北京科技报》的记者采访时就表达了这样的担忧。她认为,随着技术的深入,可能使得人类和动物的细胞融合,从而可能导致人兽混杂的怪物出现。对这种担忧,我们表示理解,但原则上不会产生。

1.从研究目的来看,科学家进行人兽嵌合体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可移植器官资源短缺问题,而不是为了制造人兽混合怪物。英国卫生部2007年5月17日公布了一项关于胚胎研究的法律草案,规定人兽嵌合体技术研究只能用于医疗目的,只准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培育人兽混合胚胎,时间不能超过两个星期,且不得将其植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该法案严禁科学家将人类的精子卵子与动物的精子卵子结合。

因此,人兽嵌合体技术不是科学魔咒,不会制造出人兽混合怪物来。2008年1月8日,新加坡生物道德咨询委员会发表了《供科研使用人兽嵌合体咨询报告》,征询公众对应否允许本地科研人员从事人兽嵌合体研究的看法与意见。在记者会上,人类胚胎和嵌合体研究工作小组主席李永兴教授强调指出,科学家无意制造真正的杂合体或客迈拉,人们无需担心科学家研制出人兽怪物来。[4]对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应给予充分的信任。

2.从法律条款的监管和控制来看,即使有个别科学家受好奇心驱使,试图制造人兽混合怪物,还要受法律条款的监管和控制而不能如愿。2008年英国政府虽然为人兽胚胎干细胞研究开了绿灯,但同时也制定了严格的法律草案。根据最新法律草案规定,虽允许出于医疗目的,研究人员可以将兔或牛的卵细胞中的细胞核去除,同时植入人类细胞的细胞核,从而形成混合胚胎细胞,但仍然禁止将人类的精子、卵子和动物的精子、卵子结合的做法。草案强调,任何机构在此方面的研究计划都必须经过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的严格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国台湾省“行政院”2008年7月25日通过的草案,允许以体细胞核转植技术,把人类体细胞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动物卵细胞里,复制“人核植入畜体细胞”的混种胚胎,但此复制胚胎只限于取出胚胎干细胞研究,不能植入任何人或动物的子宫里,[5]严格禁止产生“人畜受精卵”胚胎。[6]

我国早在2003年7月10日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第三条就明确规定:禁止人类与异种配子的杂交。

上述法律条款为人兽嵌合体技术研究构筑了一道道“防火墙”,在很大程度上制止了利用人兽嵌合体技术制造人兽混合怪物的可能。

3.从自然界现状来看,即使有个别科学家逆法而动,真的制造出了人兽混合怪物,也不会破坏物种的整体性。原因在于:

(1)自然界原本就不存在物种的整体性之说,物种是从原始混沌中长期演化的产物,是人进行分类的结果。2006年3月13日,邱仁宗教授在复旦大学做关于《干细胞研究前沿:嵌合体的本体论、伦理学和政策问题》的讲座中指出:“物种概念并不清晰,其界限也不固定。物种也是进化的。生物学的物种分类是经验的和实用的,与伦理判断无关。没有可靠的标准来确定何时跨越了物种之间的界限”,所以人兽嵌合体在伦理上也应该是可接受。

(2)客迈拉(chimera)是生物学上的常用术语,是生物界非常自然的现象。非马非驴的骡子,非狮非虎的狮虎兽在自然界生存了很多年,并没有破坏物种的整体性,也没有产生任何负面后果,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接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