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低通气综合征和低氧血症

低通气综合征和低氧血症

时间:2023-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因肺实质发生急性弥漫性损伤而导致的急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以全身性感染、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脓毒症时,ARDS的发生率最高。中性粒细胞在急性损伤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Ⅲ期,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明显,两肺有散在湿性及干性啰音。肺部啰音明显增多,并可出现管状呼吸音。必须积极有效地控制感染,清除坏死病灶及合理使用抗生素。

第三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概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因肺实质发生急性弥漫性损伤而导致的急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急性肺损伤(ALI)和ARDS是这种综合征的2个发展阶段,早期表现为ALI,而ARDS是最为严重阶段。推荐使用统一的ALI和ARDS的诊断标准。ALI的诊断标准为:①急性发作性呼吸衰竭;②氧和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呼入氧浓度,PaO2/FiO2)≤300mmHg(40kPa)(无论PaCO2是否正常或是否应用呼气未正压通气,PEEP);③肺部X射线片显示有双肺弥漫性浸润;④肺动脉楔压≤18mmHg(2.4kPa)或无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证据;⑤存在诱发ARDS的危险因素。ARDS的诊断标准:在以ALI的诊断基础上,只要PaO2/FiO2≤200mmHg(26.67kPa)(无论PaCO2是否正常或是否应用PEEP)即可诊断为ARDS,反映肺损伤的程度更为严重。ARDS常常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死亡率达到20%~50%。

1.病因 诱发ARDS的病因可大致分为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两类:①直接原因包括误吸综合征、溺水、吸入毒气或烟雾、肺挫伤、肺炎及机械通气引起的肺损伤;②间接原因包括各类休克、脓毒症、急性胰腺炎、大量输库存血、脂肪栓塞及体外循环。以全身性感染、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脓毒症时,ARDS的发生率最高。

2.病理生理改变 非心源性肺水肿即漏出性肺水肿是ARDS特征性病理改变。由于各种诱发病因导致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使肺泡-毛细血管膜的通透性增加,体液和血浆蛋白渗出血管外至肺间质和肺泡腔内,形成非心源性肺水肿。引起肺泡-毛细血管膜的通透性增加的原因较为复杂。中性粒细胞在急性损伤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一些游离脂肪酸及各种细胞碎片在肺血管内形成微血栓,可直接损害血管壁,引起漏出性肺水肿。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减少和活性降低是引起ARDS病人发生顽固性低氧血症和肺顺应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ARDS的肺机械性能改变表现为肺顺应性降低。肺顺应性是反映肺组织的弹性特点,表示在一定压力下肺容量扩张的难易程度。ARDS病人由于肺间质和肺泡水肿、充血,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引起肺表面张力增加,肺容量及FRC都降低,结果导致肺顺应明显降低。

肺内分流量增加和通气/灌流比例失调都可引起低氧血症,但肺内分流量的增加是引起顽固性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

ARDS一般在原发病后12~72h发生。主要临床变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做功增加和顽固性低氧血症;气道阻力增加和肺顺应性降低;血流动力学表现为肺动脉楔压(PAWP)正常(<18mmHg,2.4kPa),而肺血管阻力(PVP)升高;X射线显示双肺有弥漫性片状浸润和非心源性肺水肿。早期的肺顺应性变化不大,发病后一周内肺顺应性明显降低,无效腔通气也明显增加,并可出现进一步的肺损伤、继发感染和其他器官的功能障碍。一般在2周后逐渐开始恢复,2~4周内死亡率最高,致死原因多为难以控制的感染和多器官功的能衰竭。

