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七 关节常规MRI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实训目的】
掌握肩关节、髋关节及膝关节MRI检查前的准备,MRI检查过程;熟悉MRI图像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实训器材】
【实训步骤】
1.开机 输入被检者资料。
2.线圈选择 根据关节大小及所需检查范围,可选用关节软线圈、四肢线圈、头部线圈、体部相控阵线圈、脊柱线圈等。
3.体位及采集中心 关节MRI的体位较宽松,根据使用的线圈做相应设置,使关节摆放为自然解剖位,关节中心置于线圈中心即可,如膝关节髌骨下缘置于线圈中心(图6-36)。长骨MRI采用体部相控阵线圈、脊柱线圈可增加检查范围。长骨长轴应与线圈长轴一致,范围应包含至少一端关节。
图6-36 膝关节定位线
4.扫描方位 骨、关节MRI一般矢状面、冠状面成像为主,横断面成像为辅。
(1)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 软骨及肌腱以2D/3D-梯度回波T2WI-抑脂序列为主;骨髓以自旋回波T1WI-抑脂、快速反转恢复-T1WI及快速自旋回波T2WI-抑脂为主;半月板可增加3D-梯度回波序列,如稳态双回波序列(duel echo with steady state,DESS)、3D-稳态梯度回波-T2WI序列等。以膝关节为例,主要扫描矢状位T1WI、T2WI、PDWI、冠状位PDWI轴位PDWI(图6-37,6-38,6-39,6-40,6-41)。
图6-37 膝关节矢状位T1WI
图6-38 膝关节矢状位PDWI
图6-39 膝关节矢状位T2WI
图6-40 膝关节冠状位PDWI
图6-41 膝关节轴位PDWI
5.MRI增强扫描 平扫如有阳性发现,需进一步明确诊断时用Gd-DTPA按0.2 mg/kg静脉注射后用T1WI扫描。
6.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
【思考与讨论】
1.MRI检查前需对被检者做哪些调查?
2.做关节检查时如何选择线圈?
3.如何进行扫描定位?
4.影响MRI图像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