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控制性降压和全身低温

控制性降压和全身低温

时间:2024-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血压降低后,可能使各生命器官的血流量降低。因此,施行控制性降压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维持各个生命器官的供血供氧在正常范围。进行控制性降压前,应做到麻醉平顺血压稳定,静脉输液通路通畅,足够的血容量,充分供氧,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或以降低基础血压的30%为标准,并根据手术野渗血情况进行适当调节。2.静脉降压药物降压 静脉注射药物用于控制性降压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第五节 控制性降压和全身低温

一、控制性降压

控制性低血压是采用降压药物与技术等方法,将收缩压降低至80~90mmHg(10.67~12.0kPa)或者将平均动脉血压减低至50~65mmHg(6.67~8.67kPa),不致有重要器官的缺血缺氧性损害,终止降压后血压可迅速回复至正常水平,不产生永久性器官损害。其目的是减少失血,改善术野的环境,减少输血,使手术期的安全性增加。但血压降低后,可能使各生命器官的血流量降低。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很低,在非麻醉状态下,平均动脉压(MAP)低于60mmHg(8.0kPa)时,即有发生脑缺血缺氧的危险。药物对心肌的抑制和外周血管阻力(SVR)的降低,可引起心排出量(CO)和主动脉压的降低,导致冠脉血流量减少和心肌缺血。当收缩压低于80mmHg(10.67kPa)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泌尿功能暂停,有发生术后少尿、无尿及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此,施行控制性降压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维持各个生命器官的供血供氧在正常范围。进行控制性降压前,应做到麻醉平顺血压稳定,静脉输液通路通畅,足够的血容量,充分供氧,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一)施行控制性降压的基本原则

1.保证组织灌注 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量,以满足机体基本代谢功能的需要。降压时主要降低SVR,避免或减轻对CO的影响。降压时组织灌流量可由血管扩张来代偿,但必须维持足够的血容量。

2.严格掌握血压控制标准 一般认为术前血压正常者,控制收缩血压不低于80mmHg(10.67kPa),或MAP在50~65mmHg(6.67~8.67kPa)之间。或以降低基础血压的30%为标准,并根据手术野渗血情况进行适当调节。但不能以此作为降压程度的金标准,血压下降的数值应以维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充分灌注为限度;还需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酌情分别对待,结合手术的具体要求,并参考心电图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和中心静脉压等指标以及病人对低血压的耐受情况,随时调整降压速度和程度。在临床应用中,短时间内降压后MAP保持为56~65mmHg(6.67~8.67kPa)可能是安全的。而老年病人、高血压病人、血管硬化病人血压降低不应超过原水平的30%。在满足手术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维持较高的血压水平。在麻醉的状况下,机体通常对降压药的反应比较敏感,应注意防止降压速度过快,以使机体有一个调节适应过程。应尽量在手术渗血最多或手术最主要步骤时施行降压,缩短降压时间。MAP降至50mmHg(6.67kPa)时,每次降压时间不宜超过30min。手术时间长者,若以降低基础收缩血压的30%为标准时,每次降压时间最长不宜超过1.5h。

3.重视体位调节 注意体位对局部血压的影响,尽量让手术野位于最高位置,虽然全身血压降低较少,但局部渗血可显著减少。下肢降低15°可使血压降低10~20mmHg(1.33~2.67kPa),有利于血压的控制;而俯卧或侧卧位可使CO骤减,是控制性降压的风险体位。

4.加强监测 降压期间应监测ECG,SpO2,尿量;动脉血压,最好是直接动脉测压;手术时间长者,应监测CVP、HCT、体温及动脉血气分析。

(二)控制性降压的方法

1.吸入麻醉药降压 加深吸入麻醉可达到一定程度的降压效果。常用异氟烷或七氟烷降压。异氟烷和七氟烷对血管平滑肌有明显舒张作用,可明显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降低动脉血压,对心肌力和CO的影响较小,有利于保证组织灌注。而且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其优点是降压起效快,停药后血压恢复迅速,无反跳作用。适用于短时间的降压。如需长时间降压,多与其他降压药复合应用,以提高安全性,减少并发症。

2.静脉降压药物降压 静脉注射药物用于控制性降压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由于微量注射泵的广泛使用,使静脉性降压药物的应用更加方便简单,可控性更好,更安全。比吸入性全麻药物的效果更为满意,尤适用于较长时间的控制性降压。常用药为:①硝普钠,静脉常用量为0.5~5.0μg/(kg·min),1~2min起效,4~6min可将血压降低到预定值,停药2~5min后血压即可恢复,24h用量不超过3mg/kg,以免引起氰化物中毒;②硝酸甘油,一般用量为1~5μg/(kg·min),或单次静脉注射50~100μg,起效时间为2~5min,停药5~10min后血压即可恢复;③三磷酸腺苷(ATP),适用于短时间降压,单次静脉注射0.4~3mg/kg,持续滴注量为1~1.5mg/(kg·min),起效时间约5min,单次静脉注射维持2~5min,持续滴注时停药后数分钟血压即可恢复正常。

