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状腺危象
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病情未得到控制或有效治疗,或因甲状腺水平代谢异常升高,因某些诱发因素或应激因素导致突然的病情加重,并危及生命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严重甲状腺功能及代谢亢进引起代偿机制衰竭的结果。
(一)病因
甲状腺危象常见于已知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可是既往未确诊甲状腺毒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常见的诱因如下:
1.内科相关诱因 内科疾病引发的甲状腺危象较外科多见。发病诱因可混合几种,常见有:①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支气管肺炎最常见,其次是胃肠和泌尿道感染、脓毒症,皮肤感染等较少见。②应激,精神过度紧张、多度劳累、高温、饥饿、药物反应(如过敏、洋地黄中毒等)、心绞痛、心力衰竭、糖尿病酸中毒、低血糖、高血钙、肺栓塞、脑血管意外,分娩及妊娠毒血症等。③不适当停用碘剂,突然停用碘剂,原有的甲亢表现可迅速加重,因为碘化物可以抑制甲状腺素结合蛋白的水解,使甲状腺激素释放减少。此外,细胞内碘化物增加超过临界浓度时,可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受抑制,由于突然停用碘剂,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浓度减低,抑制效应消失,甲状腺内原来贮存的碘又能合成激素,而释放入血中的激素使病情迅速加重。④其他少见原因,放射性碘治疗甲亢引起的放射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活体组织检查,以及过多或过重或反复触摸甲状腺,挤压或损伤甲状腺,可使大量的甲状腺激素在短时间内释入血中,引起病情突然加重。
2.外科相关诱因 甲亢患者在手术后4~6h内发生危象者,要考虑危象与手术有关;而危象在16h以后出现者,需要寻找感染病灶或其他原因。甲状腺本身的外伤、手术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急症手术均能诱发危象。与手术有关的危象原因有:①甲亢未被控制而行手术,甲亢患者术前未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准备,或准备不充分,或虽用抗甲状腺药物,但已停用过久,手术时甲状腺功能仍处于亢进状态,或是用碘剂做术前准备时,用药时间较长,作用逸脱,甲状腺又能合成及释放甲状腺激素。②术中释放甲状腺激素,手术本身的应激、手术挤压甲状腺,使大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中,另外,采用乙醚麻醉时也可使组织内的甲状腺激素进入末梢中。
(二)发病机制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机制是激素进入靶器官的细胞核,细胞核内存在与遗传物质有关的特异甲状腺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与特异的核受体相互作用,影响组织特异的在细胞代谢中随变化的基因表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核与受体作用,是引起甲状腺危象发生的主要机制。影响甲状腺激素异常增多和危象发生的有关因素有:
1.大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 服用大量甲状腺激素者、甲状腺手术、不适当地停用碘剂以及放射性碘治疗后者,可使甲状腺激素快速升高,骤然释放入血引起危象。
2.血中游离甲状腺激素增加 感染、手术应激,可使血中甲状腺激素解离,血中游离甲状腺激素增多。
3.肾上腺素能的活性增加 与交感神经功能兴奋,儿茶酚胺增多和作用增强有关。因而,服用抗交感神经或β受体阻滞剂,均可使甲亢的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
4.甲状腺素在肝脏中清除减低、手术前后和其他非甲状腺疾病的存在、进食热量的减少,均引起T4清除减少,而使血中的甲状腺素含量增加。
(三)临床特点
典型甲状腺危象临床表现为:
(1)体温升高 体温急骤升高,高热常在39℃以上,大汗淋漓,皮肤潮红,继而可汗闭,皮肤苍白和脱水。
(2)中枢神经系统 精神变态、焦虑,震颤、烦躁不安、谵妄、嗜睡,甚至陷入昏迷。
(3)循环系统 窦性或异源性心动过速,常达160次/min以上,与体温升高程度不成比例。可伴有心律失常,甲亢性心脏病、心功能衰竭或肺水肿和休克。危象晚期,患者可因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以及电解质失衡而死亡。
(4)消化系统 食欲极差,恶心、呕吐频繁,腹痛、腹泻明显,恶心和腹痛常是本病早期表现。病后体重锐减,肝脏可肿大,肝功能不正常,随着病情的进展,肝细胞功能衰竭,出现黄疸,黄疸出现则预示预后不良。
(5)电解质紊乱 因进食差,吐泻以及大量出汗,而出现电解质紊乱,常见低钾血症,或血钠减低。
“淡漠型”甲亢危象,较为罕见,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突出的特点为表情淡漠、木僵、嗜睡、反射降低、低热、明显乏力、心率慢、脉压小及恶病质,甲状腺常轻度肿大,最后陷入昏迷,甚至死亡。
(四)支持治疗
1.保护脏器 因高热、呕吐及大量出汗,易发生脱水及高钠血症,需及时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补充所需热量及维生素,及时提供有效氧疗,处理并发症,如心力衰竭或肺水肿。重症患者根据病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当氢化可的松200~300mg/d),如合并高热或休克者,或潜在肾上腺的储备功能不足者。
2.降低循环中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①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硫脲类抗甲状腺药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口服或经胃管鼻饲较大剂量药物,不能口服时可经直肠给药;②交换输血和血浆置换从循环中清除大量甲状腺素。
3.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 抗交感神经药物可减轻周围组织对儿茶酚胺的作用。常用如下:①β受体阻断剂,常用的是普萘洛尔,有抑制甲状腺激素对交感神经的作用,也可较快地使末梢中的T4转变为T3而降低。②利血平和胍乙啶:消耗组织内的儿茶酚胺,大量时有阻断作用,减轻甲亢在周围组织的表现。
4.控制诱因 去除应激因素,如抗感染治疗等。
(五)监测
1.一般监测 临床怀疑甲状腺危象时,需查甲状腺激素水平或行甲状腺2h摄碘率。甲状腺功能的实验室检查能证实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为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升高,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降低或几乎测不到。但在重症患者,同时存在的其他疾病可使T4和T3水平降低,T4和T3的水平可能与患者的临床表现不一致。
2.其他试验指标改变 肝功能异常,包括转氨酶升高、高胆红素血症和肝肿大。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偶有血糖降低。血清钙可升高,反映骨骼再吸收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