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固定和搬运的方法

固定和搬运的方法

时间:2024-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眼、鼻处提起三角巾,用剪刀剪洞开窗。固定术主要是针对骨折的急救。肋骨骨折固定方法同胸部外伤包扎。首先固定小腿骨折的上下两端,然后,固定大腿中部、膝关节、踝关节并使小腿与脚掌垂直,用“8”字形固定。搬运是指将患者从发病现场移动到医疗条件较完善的场所,或将经过现场救治的患者移动到运输工具上。担架搬运适用于伤情较重,不宜徒手搬运,而且转运距离较远的患者,是院前急救常用的方法。

任务三 学会不同类型外伤的包扎、固定和搬运的方法

一、包扎术

包扎的作用在于压迫止血,保护创面,减少污染,固定骨折,减轻疼痛,有利于搬运转送。

(一)包扎材料

三角巾、卷轴绷带、多头带等。紧急时干净的手绢、毛巾、衣服、被单等均可使用。

(二)包扎方法

1.三角巾包扎法 三角巾制作简单,包扎操作简便易学,应用广泛。但其缺点为不够牢固,不便加压。

(1)头部帽式包扎法 将三角巾的底边向内折叠3~4cm,平放在前额眉上,顶角拉向枕后,将两底边经两耳上方往后拉至枕后下方,左右交叉压住顶角绕至前额打结,最后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用胶布或别针固定(图1-36)。

img39

图1-36 帽式包扎法

(2)风帽式包扎法 将三角巾顶角打一个结,置于前额中央,包住头部,两底角向面部拉紧,向外反折,左右交叉包绕下颌,绕至枕后打结固定(图1-37)。

(3)面具式包扎法 把三角巾顶角打结放在头正中,两手拉住底边罩住面部至枕后交叉,绕到额前打结固定。在眼、鼻处提起三角巾,用剪刀剪洞开窗(图1-38)。

img40

图1-37 风帽式包扎法

img41

图1-38 面具式包扎法

(4)双眼包扎法 将三角巾折成三指宽带形,从枕后部拉向双眼在鼻梁上交叉,绕向枕下部打结固定(图1-39)。

(5)下颌包扎法 将三角巾折成三指宽带开,留出系带一端从颈后包住下颌部,与另一端颊侧面交叉反折,转回颌下,从耳后伸向头顶部打结固定(图1-40)。

(6)颈部包扎法 嘱患者健侧手臂上举抱住头部,将三角巾折叠成带状,中段压紧覆盖的纱布,两端在健侧手臂根部打结固定(图1-41)。

img42

图1-39 双眼包扎法

img43

图1-40 下颌包扎法

img44

图1-41 颈部包扎法

(7)胸、背部包扎法 将三角巾的顶角置于伤侧肩上,两底边在胸前横拉至背部打结固定后再与顶角打结固定(图1-42)。背部包扎与胸部相反。

img45

图1-42 胸、背部包扎法

(8)肩部包扎法 先把三角巾的中央放于肩部,顶角向颈部,底边折达二横指宽横放在上臂上部,两端绕上臂在外侧打结,然后把顶角拉紧经背后绕过对侧腋下拉向伤侧腋下,借助系带与两底角打结(图1-43)。

(9)腋下包扎法 将三角巾折成带状,中段置于患侧腋下,两侧在肩部交叉于对侧腋下打结(图1-44)。

img46

图1-43 肩部包扎法

img47

图1-44 腋下包扎法

(10)手部包扎法 将三角巾折成带状,中段置于掌心在手背部交叉,反折于手腕处打结(图1-45)。

(11)会阴部包扎法 双手持三角巾两底角,将三角巾底边拉直放于胸腹部交界处,顶角置于会阴部,然后两底角绕至患者腰部打结,最后顶角系带穿过会阴与底边打结固定(图1-46)。