(三)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

1.适应证 主要包括:①复杂大手术、术中出血可能较多、止血困难的手术,例如神经外科手术、大型骨手术如全髋关节成形术或复杂的背部手术、动脉瘤切除手术、巨大肿瘤的手术、头颈手术等;②显微外科手术、要求术野清晰的手术,例如中耳手术、不同类型的整形外科手术;③麻醉期间血压、颅内压和眼内压过度升高,可能引致严重不良后果者;④大量输血有困难、有输血禁忌证以及拒绝输血的病人。

2.禁忌证 有严重器官疾病者,如心脏病、高血压病、脑供血不足及肝功能、肾功能障碍等;酸碱平衡失调、低血容量、休克及严重贫血者。

3.并发症 主要有:①脑栓塞与脑缺氧;②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甚至心搏骤停;③肾功能不全,无尿、少尿;④血管栓塞,可见于各部位血管栓塞;⑤降压后反应性出血,手术部位出血;⑥持续性低血压,休克;⑦嗜睡、苏醒延长等。

二、全身低温

在全麻的基础上,利用物理降温的方法,使病人的体温降低到预定范围,即全身低温,简称低温,也称为低温麻醉。低温的目的是降低组织代谢,减少氧耗。提高器官对缺氧的耐受性。因而能显著延长耐受循环暂停的时间。低温可分为3类,32~28℃为一般低温,能阻断循环6~8min,对机体影响轻。28~20℃为中度低温,允许阻断循环15~20min,对机体影响较大,容易出现心室颤动。20℃以下为深低温可阻断循环45~60min,应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选择低温范围。

(一)对生理的影响

当外界温度开始降低时,机体为保持恒温而发生应激反应,以交感神经兴奋为主,机体氧耗量剧增。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激动,肌肉战栗、肤毛竖立、毛孔收缩及瞳孔散大等。当外界温度持续保持在低水平时,机体温度才逐渐降低。低温可使各重要组织器官的代谢降低,氧耗量减少,耐受循环暂停的时间显著延长(表5-3)。

表5-3 不同温度下循环中断的安全时间和代谢率

img52

随着体温下降,脑电图表现为幅度降低、频率减慢直至脑电波消失。体温每降低1℃,脑血流量降低6%~7%,颅内压降低5%。体温为25℃时,脑氧耗量仅为正常体温时的1/3,脑血管阻力为正常的2~3倍,脑实质容积缩小约4%。心率随体温降低而减慢,体温降至25℃时,心率可减慢50%,心排出量和心脏做功也明显降低,并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果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而难以纠正时,应立即停止降温。心室颤动为低温时的最严重心律失常,最易发生心室颤动的体温为26~24℃。低温时全身氧耗量降低,体温在30℃时,氧耗量可降低50%;23℃时的氧耗量仅为正常体温的16%。低温可抑制肝的解毒功能,影响药物代谢速度。在低温时,吗啡和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增强;肌松药的作用时间延长;对血管收缩药不敏感,而复温后可引起血压急剧升高。低温可使肝血流量减少,抑制胆汁分泌和降低肝糖原含量;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的分泌和重吸收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减少使凝血时间延长。

(二)适应证

由于体内各器官在低温时的氧耗量并不相同,应根据临床的需要采用不同程度的低温。深低温常与体外循环配合进行复杂的心内手术。中低温适用于短小的心内手术,或大血管手术必须阻断动脉主干时以保护远心端的脏器功能。浅低温适用于脑复苏病人及神经外科手术,应用低温可以延长阻断脑循环的时间,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难以控制的高热也常采用浅低温。

(三)常用降温方法

降温方法有体表降温、体腔降温与血液降温。浅低温和中低温可采用体表降温法,降温尤其是深低温需先行全身麻醉。体表降温可用冰水浸浴或冰屑降温,也可用冰袋、冰帽置于头部和大血管浅在部位。该法降温较慢,适合小儿的降温,成人常用于高热时的物理降温。变温毯的应用越来越多,将病人置于特制的变温毯内,即可使体温逐渐降低。该法操作简便易行,但降温速度较慢。体腔降温是用冷却的无菌生理盐水倒入胸腔或腹腔,要注意冰水直接接触心脏会发生心室颤动或其他心律失常。血流降温是经体外循环机中变温器进行降温,此法准确快速,容易控制。在降温过程中应注意:①防止发生寒战和血管收缩,使用丙嗪类药或肌松药可加深麻醉;②精确测量直肠或鼻咽腔温度;③注意血压、脉搏、呼吸和心电图的变化;④体温降至比预定温度高2~6℃时停止降温措施,然后让其继续下降。

(四)复温方法

复温方法有电热毯、变温毯、热水袋等。一般低于31℃以下者需进行人工复温。体温升至32℃时可让其自然复温。复温速度不宜过快,尤其是在夏季,体温至36℃时还需用冰袋保持此温度,以防止术后反应性高热。若系心内直视手术,可用体外循环变温器复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