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脾脏恶性肿瘤
一、脾脏恶性淋巴瘤
(一)临床表现与病理
脾脏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 of spleen):分原发和继发两种,脾原发恶性淋巴瘤临床罕见。继发多为何杰金氏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累及脾脏。30%~40%何杰金氏病脾可受侵,是最早累及的器官或惟一器官。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病理学表现:形态学无肿块,细胞中等大,核不规则,窦内生长;免疫表型CD3+,CD4、5、8-,TIA-1+,CD56-/+;遗传学TCRγ重排,临床特点年轻人,累及脾、肝、骨髓,淋巴结 —,具有侵袭性(图5-1)。
(二)影像学表现
USG:①多发肿块型表现为脾内多个散在分布的圆形低回声或无回声结节,后方无回声增强,多个结节可融合呈分叶状。②弥漫性肿大型脾实质回声减低或正常,内为均匀分布的细点状回声。
CT:CT上淋巴瘤根据病理分型分为:①弥漫性脾肿大;②粟粒结节型;③多发肿块型;④孤立性大肿块型。
图5-1 脾脏恶性淋巴瘤
脾脏淋巴瘤巨块型为脾内孤立巨大占位,正常脾脏实质结构可消失或少许残留,密度均匀,一般内无出血、钙化。CT表现为脾内巨大单发低密度肿块,CT值 30~40 Hu,边缘不规则,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
多发肿块型:CT表现为脾脏内多发低密度灶,圆形或类圆形,直径2. 0~10 cm不等,边界清楚也可模糊,增强后强化不明显,与周围强化的脾实质比较病灶更清晰(图5-2)。
弥漫性脾肿大型和粟粒结节型:常见于继发性脾淋巴瘤,CT表现多为非特异性,表现为脾脏弥漫性肿大、密度普遍降低,可有粟粒状低密度灶,CT值可正常或略低于正常,注射造影剂后轻度强化。部分病例病灶直径在0. 5~2. 0 cm者,CT可显示粟粒小结节状均匀低密度灶,并呈轻度均匀强化。脾肿大、脾内多发结节性类圆形低密度病灶,增强后整个病灶呈轻度均匀强化或边缘强化,是多发结节型最重要的 CT特点。个别报道 <2. 0 cm病灶内亦可见不均匀强化改变。也有病例 CT上无明显异常。脾外可有肿大淋巴结,或伴有其他脏器淋巴瘤如肝淋巴瘤表现,也可有腹水,极少数可见脾脏破裂。
(三)鉴别诊断
1. 转移瘤:表现为脾内多发低密度灶,环形强化或无强化,且大多有明确的原发瘤病史,一般当脾脏转移时肝脏也已有转移。
2. 血管内皮肉瘤:其恶性度高,发现时多有肝脏转移,增强后中度强化,易囊变。
图5-2 脾脏恶性淋巴瘤:脾脏肿大,可见多发低密度结节灶,增强后部分边缘强化
二、脾转移瘤
(一)临床表现与病理
脾虽血管丰富,但转移瘤较肝脏少见,尸解中占0.3%~9%,且为广泛转移者。脾转移多来自肺、乳腺、结肠、卵巢、胰腺、肝等部位的癌,少数来自恶性黑色素瘤、前列腺癌、肾癌、胃癌等,脾是黑色素瘤最常见的继发部位。脾转移瘤一般是全身广泛转移的局部表现,多为血性转移。
(二)影像学表现
USG:表现为脾实质内出现多个圆形或不规则的低回声或无回声灶,后方伴回声增强,少数为强回声灶,回声分布不均。典型病灶可见“牛眼征”(肿块周围呈环形无回声带,肿块中间呈较强回声)。
CT:可以是多灶性或融合性的,多为低密度区,CT值为10~20 Hu,边缘欠清,可以囊变,偶见钙化。增强扫描低密度病变动脉期多无强化,静脉期、延迟期轻度不均匀强化,病灶边界显示清楚(图5-3)。
图5-3 胰尾癌脾转移:脾脏低密度结节,边界欠清,静脉期、延迟期轻度强化
(三)鉴别诊断
脾内多发转移与恶性淋巴瘤不易区别,前者多继发于其他部位癌广泛转移的晚期,且脾大不如后者明显,可资鉴别。脾囊性转移灶需与脾囊肿鉴别,前者囊壁常较厚,且有强化,可见壁结节,结合原发病变及其他部位有转移灶,不难鉴别。
三、脾血管肉瘤
脾血管肉瘤十分罕见,属脾原发性非网织细胞性恶性肿瘤,病灶大小不等,无包膜。临床表现多有脾大、腹痛、发热、体重下降、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多见于成人,肿瘤生长快,易发生脾破裂,早期转移,预后差,其半年生存率仅为20%。
病理:巨检肿瘤灰红色,质地软,细腻,镜下很容易与海绵状血管瘤鉴别,脾血管肉瘤于其他部位需管肉瘤结构基本相同。圆形及梭形细胞肿瘤细胞有形成血管分化(图5-4),特殊免疫标记(CD31、CD34、F8、UEA、CK、EMA)。
图5-4 脾血管肉瘤:圆形及梭形细胞肿瘤细胞形成血管分化
CT表现脾大,脾内单发或多发,边界不清的结节状低密度,有时见出血征象。当肿块内有钙化或含铁血黄素沉着时,CT值可高达100 Hu以上。增强扫描病变边缘增强,延迟动态扫描可向病灶中心扩展。病灶如有陈旧性出血囊变时不强化,易误诊为囊肿。超声和血管造影有助于此病的诊断,但难与海绵状血管瘤鉴别,术前诊断非常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