img48

图1-45 手部包扎法

img49

图1-46 会阴部包扎法

2.卷轴绷带包扎法

(1)基本包扎法 ①环绕法:将第一圈斜出外面的绷带角折回,在第二圈时将其压住,之后绷带做环形重叠缠绕,后一圈完全覆盖前一圈(图1-47)。②蛇形法:斜行环绕包扎,每圈间留有空隙(图1-48)。适用于临时简单固定夹板。③螺旋法:螺旋状缠绕,每圈绷带遮盖前圈绷带的1/3~1/2(图1-49),多用于上下周径相近的四肢和躯干包扎。④螺旋反折法:按螺旋法每绕一圈绷带在同一方向位置反折成等腰三角形(图1-50)。适用于肢体粗细不均的部位,如前臂和小腿的包扎等。⑤回返法:适用于头部或残肢包扎。自头顶正中开始,向两侧来回反折,直至覆盖整个头顶(图1-51)。⑥“8”字包扎法:按“8”字的书写顺序包扎(图1-52),适用于关节部位。

img50

图1-47 环绕法

img51

1-48 蛇形法

img52

图1-49 螺旋法

img53

1-50 螺旋反折法

(2)特殊部位包扎法 ①眼部包扎法(图1-53);②耳部包扎法(图1-54);③手、足部包扎法(图1-55)。

img54

图1-51 回返法

img55

图1-52 “8”字包扎法

img56

图1-53 眼部包扎法

img57

图1-54 耳部包扎法

img58

图1-55 手足部包扎法

3.多头带包扎 多头带用于胸带、腹带、四头带和丁字带等面积大、不易包扎的部位(图1-56)。

4.包扎注意事项

(1)患者取舒适卧位,固定时尽量保持功能位,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2)清除伤口表面的异物,包扎的松紧度适中,对大血管附近的骨折不要轻易移动,以免再次出血。

(3)四肢包扎要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指(趾)端外露以方便观察。

(4)开放性骨折伴出血时不可将骨折断端回纳,加压包扎时,打结的结头不可打在伤口上,包扎时不可过紧,以免组织缺血坏死。

img59

图1-56 多头带包扎

二、固定术

固定术主要是针对骨折的急救。现场急救固定一般只做简单的固定,其主要作用是防止骨折断端的移动而加重损伤,同时可减轻伤处疼痛,预防疼痛性休克,限制肢体的再移位,避免新损伤和并发症。

(一)固定的材料

有制式夹板、塑料夹板或充气性夹板等。紧急时可就地取材,如树枝、木板等。也可将患侧上肢固定在前胸壁,患侧下肢固定在健侧下肢。此外,还需要纱布、绷带、三角巾或布条等。

(二)常用临时固定法

1.颈椎损伤固定法 让患者仰卧,在头枕部垫一薄枕,使头部成正中位,头部不要前屈或后仰,再在头的两侧各垫枕头或衣服卷,最后用一条带子通过患者额部固定头部,限制头部前后左右晃动(图1-57)。操作时由专人固定头部,并沿纵轴稍牵引。

2.胸椎、腰椎损伤固定法 让患者平直仰卧在硬质木板或其他板上,在伤处垫一薄枕,使脊柱稍向上突,然后用几条带子把患者固定,使患者不能左右转动,再搬运(图1-58)。

img60

图1-57 颈椎损伤固定法

img61

图1-58 胸椎、腰椎损伤固定法

3.锁骨损伤固定法 将两条指宽的带状三角巾分别环绕两个肩关节,于肩部打结;再分别将三角巾的底角拉紧,在两肩过度后张的情况下,在背部将底角拉紧打结(图1-59)。肋骨骨折固定方法同胸部外伤包扎。

img62

图1-59 锁骨损伤固定法

4.上肢损伤固定法 用一块合适的夹板置于伤肢下面(夹板长度超过上下关节),用两块带状三角巾或绷带把伤肢和夹板固定,再用一块燕尾三角巾悬吊伤肢,最后再用一条带状三角巾的两底边分别绕胸背于健腋下打结固定(图1-60)。

