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概述】
甲状旁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之一,其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PTH)主要作用于骨和肾,对小肠也有间接作用。PTH调节体内钙的代谢并维持钙和磷的平衡,它促进破骨细胞的作用,使骨钙溶解,释放入血液,导致血钙升高。当血钙浓度超过肾阈时,便经尿排出,导致高尿钙。PTH同时抑制肾小管对磷的吸收,使尿磷增加、血磷降低。因此,当发生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可出现高血钙、高尿钙、低血磷和高尿磷。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约80%由单发甲状旁腺腺瘤引起,1%~5%为多发的腺瘤引起,约12%为甲状旁腺增生引起,1%~2%为甲状旁腺腺癌引起。
【临床表现】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包括无症状型及症状型两类。无症状型病例可仅有骨质疏松等非特异性症状,常在普查时因血钙增高而被确诊。症状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分为3型。
1.骨型 最为多见,表现为骨骼广泛的脱钙及骨膜下骨质吸收。病人可诉骨痛,易发生病理性骨折,X射线片显示骨质稀疏、变薄、变形及骨内多数透明的囊肿影。
2.肾型 主要表现为尿路结石。特点是双侧性和多发性,表现为肾绞痛、血尿或继发尿路感染。反复发作后可引起肾功能损害,导致肾功能衰竭。
3.肾骨型 为前二者的混合型,表现为尿路结石和骨骼脱钙病变。
约有10%病人因血钙过高,刺激胃泌素分泌而合并胃十二指肠溃疡,部分病人可因胰腺结石梗阻继发胰腺炎。少数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如幻觉、偏执。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定位检查来确定诊断。
(1)血钙测定 是发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首要指标,正常人的血钙值一般2.25~2.75mmol/L,甲状旁腺功能亢进>3.0mmol/L。
(2)血磷测定 血磷<0.65mmol/L。
(3)甲状旁腺激素测定值升高。
(4)超声、CT或放射性核素扫描 主要帮助定位,也有定性价值。
2.鉴别诊断 主要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其他原因(如肾癌、支气管癌、多发性骨髓瘤、结节病、维生素D中毒症)所致的高钙血症鉴别。因肾功能不全或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各有原来疾病的特殊表现。癌肿如肾癌、支气管癌可以分泌类似甲状旁腺素的多肽物质,即使无骨骼转移,也可引起高钙血症。癌症、骨髓瘤、结节病引起高钙血症时PTH均不高。多发性骨髓瘤、结节病、维生素D中毒症的高血钙均可被口服皮质醇抑制。
【治疗】
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术中超声及γ射线探测仪可帮助定位,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有助于定性检查。
1.甲状旁腺腺瘤 原则是完整切除腺瘤,对早期病例效果良好。病程长并有肾功能损害的病例,切除腺瘤后可终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继续损害,但对严重的肾功能损害患者,疗效较差。
2.甲状旁腺增生 一种手术方法是切除3个半甲状旁腺腺体,保留1/2枚腺体。另一种办法是切除所有4枚甲状旁腺,同时做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并冻存部分腺体以备必要时应用。
3.甲状旁腺癌 应做整块切除,并切除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组织。
手术后24~48h内常有血清钙明显下降,病人会感到面部、口周或肢端麻木,严重时可出现手足抽搐。治疗可给予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剂量视低血钙症状而定。一般在术后3~4d后恢复正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