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人心肺复苏步骤
(一)识别和呼救
发现患者突然倒地且意识丧失,在确定周围环境安全后,应立即拍打患者的双肩并呼叫患者,以判断患者的意识。对于其他意外所致,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且无呼吸或呼吸几乎停止,可判定患者发生心跳骤停,应立即呼叫120等,120调度员应指导非医务人员按步骤施行心肺复苏。呼叫120后,在现场应立即对该成年患者进行心肺复苏。非医务人员可以不检查脉搏直接开始胸外按压。医务人员如果在10s内检查脉搏无法明确感觉到脉搏,应开始胸外按压。
(二)尽早开始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可为心脏和大脑提供一定量的血流。成人心跳骤停最主要原因是致命性心律失常,因此循环支持比呼吸支持更重要。对院外成人心肺复苏,由于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的操作可能花费更多时间以及可能感染传染病,心肺复苏时应先进行胸外按压,再进行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非医务人员可仅做胸外按压。
1.成人胸外按压操作 将患者仰卧位放置在一个坚硬的平面上(硬地或硬板),施救者跪在患者右侧的胸部旁或站在床旁,一只手的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下1/2中部,然后两手重叠,双肩垂直于按压的双手,双臂伸直,借上身的重力进行有节奏的快速用力按压。成人胸外按压速率至少为100次/min且按压的深度应至少为5cm或者胸廓前后径的1/3,胸部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在每一次按压后要允许胸廓充分回弹。成人胸外按压通气比例推荐为30∶2。两名或以上的施救者抢救时,应在每5个30∶2的按压通气比例循环进行后于5s内轮换一次。在医务人员到场前,非医务人员应一直坚持心肺复苏术;胸外按压中断时间不超过10s。一般都要尽量原地进行心肺复苏,除非环境不安全,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2.气道开放 仰头抬颏法适用于没有头部或颈部外伤的患者和经过心肺复苏训练的非医务人员。未经训练的普通人可以只进行胸外按压,不必进行保持气道通畅的相关操作。双下颌上提法适用于怀疑有颈椎损伤的患者。当双下颌上提法不能保证气道通畅时仍应使用仰头抬颏法。
3.人工呼吸 通气的方式分为口对口和气囊面罩人工呼吸两种。
(1)口对口人工呼吸在打开气道的前提下,捏住患者的鼻子,进行口对口密闭通气,每次吹气时间应超过1s,避免通气过度。两次吹气间歇时应放开患者的鼻子,并调整施救者自身的呼吸。
(2)通气屏蔽装置 使用通气屏蔽装置进行人工呼吸可降低口对口人工呼吸传播疾病的危险性,但不应因此而延迟胸外按压。
(3)口对鼻通气如果口腔有严重损伤、口腔不能打开或者口对口很难密闭时应进行口对鼻通气。
4.早期除颤 对于心室颤动患者,应先启动急救系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除颤,并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此法可明显提高这类患者的生存率。
5.人工气道的管理 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包括口咽通气管、鼻咽通气管。对于气道保护性反射正常和神志清楚的患者可考虑鼻咽通气道。但鼻咽通气道可能造成鼻窦感染,临床一般限制在1周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建立确切的人工气道之前,首先给患者面罩加压给氧通气,可迅速改善患者氧合状况。无意识不能用面罩加压提供充足通气的患者和气道保护反射丧失的患者需要立即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期间应避免长时间中断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后给予通气频率8~10次/min,潮气量约500~600mL。气道建立后的短时间内可给予100%纯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