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免疫抑制药诱导的肾损害

免疫抑制药诱导的肾损害

时间:2023-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这些改变并不引起移植肾功能损害。持续性高血压在接受肾移植者中发生率较高,据报道可见于半数病例,其部分原因是因长期使用维持剂量的免疫抑制药所致。由环孢素诱导的高血压,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对其实施有效控制,因其非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介导的血管收缩。因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而诱发恶性肿瘤的病例并不少见,其中多数与病毒感染有关,如由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肿瘤、宫颈癌及由EB病毒感染有关的淋巴瘤等。

第二节 免疫抑制药诱导的肾损害

一、环孢素的肾毒性

环孢素的肾毒性(cyclosporin nephrotoxicity)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种。①急性毒性作用:主要可表现为近端小管直段上皮细胞等大的空泡变性(isometric vacuolaion)或微动脉的透明变性,或两者同时存在,还伴有肾组织HLAⅡ类抗原表达的抑制。然而,这些改变并不引起移植肾功能损害。②慢性毒性作用:以间质条纹状纤维化为主要表现,伴肾小管萎缩、肾小球硬化,常可伴有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环孢素的肾毒性改变是非特异性的。因此,对其确诊,必须先除外移植肾的排异反应后才可作出。

二、肾感染

肾感染(renal infection)是移植肾常见的一个并发症,由于免疫抑制药的使用,可大大增加对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感染的机会,尤为常见的病原体有巨细病毒感染,可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有包涵体形成;由BK病毒(papovirus)引起的输尿管上皮细胞肿胀和增生,从而引起输尿管管腔的阻塞;由真菌(如毛霉菌)所引起的肾血管损害等(图8-25)。

img383

▲图8-25 移植肾真菌感染(HE ×400)

移植肾组织的小血管腔内被大量毛霉菌菌丝所占据

三、高血压

持续性高血压在接受肾移植者中发生率较高,据报道可见于半数病例,其部分原因是因长期使用维持剂量的免疫抑制药所致。由环孢素诱导的高血压,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对其实施有效控制,因其非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介导的血管收缩。大剂量泼尼松的使用,可在最初的半年内出现高血压反应,但小剂量的维持使用不引起晚期持续性高血压。

四、恶性肿瘤

因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而诱发恶性肿瘤的病例并不少见,其中多数与病毒感染有关,如由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肿瘤、宫颈癌及由EB病毒感染有关的淋巴瘤等。此外,也可诱发卡波西肉瘤(Kaposis sarcom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