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获得了自己的性别认识,特别是自己的性别角色认同时,也就完成了基本的社会认同,而这种社会认同,是人整个社会化的基础。但是,社会化作为社会心理学,以及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还有着其更为广泛的内涵。
一、社会化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化是人类个体发展的一种必然,是人类个体发展的一种本质属性。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意义
任何一个人,仅仅依靠其机体的自然成长所获得的能力,是不能够作为正常社会的一个普通成员存在的。由动物抚育长大的小孩,由于缺乏社会化,虽然他们在身体结构上属于人类,但在回归人类社会后却难于正常生活下去。说明:无论是从个体生存发展的意义上说,还是从人类社会整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上说,人类的社会化都是必要的。个人通过社会化而得以适应社会获得发展的基点。社会则通过社会化而培养它的继承者,使得人类文化得以延续并在此基础上发展。
(三)形成社会化的条件
人之所以能够被社会化,是由于人类个体自身的学习潜力和人类存在独有的语言决定的。高度发达和完善的人脑不仅为人类学习知识,而且也为人类创造知识、适应周围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因而,人的遗传素质客观地决定了人类独有的接受社会化的可能性。
社会化的本质是社会经验的传递,人类社会特有的语言现象为这种传递提供了实现的条件。经验传递需要有能够抽象地指称事物的物化媒介,而语言正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语词作为稳定的媒介,一方面实现共时性的人际沟通和历时性的代际传递,同时也直接构成了人赖以社会化的最为重要的文化环境。
二、社会化的过程
虽然,通常有关社会化的讨论常常是分阶段的,并且主要是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但实际上,无论什么人,社会化都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终身的过程。
(一)弗洛伊德与“心理性欲冶发展
在弗洛伊德看来,儿童的心理性欲发展过程,也即是其社会化过程。为考察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化程度的指标,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等不同阶段,并提出了一种相应的人格发展结构图式,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把基本上是野性、原始和自恋的儿童转化为一个文明的成人,这就是弗洛伊德对社会化过程的理解。
(二)荣格与“人的后半生冶
荣格作为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学者,首先将对于人们自身发展的研究,推进到了整个生命过程。
荣格将人的人生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童年期(1-20岁)、青年期(20-40岁)、成年期(40-60岁)和老年期(60岁以后),并且他分析了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他认为童年阶段是一个从内外经验的混沌状态中去领悟意识的时期;青年期是发展自我和积累经验时期;成年期则会遇到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摇摆与矛盾;在老年期将会遇到如何关注生命及其意义,以及如何面对死亡的问题。
荣格重视文明社会中的心理意义,包括人们的自我发现,以及人们从自我发现中所获得的对内在生命的理解。
(三)艾里克森与“心理社会发展冶
艾里克森将人生的发展理解为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寻求自我发现和自我控制的持续过程,并据此提出了人生八阶段理论,婴儿期(0-1岁)、童年期(1-3岁)、学前期(4-6岁)、学龄期(6-12岁)、青春期(12-20岁)、成年早期(20-24岁)、成年期(25-65岁)和老年期。
在人生的每一阶段人们都会遇到生活的危机,成功地解决了所面临的矛盾,意味着顺利地通过了阶段性的发展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四)皮亚杰与“儿童认知发展冶
社会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人的社会化发展与人的认知发展相互关联,对此皮亚杰提供了经典的研究与结论。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重要阶段,即: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5岁)、具体运算阶段(7.5-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成年)。
他认为,每一阶段都有适合该阶段儿童的学习任务,不应使儿童强行超越阶段,而应循序渐进按其阶段规律发展。
同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整个社会化发展,包括儿童的道德发展,都必然与其认知或认知能力发展有关系。因而,在儿童形成真正伦理道德意识之前,必须充分发展其心理认知的能力。
(五)科尔伯格与“儿童道德发展冶
科尔伯格从道德发展来考察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提出了著名的三种水平发展阶段论。
前习俗水平的发展:在这一水平上,儿童的道德判断不是以真正的内在标准为基础,而是依赖于外部的控制。
习俗化水平的发展:在这种发展水平上,才开始具有内化了的道德判断。这时的儿童就不再只是根据个人的好恶来评价事物,而是能够考虑到社会或大多数人的利益。
后习俗道德水平:好与坏的标准不再像前一水平那样仅仅考虑到社会的准则,而是发自于内在的良心或人类善良的本性。
科尔伯格主张,相应的道德教育就要按照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促使儿童发自内心地认识到社会的好坏,主动地遵守社会规范,顺利地完成社会化发展。
三、社会化的启发
当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社会化的时候,尤其是以生命全程发展的观念来研究人的社会化的时候,社会化过程也就展现出了更为丰富的意义,人们也就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
(一)生命全程观
发展心理学中“生命全程”观点的出现,对于人们理解社会化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生命全程观点强调的是人们生命与生长中的本质的变化。一旦人的生命过程展开,人的需要、兴趣和愿望,在不同的生命发展阶段,就会有不同形式以及不同内容的表现。在人的一生发展中,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不同于前一阶段的,也不同于后一阶段的认知和情感特征。例如,20岁时在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东西,到了30岁时也许已经变得不重要。
生命全程观所描述的这种质变,预示着人们将会体验现实生活中的多种事件和众多的可能性。作为年龄阶段的结果而产生的质变,将改变人们的认知、改变人们的情感、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改变人们的理解力、改变人们的社会兴趣以及人们的社会态度和人们的价值观。因而,人的生命本身是一种表达,是一个持续的发展和变化的动力过程。
(二)社会化是一种整体的发展
以生命全程发展的观点来考察社会化,不但强调了社会化发展的纵向全程,而且突出了其中的质的变化。社会化把人的情感发展、个性发展以及认知发展和道德发展等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了人的一种整体发展的态势。通过社会化过程,人们既获得了共同的社会性,也完成了个性与自我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的社会化是共同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三)发展意味着变化
发展意味着变化,当这种变化来临的时候,人们会做出某种特殊的行为反应。
比利时学者阿诺德·吉纳普在他所著《生长的礼仪》中提出“生活礼仪”学说,像文化传统中存在的“洗礼”、“割礼”、“婚礼”等仪式,这些生长仪式,不但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化发展,促使个体在生活环境中适应各自的新地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其本身都已经成了社会化的形式或标志。
(四)变化中的阶段
在人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中,除了发展中所出现的变化,还有这种变化所呈现出来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对此,勒维森提出了“生活的季节”说。勒维森强调人的社会化发展应分为相应的四个阶段,但这四个阶段中存在着重叠期。像童年期是0-22岁,成年期是17-45岁,中年期是40-65岁,老年期是60岁以后,即每一阶段都有4-5岁的重叠期。在这些重叠期中,人们开始体验到自己生活中特殊的发展与变化,其中人的生理与心理品质都会发生重新的组合,勒维森称其为跨阶段的转换或生活的季节。因而勒维森将人的社会化发展理解为是人的生命为了迎合生活变化的需要,适应社会的价值和期望,从而组合分裂,重组人们生活风格的一种持续发展过程。
(五)让儿童拥有童年
从弗洛伊德、皮亚杰、艾里克森和科尔伯格等人的研究中可以看到,人类儿童期的经历和成年体验有着很大的差异。人们不能够期望儿童会具有成人的智力和情感,他们是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在发展。
让儿童去发现他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情,成年人应该只是做恰如其分的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