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戊型病毒性肝炎
【概述】
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是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世界上首次记载的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暴发流行发生于1955~1956年印度的新德里,1980年经Wong等回顾性分析证实为经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ET-NANB)病毒所致,1983年Balayan等首次使用病人的粪便提取液,经口感染1名志愿者获得成功,1989年Reyes等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本病毒基因克隆,并在同年9月东京国际肝炎学术会议上正式将ET-NANB命名为戊型肝炎。
1.病原 戊型肝炎病毒(HEV)为球形颗粒,无包膜,直径27~34nm,平均直径32.3nm。HEV基因组为一单股正链RNA,长度大约是7.5kb。目前认为HEV至少可以分为4个基因型。从新疆流行性戊型肝炎病人粪便中分离的2株HEV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新疆HEV流行株与缅甸株同属于基因1型。本病毒不稳定,对高盐、氯化铯、氯仿敏感,在碱性环境中较稳定。
2.发病机制 从灵长类动物实验及对志愿者研究结果得出:病毒可能主要经口感染,再由肠道循血运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增殖复制后排到血及胆汁,最后随粪便排出体外。猕猴实验感染表明,动物感染病毒后,在肝细胞内复制,早期肝细胞的炎症表现,可能主要是病毒的直接致肝细胞病变所致;而后为免疫应答期,肝脏病变主要为病毒诱发的细胞免疫反应介导肝细胞溶解。
3.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于潜伏期末和急性期早期粪便排出病毒量最高,传染性最强。暴发型(重型)患者虽排毒量大,但较早被隔离、监护,危害并不大。亚临床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粪便中也可有HEV随之排出,此类人数量不少,又难于限制其活动,作为传染源意义大。猪、鸡、牛羊、啮齿动物体内可检测到HEV,可以成为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主要为肠道(也称为粪-口途径)传播,又分为水源污染和食物污染传播,前者是引起大规模流行的主要途径,食物污染传播主要是食物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被HEV污染引起,苍蝇和蟑螂可以充当传播媒介;此病也可经母婴垂直传播和输血途径传播。
(3)易感人群 人群对HEV普遍易感,青壮年发病率高,儿童和老人发病率较低。儿童多表现为亚临床型感染,而成年人多表现为临床型感染。感染HEV后可产生抗-HEV,该抗体对再次感染HEV有一定的免疫作用,但持续时间较短,多数于病后5~6个月即消失,少数病人可持续阳性4年或更长,病后免疫力的维持时间尚不明确。
(4)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呈世界性,主要见于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分高度地方性流行地区、地方性流行地区、低度地方性流行地区和散发地区。我国属地方性流行地区,对我国几个大中城市散发的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调查表明,戊肝占10.28%。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然而女性的病死率(1.18%)要高于男性(0.29%)。1986~1988年新疆暴发的戊型肝炎,80%以上为16~40岁,老年人发病较少,儿童以亚临床感染为主。而国内外均报道散发性病例则以中老年为主。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戊型肝炎的潜伏期一般认为2~10周,平均40d。
2.临床表现
(1)急性黄疸型 临床表现与甲肝相似,但其黄疸期更长,症状更重。
1)黄疸前期 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起病时可有畏寒、发热、头痛、咽痛、鼻塞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关节痛,疲怠乏力,继之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肝区痛、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呈轻度肝大,伴触痛和叩击痛。此期持续数天至半月,平均3~4d。在本期末尿色渐深,尿胆红素和尿胆原阳性,血胆红素(Bil)及ALT上升。
2)黄疸期 体温复常,黄疸迅速加深,尿色如浓茶,大便色浅,皮肤瘙痒,消化道症状重,持续至黄疸不再上升后方可逐渐缓解。此期一般为2~4周,个别病例可持续8周。肝功能相关指标升至高峰,以后渐缓解。
3)恢复期 症状、体征及化验指标全面好转。各种症状减轻至消失平均约15d,肝脏回缩及肝功能复常平均约27d。此期一般为2~3周,少数达4周。
(2)急性无黄疸型 临床也有急性期与恢复期2个阶段,但表现比黄疸型轻。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呈亚临床型。
(3)淤胆型 新疆资料显示较少见,仅占0.1%。但也有较多报道显示,淤胆型戊肝比较常见,发生率高于甲肝,约占7.5%,预后良好。
