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医院感染学总论
早在医院作为治疗病人的场所时,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HI)就有发生了。近代医学科学在其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对医院感染的认识、研究也在不断加深。20世纪60年代,医院感染的定义是:由具有较医院外菌株更强耐药性和更高毒力的微生物引起的并具有一定发病率的医院获得性感染。该定义的由来是,20世纪50年代欧美等国首先发生的耐甲氧西林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医院感染大流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于1958年两次召开了关于MRSA感染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认识到MRSA引起医院感染,并提出加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监测。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精密复杂仪器的广泛使用,大量介入性诊断、治疗方法的开展,以及放疗、化疗、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医院感染在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方面不断改变,如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在增加,这与医院广泛使用静脉导管有密切关系,也与表皮葡萄球菌具有黏附静脉导管材质的特性有关。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则与住院患者呼吸道细菌的定植改变、医院呼吸机的使用等有关。此外,人口寿命延长,各种慢性病、肿瘤患者逐渐增多,具备免疫功能降低的基础,容易合并各种感染。因此,医院感染的定义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即:“医院感染是发生在医院的一切感染。”
医院感染已成为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并且已成为日益突出的世界卫生问题。医院感染的发生增加病人的痛苦,延长病人住院时间,甚至导致病人死亡,引发医疗纠纷,并增加了社会、单位和个人的经济负担,据估算,我国每年因医院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00亿~150亿元人民币。因此,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是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