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酸碱平衡失调
适宜的体液酸碱度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重要保证。在正常情况下,体液的pH值维持在7.35~7.45,它有赖于体内的缓冲系统、肺和肾的调节。若体内酸或碱性物质过多或过少,超出了人体的代偿能力,或体内的调节功能发生了障碍,即可表现出不同类型的酸或碱代谢失调。通常分为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合并存在,若有两种以上并存,则称为混合型酸碱失衡。临床最常见的是代谢性酸中毒。
(一)代谢性酸中毒
因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碱性物质丢失过多,导致HCO-3原发性减少的酸碱失衡为代谢性酸中毒。
【病因】
1.酸性物质产生过多 如高热、休克、饥饿、糖尿病、严重感染等。
2.酸性物质排出减少 如肾衰竭。
3.碱性物质丢失过多 如腹泻、肠梗阻、肠瘘等导致大量消化液丧失。
4.酸性物质摄入过多 静脉补液时短时间补充过量酸性药物。
【临床表现】
1.呼吸功能代偿表现 呼吸深快是最突出的表现,有时呼气中带有烂苹果味(酮味),是体内脂肪氧化不全产生酮体所致。
2.心血管系统表现 心率快、心音弱、血压下降、颜面潮红、口唇樱桃红色,但合并休克时口唇呈缺氧性发绀。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见表2-2。
表2-2 代谢性酸碱失衡后实验室检查变化
【治疗要点】
积极处理原发疾病和消除诱因,促进机体调节,补充碱性液逐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了解患者有无高热、休克、腹泻、肠瘘、肾衰竭等因素。有无既往类似发作史。
2.身体评估 了解患者有无呼吸节律、频率改变,是否有烂苹果味。有无心率、心律、皮肤色泽的改变,有无意识障碍等。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评估血气分析:血pH值、HCO-3、CO2CP、BE、PaCO2检查结果有助疾病的判断。
4.心理及社会评估 酸碱平衡失调患者往往因起病急、同时伴有原发疾病,因此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另外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经济支持能力,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反应。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焦虑 与疾病加重,担心预后有关。
2.意识障碍 与缺氧、酸中毒中枢神经抑制有关。
3.潜在并发症 高钾血症。
【护理目标】
患者焦虑减弱或消失;患者意识清楚,认识力和定向力恢复;患者并未出现并发症,或已发生的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患者采取合适体位,应协助变换体位,以免褥疮;病情稳定者可下床活动,但应加强陪护,防止意外受伤;饮食指导在避免进食酸性食物外,应增加营养。
2.用药护理 轻度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在适当补液纠正缺水后往往可随之纠正;重度患者需补充碱性溶液,临床上根据酸中毒的程度,首先5%NaHCO3溶液100~250 mL,在输入碱液2~4 h复查血气分析,依其结果再调节用量。此外酸中毒时血清钾离子增多,血清内游离的钙离子也增多,故常掩盖低钾血症和低钙血症。因此,在补充碳酸氢钠后应注意观察有无缺钾、缺钙症状的发生,必要时遵医嘱及时实施补钾、补钙。
3.心理护理 须对患者和家属对原发疾病及酸中毒的症状认知程度、心理反应进行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耐心疏导,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治疗和康复的信心。
【健康指导】
1.合理平衡膳食 酸碱性食物要搭配,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平衡摄取。
2.有高热、腹泻、长期饥饿、糖尿病等患者 应尽早治疗,避免并发代谢性酸中毒。
(二)代谢性碱中毒
因体内酸性物质丧失过多或摄入碱性物质过多,导致HCO-3原发性增多的酸碱失衡为代谢性碱中毒。
【病因】
1.酸性物质丧失过多 如长期胃肠减压、幽门梗阻、严重呕吐等。
2.碱性物质摄入过多 如长期服用碱性药物、酸中毒时补碱液过量等。
3.H+转移 低钾血症时,细胞外液中H+向细胞内转移,以致碱中毒。
【临床表现】
患者呼吸浅慢,可伴有低钾血症症状。碱中毒时血清中游离Ca2+减少,常因血钙降低而发生手足抽搐。在碱中毒时,由于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左移,使氧不易从氧合血红蛋白中释放,可致组织缺氧,脑组织因供氧不足而头晕、嗜睡、精神错乱及昏迷。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见表2-2。
【治疗要点】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轻度碱中毒患者,补给等渗盐水和氯化钾溶液即可纠正;重症患者可应用稀释的盐酸溶液或盐酸精氨酸溶液,并且每4~6 h重复监测血气分析及电解质,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了解患者有无长期胃肠减压、幽门梗阻、严重呕吐、长期服用碱性药物及低钾血症等。
2.身体评估 了解患者有无呼吸节律、频率改变,是否出现抽搐,有无意识障碍等。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评估血气分析:血pH值、HCO-3、CO2CP、BE、PaCO2检查结果有助疾病的判断。
4.心理及社会评估 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焦虑和恐惧,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经济支持能力。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低效性呼吸形态 与呼吸变浅、变慢有关。
2.意识障碍 与缺氧、碱中毒中枢神经抑制有关。
3.潜在并发症 低钾血症。
【护理目标】
患者无气体交换不足;患者意识清楚,认识力和定向力恢复;患者并未出现并发症,或已发生的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患者采取合适体位,应协助变换体位,以免褥疮;病情稳定可下床活动,但应加强陪护,防止意外受伤;增加营养。
2.用药护理 轻度代谢性碱中毒患者在适当补液纠正缺水后往往可随之纠正,重度患者须补充酸性溶液。
3.心理护理 须对患者和家属对原发疾病及酸中毒的症状认知程度、心理反应进行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耐心疏导,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治疗和康复的信心。
(三)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是指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致血液中PaCO2增多引起的高碳酸血症。
【病因】
3.胸部疾病,如肺水肿、血气胸、肺气肿等。
4.呼吸机辅助通气不足。
【临床表现】
患者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因缺氧患者可出现发绀、头痛、血压下降,甚至谵妄、昏迷等。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pH值降低,血PaCO2增高,CO2CP增高。
【治疗要点】
积极治疗致病因素,改善通气、换气功能,如吸氧、鼓励深呼吸、咳嗽咳痰,必要时可进行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对于已造成酸中毒,依程度轻重,遵医嘱补液、补碱。
【护理】
参考代谢性酸中毒。
(四)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是由于肺泡通气过度,体内CO2排出过多,致PaCO2降低而引起的低碳酸血症。
【病因】
癔症、高热、颅脑外伤、感染及人工辅助呼吸持续时间过长、呼吸过频、过深等。
【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者呼吸浅促或不规则,出现心率增快,手足和口周麻木及针刺感,肌肉震颤,手足抽搐及头昏、眩晕、意识障碍。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pH值升高,血PaCO2下降,CO2CP降低。
【治疗要点】
控制致病因素,必要时用纸袋罩住口鼻进行呼吸,以增加CO2吸入量;也可给予含5%CO2的氧气吸入。手足抽搐者可给予10%葡萄糖酸钙缓慢静脉注射。同时遵医嘱补液,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护理】
参考代谢性酸中毒。
(五)混合型酸碱代谢失衡
临床上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酸、碱中毒复合存在,形成混合型酸碱代谢失衡。
混合型酸碱失衡使病情变得复杂,有关检验指标可能相互抵消而呈现正常值。往往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等检查,才能得出准确判断。
(王建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