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中国神经病学、神经病理学奠基人——许英魁
图3.17 许英魁
许英魁(1905-1966,见图3.17),奉天(今辽宁)辽阳人。临床神经病学家和神经病理学家。致力于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培养了多名临床神经病学和神经病理学人才。以严格、严肃、严厉而闻名。他发表的《一氧化碳中毒时大脑皮层下脱髓鞘的病理表现》为神经病理学的经典著作。
1934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在神经病学系主任美籍教授Lyman(雷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1938-1939年先后在德国慕尼黑精神病研究所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林学院神经外科进修,1939年回国。曾任北平协和医院助教、北平大学医学院教授。1943年在北平大学医学院创建了脑系科、神经、精神病房及实验室。其间发表了“颅内原发性肉瘤”、“脑囊虫病和急性脊髓灰质炎”、“苯妥英钠治疗癫痫”、“急性灰质炎组织病理学研究”和“维生素缺乏时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等方面的多篇论文,其论文的资料完整,观察仔细,论证有力,结论令人信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为国际学术界所瞩目,这奠基了许英魁在临床神经病学和神经病理学中的学术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协和医学院教授、协和医院神经精神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神经精神病学专题委员会主任委员。
许英魁教授为我国神经精神病学事业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也是新中国神经病学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参与主持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的组建和《中华神经精神杂志》(现《中华神经科杂志》)的创刊,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神经精神科主任委员等。许英魁潜在的精神抑郁症时时发作,1958-1960年他整整治疗和休养了两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他被协和医学院的学生当作“反动学术权威”批斗,身心遭到极大的摧残,精神抑郁症复发,1966年9月21日跳楼身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