5.下肢损伤固定法 大腿损伤时,用一块长夹板(长度为患者的腋下至足跟)放在伤肢侧,另用一块短夹板(长度为会阴至足跟)放在伤肢内侧,至少用4条带状三角巾,分别在腋下、腰部、大腿根部及膝部分环绕伤肢包扎固定(图1-61),注意在关节突出部位要放软垫。若无夹板时,可以用带状三角巾或绷带把伤肢固定在健侧肢体上。小腿损伤时,用两块由大腿中段到脚跟长的木板加垫后,放在小腿的内侧和外侧(只有一块木板时,则放在外侧),关节处垫置软物后,用5条三角巾或布带分段扎牢固定。首先固定小腿骨折的上下两端,然后,固定大腿中部、膝关节、踝关节并使小腿与脚掌垂直,用“8”字形固定。

img63

图1-60 上肢损伤固定法

img64

图1-61 下肢损伤固定法

6.骨盆骨折固定 将1条带状三角巾的中段放于腰骶部,绕髋前至小腹部打结固定,再用1条带状三角巾中段放于小腹正中,绕髋后至腰骶部打结固定(图1-62)。

img65

图1-62 骨盆骨折固定

(三)注意事项

1.开放性损伤应先止血、包扎,后固定骨折端,肢体远端要露出,以便观察血循环。

2.在处理开放性骨折时,用纱布将伤口包好,严禁把暴露在外面的骨折端送回伤口内,以免造成伤口污染和再度损伤血管和神经。闭合性骨折也不要试图复位,保持原状固定。

3.固定骨折的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称,其长度一般应超过骨折上下两个关节。

4.夹板和皮肤中间要有软的衬垫,尤其是在骨隆起部位,以防局部受压引起缺血坏死。

5.四肢骨折固定时,先固定骨折的近端,后固定骨折的远端,上肢屈肢固定,下肢伸直固定。

三、搬运法

搬运是指将患者从发病现场移动到医疗条件较完善的场所,或将经过现场救治的患者移动到运输工具上。其目的是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尽快到医院接受专业治疗,防止加重损伤,最大限度挽救生命。常用的有徒手搬运法和担架搬运法。

(一)徒手搬运法

当现场找不到任何搬运工具,救护人员仅凭人力和技巧对患者进行转移的搬运方法,适用于伤情不太重、转运路程近的患者。分为单人、双人和多人搬运。

1.单人搬运常用方法有背驼法、抱持法、搀扶法等(图1-63)。

img66

图1-63 单人搬运法

2.双人搬运常用坐椅法、拉车法、扶持法等。

3.三人搬运常用平托法(图1-64)。

4.多人搬运常用方法有平卧托运法(图1-65)。

img67

图1-64 三人搬运法

img68

图1-65 多人搬运法

(二)担架搬运法

担架搬运适用于伤情较重,不宜徒手搬运,而且转运距离较远的患者,是院前急救常用的方法。常用的担架有帆布担架、绳铲式担架、充气式担架等。

担架搬运移动患者前,先检查头、颈、胸、腹和四肢是否有损伤,如果有损伤,应先做急救处理,再搬运;伤情重,或路途遥远的,要做好途中护理,密切注意患者的神志、呼吸、脉搏及伤势的变化,随时准备心肺复苏;上止血带的患者,要标明上止血带和放松止血带的时间;搬运脊柱骨折的患者,要保持患者身体的固定,颈椎骨折的患者除了身体固定外,还要有专人牵引固定头部,避免移动;用担架搬运患者时,一般头略高于脚,但休克患者脚略高于头,行进时,患者脚在前,头在后,以便于观察患者的情况;有脑脊液耳漏、脑脊液鼻漏的患者,头部抬高30°,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用汽车运送时,床位要固定,防止颠簸、刹车时使患者再度受伤、疼痛。

(三)搬运时的注意事项

1.搬运时动作轻柔,平稳,减少患者痛苦。

2.注意观察患者病情,一旦恶化立即停下救治。

3.经急救病情平稳后再搬运,脊柱受损患者保证伤处绝对平稳。

(徐 敏 朱圆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