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各种病原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经过理化等方法处理制成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常用疫苗有以下几类:
1.死疫苗 又名灭活疫苗,选用免疫原性强的标准微生物经人工培养后,用理化方法将其杀死或灭活后制备而成。由于死疫苗进入人体后不能生长繁殖,对人体刺激时间短,为了得到强而持久的免疫力,常需多次接种,且注射剂量大,故容易引起较重的局部和全身反应。但死疫苗稳定、易保存,无毒力恢复突变的危险。死疫苗主要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常用的死疫苗有伤寒疫苗、百日咳疫苗、霍乱疫苗、钩端螺旋体病疫苗、狂犬病疫苗、乙型脑炎疫苗等。
2.活疫苗 又名减毒活疫苗,用从自然界发掘或通过人工培育筛选的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活疫苗经自然感染途径接种,其进入人体后有一定增殖能力,类似轻度或隐性感染。由于其在体内存留时间长,故一般用量较小,只需注射一次,即可获得良好且持久的免疫效果。活疫苗除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外,还可产生细胞免疫和黏膜局部免疫。但活疫苗稳定性差、不易保存,且有毒力恢复的可能,故免疫缺陷者和孕妇一般不宜接种活疫苗。常用的活疫苗有卡介苗、麻疹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等。
3.新型疫苗 ①亚单位疫苗:是提取病原体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有效抗原成分制成的疫苗。此类疫苗既可提高免疫效果,又可减少由病原体中与免疫保护无关的成分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亚单位疫苗等。②合成肽疫苗:是用人工合成的多肽抗原连接适当载体与佐剂制成的疫苗,如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等。③基因工程疫苗或DNA重组疫苗:以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病原体有效抗原的基因借助载体导入另一生物体基因组中,使之表达并产生所需抗原制成的疫苗,如将编码HBsAg的基因插入酵母菌基因中制成的DNA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4.类毒素 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即成类毒素。接种后能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以中和外毒素的毒性,用于预防由相应外毒素引起的疾病。常用的类毒素制剂有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