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牙髓的功能及临床意义

牙髓的功能及临床意义

时间:2024-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牙发育完成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或)牙受到外界的生理或病理性刺激,继发性牙本质和(或)修复性牙本质等不断形成,可使髓腔逐渐缩小。牙髓内血液循环丰富,能为牙髓本身及牙本质和釉质提供营养。当刺激较弱时,在刺激相应的部位会形成修复性牙本质;对于新鲜暴露的牙髓,经适当的临床治疗后,可形成牙本质桥。

二、牙髓的功能及临床意义

(一)形成功能

牙髓中的成牙本质细胞能在一生中不断形成牙本质。在牙发育完成后(即根尖孔形成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或)牙受到外界的生理或病理性刺激,继发性牙本质和(或)修复性牙本质等不断形成,可使髓腔逐渐缩小。因此,在进行牙髓治疗时,需要注意髓室与根管的这种形态变化。同时,随年龄的增长,牙髓组织中的细胞成分逐渐减少,纤维成分增多,牙髓活力降低,出现退行性改变。

(二)营养功能

牙髓内血液循环丰富,能为牙髓本身及牙本质和釉质提供营养。如果牙髓坏死,牙本质和釉质会因失去主要营养来源而变脆、变色。临床上,当牙髓发生炎症时,由于牙髓内的血管管壁薄,易于扩张、充血及渗出,使髓腔内的压力增大,而四周又被坚硬的牙本质壁所包围,无法相应扩张以减轻压力,髓腔内压力急剧增高,牙髓神经末梢受压而产生剧烈疼痛。

(三)感觉功能

牙髓内的神经对外界刺激敏感,但对冷、热、压力及化学变化等不同刺激均反应为痛觉。这可能是因为牙髓缺乏对这些刺激的感受器。此外,牙髓神经还缺乏定位能力,故牙髓炎患者往往不能准确指出痛牙的部位。

(四)防御功能

牙髓是结缔组织,有修复再生的能力。但由于牙髓的解剖条件所限,其修复再生能力是有限的。当牙髓受到非感染性的较轻损伤时,修复一般是良好的。当刺激较弱时,在刺激相应的部位会形成修复性牙本质;对于新鲜暴露的牙髓,经适当的临床治疗后,可形成牙本质桥。而当牙髓由于感染而发生炎症时,则完全的修复性再生是困难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