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围动脉瘤

周围动脉瘤

时间:2024-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遭到破坏或结构本身异常而形成的一种梭状、囊状、哑铃状或多发性扩张或夹层性病变,瘤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构成者为真性动脉瘤,而部分瘤壁由纤维组织构成者为假性动脉瘤,形态上呈弥漫性扩张者称梭形动脉瘤,局限性扩张者称囊性动脉瘤,有内膜撕裂形成夹层者称夹层动脉瘤。动脉硬化是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原因,另外感染、外伤、梅毒等也可导致动脉瘤。

第四节 周围动脉瘤

【概述】

动脉瘤(Aneurysm)是由于动脉壁遭到破坏或结构本身异常而形成的一种梭状、囊状、哑铃状或多发性扩张或夹层性病变,瘤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构成者为真性动脉瘤,而部分瘤壁由纤维组织构成者为假性动脉瘤,形态上呈弥漫性扩张者称梭形动脉瘤,局限性扩张者称囊性动脉瘤,有内膜撕裂形成夹层者称夹层动脉瘤。动脉硬化是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原因,另外感染、外伤、梅毒等也可导致动脉瘤。

【临床表现】

1.搏动性肿块 肿块光滑有弹性,膨胀性搏动,与患者心率一致。

2.疼痛 多为胀痛或跳痛,当发生感染或趋于破裂时,可有剧痛。

3.震颤和杂音 在动脉瘤局部可触得收缩期震颤;同时可听到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4.压迫邻近组织和脏器 如压迫神经干,产生神经症状;压迫气管产生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可致吞咽困难;压迫胆总管可引起黄疸。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2)动脉造影 可明确动脉瘤部位、范围、大小等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及拟定手术方案。

(3)多普勒血流超声检查可测出动脉瘤大小及周边受压迫情况。

2.鉴别诊断 有时需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血栓形成、动脉痉挛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外科手术是治疗动脉瘤的唯一有效措施。

1.手术指征 ①动脉瘤破裂或趋于破裂;②感染性动脉瘤;③远端严重缺血而影响组织或脏器存活。

2.手术方法 ①动脉瘤切除及血管重建术;②动脉瘤结扎切除术;③动脉瘤囊内血管修复术;④动脉瘤包裹法;⑤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一、颈动脉瘤

【临床表现】

1.颈侧部搏动性包块 根据肿块部位可初步判断为颈总、颈内或颈外动脉瘤。

2.脑部缺血症状 头昏、复视、耳鸣以至昏厥、失语偏瘫。

3.压迫症状 由于动脉瘤压迫食管、气管及神经,可产生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及声音嘶哑等症状。

【治疗】

1.颈总动脉瘤或颈内动脉瘤 切除动脉瘤体后同时做动脉端端吻合或自体静脉、人造血管移植术。术前做颈总动脉压迫试验,能促进脑血流侧支循环,使手术更为安全。

2.颈外动脉瘤 动脉瘤切除或结扎术。

二、股动脉瘤

【临床表现】

1.下肢搏动性肿块,常在体检中被发现。

2.主要症状是疼痛,合并感染时可有持续性剧痛。

3.肢体远端有缺血症状,如间歇性跛行。

【治疗】

1.动脉瘤切除及动脉端端吻合或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移植术。

2.动脉瘤囊内血管修补术。

三、腘动脉瘤

【临床表现】

1.腘窝部搏动性肿块。

2.合并血栓形成时,远侧肢体有严重缺血症状,如皮肤苍白、趾端溃疡或坏死。3.肢体功能活动受限。

【治疗】

1.动脉瘤切除及动脉端端吻合或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移植术。

2.动脉瘤囊内血管修补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