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腹膜结构的显示
【病例】
(1)病例摘要 ①病史:男性,35岁,腹部不适1个月余。②体格检查: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腹部无压痛、反跳痛。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大致正常。
(2)能谱CT检查图例 参见图3.1。
图3.1 68keV单能量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图像显示大网膜折返
图3.1(续) 68keV单能量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图像显示大网膜折返
注解:动脉期68keV最佳单能量图像。图①冠状位MIP显示网膜结构表现为不同宽度的索条状脂肪组织(白箭头);图②矢状位MIP显示大网膜膜性结构(白箭头)及韧带;图③轴位MIP清晰地显示大网膜结构折返(白箭头),以及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
【扫描方案】
采用能谱扫描模式,电压行高低能量(80kVp和140kVp)瞬时切换(0.5ms),电流为自动毫安(mA)技术。转速0.7s/r,螺距0.984∶1,层厚0.625mm,层间距0.625mm;对比剂流速4.0ml/s。
【病案分析】
腹膜(peritoneum)是人体内最大的浆液性膜,也是结构最复杂的膜。网膜是连接胃与邻近器官的双层腹膜的延伸。腹膜折叠形成大网膜和小网膜。网膜常被感染、炎症、肿瘤、血管性病变及外伤等疾病所侵犯。多排螺旋CT为准确检查腹腔内复杂的解剖结构提供了可能性,对腹腔内解剖结构的认识是理解大网膜和小网膜病理过程的关键[1]。能谱CT的问世有效地提高了CT检查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而且还可以提供40~140keV共101种单能量图像,通过调节keV可以获取组织结构显示的最佳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更有利于显示腹部正常网膜的细微结构,提高网膜解剖结构的分辨率和网膜病变的检出率。
(周 悦 高剑波)
[1]Eunhye Yoo,Joo Hee Kim,Myeong-Jin Kim,et al.Greater and lesser omenta:normal anatomy and pathologic processes[J].Radiographics,2007,27:707-7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