(4)重型戊肝(肝功能衰竭) 约占戊型肝炎的5%,较甲型肝炎多见。老年人和病毒重叠感染者及孕妇患者肝功能衰竭发生率高,尤以乙肝患者再感染HEV时更易发生。
(5)慢性戊肝 对戊型肝炎有无慢性化过程以及有无慢性病毒携带者,认识尚不一致。日本有报道在流行期有58.2%病例发展为慢性肝炎。国内赵素之对500例急性戊型肝炎做3~28个月随访,发现有12%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检测及活组织病理检查均未恢复正常,且符合慢性肝炎改变。这些结果的不一致可能与病毒株型别、人群免疫水平、年龄及其他社会因素有关。
3.戊型肝炎并发症 戊型肝炎和其他病毒性肝炎一样,病程中可以出现多种并发症,已见报道的有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征、急性胰腺炎、糖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心肌炎和溶血性贫血等。出血主要见于产道和消化道,其他部位也可发生。继发感染以呼吸道、腹腔和泌尿系多见。病原以细菌最多,其次为真菌。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流行病学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即可做出诊断。临床常用EIA方法检测抗HEV抗体,90%患者可在起病后1周~2个月内检出血清抗体。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可特异地检测血清、粪便、污染水源中HEV-RNA以协助诊断。
诊断标准(摘自WS 301-2008)如下。
1 诊断依据
1.1 流行学病史
发病前15~75d内有不洁饮食(水)史或有接触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史,或到戊型病毒性肝炎高发区或流行区出差、旅游史。
1.2 临床表现
1.2.1 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乏力、食欲减退或其他消化道症状和(或)肝肿大伴有触痛或叩击痛。
1.2.2 尿黄、皮肤巩膜黄疸,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疸。
1.2.3 肝衰竭患者表现为乏力、消化道症状、黄疸等临床表现进行性加重,并可出现腹水和(或)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定向力障碍,甚至神志不清、嗜睡、昏迷)。
1.3 实验室检测
1.3.1 血清学检测 抗-HEV IgG和(或)抗-HEV IgM阳性。
1.3.2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
1.3.3 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μmol/L(10mg/L)和(或)尿胆红素阳性。
1.3.4 凝血酶原活动度 肝衰竭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进行性下降至40%以下。
1.3.5 血清学排除急性甲、乙、丙型肝炎。
2 诊断原则
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因为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急性肝炎极其相似,确诊依赖于特异性的血清学检查。
3 诊断
3.1 临床诊断
3.1.1 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无黄疸型:1.1和1.2.1和1.3.2和1.3.5。
3.1.2 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黄疸型:3.1.1和1.2.2和1.3.3。
3.1.3 戊型病毒性肝炎,急性肝衰竭:符合3.1.2和起病14d内出现1.2.3和1.3.4。
3.1.4 戊型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衰竭:符合3.1.2和起病后14d以上至6个月出现1.2.3和1.3.4。
3.2 确定诊断
3.2.1 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无黄疸型:符合3.1.1和1.3.1。
3.2.2 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黄疸型:符合3.1.2和1.3.1。
3.2.3 戊型病毒性肝炎,急性肝衰竭:3.1.3和1.3.1。
3.2.4 戊型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衰竭:符合3.1.4和1.3.1。
2.鉴别诊断 参见其他类型肝炎。
【治疗】
治疗原则及具体用药均与甲肝类似。对于暴发性肝衰竭患者,在出现不可逆的脑部损害之前进行肝脏移植手术,成功率可达75%。对于戊型肝炎孕妇及老年患者,因易发生肝功能衰竭,应早期加强支持保肝等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对孕妇通常不需要终止妊娠。由于肝功能衰竭患者常有出血倾向,必要时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预防】
戊肝与甲肝相似,病毒血症期较短,主要由消化道传播,故预防重点是切断粪-口传播途径,加强粪便及饮用水的管理,通过加强卫生宣教改善环境卫生,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等,提高人们的防病意识和卫生素质。特异性戊肝疫苗尚在研究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