因间接原因引起的ARDS,临床过程大致可分为4期:Ⅰ期,除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如创伤、休克、感染等)外,出现自发性过度通气,呼吸频率稍增快,PaCO2偏低。可能与疼痛或应激有关,加上组织氧合不足和循环障碍,可刺激化学感受器而引起轻度通气增加。此期的胸片正常,动脉血气分布除了PaCO2偏低外,其他基本正常。Ⅱ期,发病后24~48h,表现为呼吸急促,浅而快,呼吸困难,发绀有加重,肺听诊和胸片仍显示正常。但到该期的晚期,肺部出现细小啰音,呼吸音粗糙;X射线片显示两肺纹理增多及轻度肺间质水肿。动脉血气分析为轻度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吸氧虽可使PaO2有所改善,但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仍然很高,肺内分流量为15%~20%。Ⅲ期,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明显,两肺有散在湿性及干性啰音。X射线片显示两肺有弥漫性小斑点片状浸润,尤以周边为重。肺内分流量为20%~25%以上。Ⅳ期,呼吸极度困难,因缺氧而引起脑功能障碍,表现为神志障碍或昏迷。肺部啰音明显增多,并可出现管状呼吸音。X射线片显示两肺有小片状阴影,并融合成大片阴影。血气分析呈现重度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同时存在。肺内分流量在25%以上。

【治疗】

1.原发病的治疗 应重视相关的原发疾病的控制和治疗,以预防ALI/ARDS的发生与发展。尤其是对全身感染的控制和纠正低血容量导致的组织灌注不足,对于预防和治疗ARDS是十分重要的。全身性感染可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是导致ARDS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积极有效地控制感染,清除坏死病灶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组织灌注不足可引起全身性缺血缺氧,是引起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加的原因。毛细血管渗漏的发生是在组织缺氧和氧债之后,是组织缺氧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在ARDS发生之前常常存在低血容量、组织灌注不足、氧供和氧耗不足。

2.循环支持治疗 循环支持治疗的目的应为恢复和提高组织器官的氧供和氧耗,即血液氧合充分(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90%)增加心输出量(CO)。为达到此目的,首先应通过体液治疗以提高有效循环血容量;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来增加CO和心脏指数(CI);为维持组织灌注所需的灌注压,应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13.3kPa)以上;加强呼吸治疗,改善肺的通气和氧合功能。

3.呼吸支持治疗 机械通气是治疗通气功能障碍和呼吸衰竭的有效办法,也是ARDS重要支持治疗措施。通过改善气体交换和纠正低氧血症,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得时间。机械通气的目的是维持良好的气体交换和充分的组织氧合,并应避免或减轻由机械通气引起的心输出量降低、肺损伤和氧中毒等并发症。

初期,病人呼吸加快而其他症状较轻时,可以面罩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保持呼气相压力为5~10cmH2O(0.5~1.0kPa),使肺泡复张,增加换气面积;并增加吸入氧浓度(FiO2)。ARDS进展期,多需要气管内插管行机械通气,并选用呼气终末正压(PEEP)通气。

在ALI/ARDS时常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治疗目的应恢复肺容量,增加FRC。呼气终末正压可使肺容量增加,防止肺不张;可能使萎陷肺泡再膨胀,改善肺顺应性,从而减少肺内分流量,改善氧合功能,使PaO2升高。当FiO2高于0.6仍不能维持PaO2高于60mmHg(8.0kPa)时,应该选择PEEP治疗。

4.肺血管舒张剂的应用 严重的ARDS常伴有肺动脉高压,低氧血症也主要因静脉掺杂和分流增加所致。如能应用血管舒张药降低肺动脉压和静脉掺杂有利于改善低氧血症。经呼吸道途径给予氧化亚氮(N2O)或前列腺素E1(PGE1),可选择性地舒张有通气功能肺泡的血管,并有明显的抗感染作用,对降低肺动脉压、分流量和无效腔通气有一定效果。

5.体位治疗 由仰卧位改变为俯卧位,可使75%ARDS病人的氧合改善。

6.营养支持 多数ARDS病人都处于高代谢状态,营养支持应尽早开始,最好用肠道营养。能量的摄取既应满足代谢的需要,又要避免糖类的摄取过多,蛋白摄取量一般为每天1.2~1.5g/kg。

7.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对ARDS的作用不能肯定。有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肺的炎性反应及非纤维化,但临床研究仍未证明有这种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