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急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accute pulpitis)可由牙髓充血发展而来,大多数是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所致。
【临床表现】
急性牙髓炎临床主要表现是自发性、阵发性和放射性剧痛,疼痛不能定位为其特征。早期,疼痛呈间歇性,持续时间短,表现为自发性阵发性疼痛,温度刺激可加重疼痛。随着炎症加重,疼痛持续时间逐渐变长,间歇时间逐渐缩短,晚期呈持续发作,呈尖锐性的跳痛。患者常不能定位,疼痛可向患侧对颌牙及同侧面部、颞部放射。冷刺激可缓解疼痛,热刺激则加剧疼痛,在夜间加重。若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经根尖孔扩展到根尖周组织,则可产生咀嚼痛和叩痛。急性牙髓炎若经穿髓孔引流,压力减低,疼痛缓解,所以,一旦确诊为急性牙髓炎,应尽早开髓引流,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病理变化】
病变早期,受刺激部位相对应的牙髓组织可见表面成牙本质细胞变性、坏死,血管扩张、充血,组织间隙内可见渗出的大量浆液及少量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称为急性浆液性牙髓炎(图10-2)。晚期,炎症加重,髓腔压力增大,血管受压,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牙髓组织缺氧坏死。在炎症介质的作用下,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渗出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发生变性、坏死,并释放出溶酶体酶,使自身和坏死的牙髓组织溶解、液化,形成脓肿。如果病变继续进展,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在脓肿周围,则炎症范围不断扩大,波及整个牙髓,最终整个牙髓坏死,称为急性化脓性牙髓炎(图10-3)。
图10-2 急性浆液性牙髓炎
血管扩张,血浆及少量中性粒细胞渗出,组织水肿
图10-3 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局部有大量中性粒细胞聚积,中心坏死形成脓肿,上方可见牙本质龋及修复性牙本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