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动血培养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

自动血培养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

时间:2023-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瓶内有微生物生长时,分解碳源产生的14 CO2扩散到密闭瓶内的空间中。检测系统连续监测培养瓶中的气体,当监测到的14 CO2量超过规定界限时即被认为有微生物生长,需进一步取样染色及做鉴定和药敏。在孵育过程中,若有微生物生长,即可产生CO2,或改变培养基的pH值,或改变氧化还原电势,这些变化都可导致荧光分子的荧光衰减。

一、自动血培养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 

血培养检测系统应用 的检测技术主要有:放射性碳14 C标记、二氧化碳感受器和均质荧光。

在放射性碳14 C标记的系统中,培养瓶肉汤中被加入14 C的碳源。当瓶内有微生物生长时,分解碳源产生的14 CO2扩散到密闭瓶内的空间中。检测系统连续监测培养瓶中的气体,当监测到的14 CO2量超过规定界限时即被认为有微生物生长,需进一步取样染色及做鉴定和药敏。由于其材料有放射性物质,目前已基本被其他的无放射性方法 所代替。

在采用二氧化碳感受器的系统中,每个培养瓶底部都含有一种称为Novel的CO2感应器,瓶底有半渗透性薄膜将培养基与CO2感应器分隔,只有CO2可透过薄膜。当培养瓶内有微生物生长,即释出CO2并渗透至CO2感应器,经水饱和后,产生H+,改变了感应器的酸碱值,引起该传感膜的颜色变化,而装在放瓶孔底部的光敏二极管,则将传感膜的颜色变化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经计算机数据处理后,报告最终结果。

在应用 均质荧光的系统中,在液体培养瓶内含有发荧光物质的分子。在孵育过程中,若有微生物生长,即可产生CO2,或改变培养基的pH值,或改变氧化还原电势,这些变化都可导致荧光分子的荧光衰减。因此,用光学系统检测每个培养瓶发出的荧光,当发现某瓶荧光值减弱时,即提示有细菌生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