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口出生率

人口出生率

时间:2023-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当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没有确切的全面统计数字。建国前我国人口所以会出现出生率和死亡率十分接近,自然增长率也不高的境况,主要在于近代中国人口的死因构成。这种主要死亡原因的死亡构成的变化,则直接导致了建国初期全国范围内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的趋势非常显著。建国后我国人口变化的状况还引起了中国人口平均寿命的相应变化。

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crudebirthrate,CBR)也叫普通出生率或粗出生率,表示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的活产数,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自然变动的基本指标。死亡率(crudedeathrate,CDR)也叫普通死亡率或粗死亡率,表示某年某地每千人口中的死亡人数,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某一时期内人口总的死亡强度,一般以千分率表示。(19)影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因素有很多,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政策和婚姻家庭状况等社会学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等等之外,医疗卫生事业的水平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建国前由于我国的经济文化十分落后,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卫生条件和健康状况很差,又由于人民群众受到传统的多子多孙观念的影响,使得中国人口生得多,死得也多,中国人口的再生产处于所谓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传统型(或原始型)。关于当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没有确切的全面统计数字。但在20世纪20—30年代的时候也有学者试图对近代中国的人口状况进行统计,乔启明教授是其中比较积极的一个。他通过调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及广东等省所属共22个县里的12,456个农户,得出这些区域的出生率为35.7‰,死亡率为25‰。1932年金陵大学的卜凯教授(Prof.J.L.Buck)通过调查22省里的38256户农家,发现出生率为38.3‰,而死亡率则为27.1‰。(20)1936年通过对中国农村101个县的调查,出生率为38.9‰,死亡率为27.6‰,自然增长率为11.3‰。其中四川15个县,出生率为44.1‰,死亡率为40‰,自然增长率为4.1‰。(21)关于城市方面,1929年上海、北平、南京等6大城市的人口状况,有比较详细的统计资料,但其年自然增长率均为负值。(22)(附表6—2)抗战前重庆卫生署许世瑾医师有关于战前南京,上海,广州,汉口及杭州等几个城市人口的报告,其最低出生率为1932年广州报告的13.9‰,最高出生率为1933年北平报告的34‰。(23)1934—1936年,城市人口状况略有好转,但总水平依然很低。1934—1935年,南京出生率为23‰,死亡率为17.6‰,年自然增长率为5.4‰。1936年北平为出生率23.5‰,死亡率为16.7‰,自然增长率为6.8‰。(24)以上数字说明,近代中国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十分接近,因此其自然增长率也不高。也就是说,近代中国的高死亡率实际上抵消了近代的高出生率,所以自然增长率也一直维持着比较低的局面。

表6—2 1929年部分城市人口统计(‰)

img61

【资料来源】姚远:《人口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建国前我国人口所以会出现出生率和死亡率十分接近,自然增长率也不高的境况,主要在于近代中国人口的死因构成。有资料表明,1949年前我国人口的主要死亡原因除了当时恶劣的生活条件和不安定的社会状况之外,那就是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呼吸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的严重影响。(25)建国初期我国人口的死亡原因仍是以传染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主,但在短期内主要死亡原因的死亡率却有了很大的下降。1957年部分城市的十大死亡原因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死亡的16.86%,急性传染病占7.93%,肺结核(仅此一种疾病)占7.5l%,然后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7.31%)、心脏病(6.6l%)、脑血管疾病(5.46%)、恶性肿瘤(5.17%)、神经系统疾病(4.08%)、损伤和中毒(2.66%)、其他(1.98%)。(26)这种主要死亡原因的死亡构成的变化,则直接导致了建国初期全国范围内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化。其具体情况可由中国统计部门的权威统计资料中得到证明。(附表6—3)

表6—3 1949—1959年全国人口状况

img6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从上表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的10年间,除1958、1959年之外,人口出生率一般都维持在31‰到37‰这样比较高的水平,而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从1949年的20‰下降到1957年的10.80‰(1958、1959年死亡率略有上升。1958—1961年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人口死亡率上升的现象,其原因大概与这一时期国家所受自然灾害及其所导致的民众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有关)。人口死亡率下降的状况,尤其可以从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两三年的情况来观察。这几年中,人口死亡率迅速地降低了下来。根据北京市的调查,1950年11月人口死亡率是11%,以后逐年下降,到1953年11月已降为6%。武汉市1950年平均每天死亡72人,到1953年,平均每天死亡的数字已降到47人。四川省等省市的人口死亡状况也大抵如此。(27)这样,必然导致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激增,其增长率一般都保持在20‰以上的高水平上。这说明,建国后的10来年人民群众成了国家的主人,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医疗卫生事业广泛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才有了快速提升。这种人口增长的状况,还可以通过几个主要省市的人口状况来观察。如北京市1949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9.40‰,死亡率为11.9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0‰,1957年时人口出生率为42.10‰,死亡率为8.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91‰;天津市1949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9.11‰,死亡率为10.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92‰,1957年时人口出生率为37.28‰,死亡率为9.3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93‰;上海市1950年的人口出生率为22.8‰,死亡率为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8‰,1957年时人口出生率为46.0‰,死亡率为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9‰;(28)哈尔滨市1949年的人口出生率为42.25‰,死亡率为14.54‰,1957年时人口出生率为49.76‰,死亡率为9.06‰,(29)……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的趋势非常显著。

建国后我国人口变化的状况还引起了中国人口平均寿命的相应变化。有资料证明,建国前的1929—1931年间,金陵大学的肖富德编制了中国农民生命表,求得平均期望寿命值男性为34.85岁,女性为34.63岁。(30)根据1940—1944年西南联大戴世光教授等主持进行的“呈贡调查”,该地平均寿命仅为32.8岁。另据有些学者1940—1942年间东北三县、一市的调查,1939年至1940年间东北蒙古人的平均期望寿命为19.6岁;1931年至1935年间东北朝鲜人的平均期望寿命38.2岁。根据对四川昭觉县(90%以上彝族)人口死亡的回顾调查,1940—1950年间该地平均期望寿命为25.42岁。(31)到解放时为止,又有陈达等学者进行过一些地区相关生命调查表的编制,但这些数据一般都比较接近,说明解放前中国城市与乡村人口期望寿命相差无几,男女平均期望寿命在35岁以下。(32)建国后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有了大幅度提高,1957年通过对11个省、市的70个市,1个县,126个乡镇的人口调查,表明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已达57岁,(33)每年平均提高约1.5岁。无疑,这也与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大力开展卫生防疫工作,使那些对人民群众危害最严重的天花、霍乱、鼠疫等得到控制或消灭,进而使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建国后10年间,我国人口再生产开始进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历史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