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肺复苏常用药物
心肺复苏时通过使用一些强心和促进循环的药物,可以促进窦性心律的恢复和维持,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增加患者抢救成功的比例。
(一)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旧称“副肾上腺素”,主要作用是激动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增加心输出量,传导加速,对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呈现扩张作用。由于它能对心肌产生正性变时,正性变力,正性变传导作用,因此是一种作用快而强的强心药。与肾上腺素相比,其他备选的血管活性药(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并不能提高存活率。
用法:经过至少2min的心肺复苏术和1次电除颤后,每3~5min静脉注射一次1mg肾上腺素,同时配合心脏按摩、人工呼吸和纠正酸血症等其他辅助措施。但递增肾上腺素剂量的方法不能提高患者存活率。
(二)血管加压素
血管加压素是一种有效的血管收缩药,可以用来治疗伴有顽固性休克的室颤患者,可作为除肾上腺素外的另一种备选药物。血管加压素可能对心跳停搏和电机械分离有效,与肾上腺素相比在预后上无差异。
用法:可经静脉注射血管加压素40U替代第一或第二次剂量的肾上腺素。
(三)胺碘酮
胺碘酮适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尤其是伴有预激综合征者,也可用于经利多卡因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其能增加患者抢救成功率。
用法:首剂为300mg(或5mg/kg)经静脉快速推注,随后电除颤1次,如仍未转复,可于10~15min后再次应用150mg,如需要可以重复6~8次。
(四)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适用于因急性心肌梗死、外科手术、洋地黄中毒及心脏导管等所致急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
用法:静脉注射50~100mg(1mg/kg)作为首次负荷量,必要时每5min后再重复注射1~2次,1h内最大量不超过300mg。药物应用不应干扰心肺复苏和电除颤的进行。
(五)碳酸氢钠和溶栓治疗
不建议常规使用碳酸氢钠治疗。进行有效的通气和心肺复苏,是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的关键。由于碱血症可使氧离曲线左移,加重组织缺氧的表现,增加不良预后。当怀疑或确定肺栓塞是心脏骤停的原因时,可考虑经验性溶栓治疗。
(六)综合治疗
自主循环恢复后,全身系统的综合治疗能改善存活患者的生命质量。综合治疗对减少早期由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导致的死亡。其包括:亚低温治疗,血流动力学及气体交换的最优化,当有指征时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糖控制、神经学诊断、管理及预测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