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三 认识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操作
如果海姆利希手法无效,应紧急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气体通道,取出异物。
(一)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术(图1-71)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患者气管内,是一种气管内麻醉和抢救患者的技术,也是保持上呼吸道通畅的最可靠手段。
图1-71 气管插管
1.气管插管的适应证
(1)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
(2)自身不能满足机体通气和氧供需要,须机械通气者。
(3)不能自主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容物反流或出血随时有误吸可能者。
(4)存在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或气管食管瘘等影响正常通气者。
(5)急性呼吸衰竭。
(6)中枢性或周围性呼吸衰竭。
2.气管插管前准备 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准备合适的喉镜、导管内导丝、吸引管、牙垫、注射器等;麻醉面罩、通气设备;听诊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
3.经口腔明视气管内插管方法借助喉镜在直视下暴露声门后,将导管经口腔插入气管内(图1-72)。
(1)将患者头后仰,双手将下颌向前向上托起以使口张开。
(2)左手持喉镜柄将喉镜片由右口角放入口腔,将舌体推向侧后缓慢推进,可见到悬雍垂,将镜片垂直提起前进,直到会厌显露,挑起会厌以显露声门。
(3)以右手拇指、示指及中指如持笔状持住导管的中、上段。由右口角进入口腔,直到导管接近喉头时再将管端移至喉镜片处,准确轻巧地将导管尖端插入声门。借助管芯插管时,当导管尖端入声门后,拔出管芯,再将导管插入气管内。导管插入气管内的深度成人为4~5cm,导管尖端距门齿为18~22cm。
图1-72 经口腔明视气管内插管
(4)插管完成后,确认导管进入气管内再固定。
4.术后护理
(1)气管插管的固定 质地柔软的气管插管要与硬牙垫一起固定,可用胶布、寸带双固定,防止移位或脱出。寸带固定不宜过紧,以防管腔变形,定时测量气管插管与在门齿前的刻度,并记录。同时用约束带束缚双手,防止患者初醒或并发精神症状时自行拔管而损伤咽喉部。每日更换牙垫及胶布,并行口腔护理。
(2)保持气管导管通畅 及时吸出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口腔、气管吸痰管要严格分开。吸痰管与吸氧管不宜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以免堵塞气道。每次吸痰做到一次一管一手套,吸痰管在气道内停留少于15s。
(3)保持气道内湿润 吸氧浓度不可过大,一般以1~2L/min为宜,吸氧针头插入气管导管内一半。痰液黏稠时,每4h雾化吸入一次,或向气管内滴入湿化液,每次2~5mL,24h不超过250mL。
(4)随时了解气管导管的位置 可通过听诊双肺呼吸音或X射线检测,了解导管位置和深度。若发现一侧呼吸音消失,可能是气管导管插入一侧肺内,须及时调整。
(5)气囊松紧适宜 每4h放气一次,每次5~10min,放气前吸尽口咽部及气管内分泌物。气管导管保留72h后应考虑气管切开,防止气囊长时间压迫气管黏膜,引起黏膜缺血、坏死。
5.拔管 当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呛咳反射恢复,咳痰有力,肌张力好,即可拔出气管导管。
(1)拔管方法 拔管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备好吸氧面罩或鼻导管,吸出口腔分泌物及气管内痰液,并用呼吸囊加压给氧1min,解除固定气管导管的寸带与胶布,置吸痰管于气管导管最深处,边拔管边吸痰,拔管后立即面罩给氧。
(2)拔管后护理 观察患者有无鼻翼煽动、呼吸浅促、唇甲发绀、心率加快等缺氧及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床旁备气管切开包。严重喉头水肿者,雾化吸入20min或静脉滴注地塞米松5mg仍无缓解者,则立即行气管切开。
(二)气管切开
如果海姆利希手法无效,又无法行气管插管,应紧急进行气管切开术。即将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套管插入气管,患者可直接经套管呼吸,是一种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术。
1.适应证
(1)喉阻塞 由喉部炎症、肿瘤、外伤、异物等引起的严重喉阻塞,呼吸困难较明显,而病因又不能很快解除时,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喉邻近组织的病变,使咽腔、喉腔变窄发生呼吸困难者,根据具体情况亦可考虑气管切开术。
(2)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为了吸痰,保持气道通畅,可考虑气管切开,如重度颅脑损伤,呼吸道烧伤,严重胸部外伤,颅脑肿瘤,昏迷,神经系统病变等。
(3)预防性气管切开 对于某些口腔、鼻咽、颌面、咽、喉部大手术的患者,为了进行全身麻醉,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保持术后呼吸道通畅,可施行气管切开。有些破伤风患者容易发生喉痉挛,也须考虑预防性气管切开,以防发生窒息。
(4)取气管异物 气管异物经内镜下钳取未成功,估计再取有窒息危险,或无施行气管镜检查设备和技术者,可经气管切开途径取出异物。
(5)颈部外伤伴有咽喉或气管、颈段食管损伤者 对于损伤后立即出现呼吸困难者,应及时施行气管切开;无明显呼吸困难者,应严密观察,仔细检查,做好气管切开手术的一切准备。一旦需要即行气管切开。
2.物品准备 气管套管、气管切开包、无菌手套、消毒用品、局部麻醉药物、吸引器、吸痰管、生理盐水、照明灯。
3.方法
(1)体位 一般取仰卧位,肩下垫一小枕,头后仰,使气管接近皮肤,暴露明显(图1-73),助手坐于头侧,以固定头部,保持正中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2)麻醉 采用局部麻醉。对于昏迷,危重或窒息患者,也可不予麻醉。
(3)切口 多采用直切口,自甲状软骨下缘至接近胸骨上窝处,沿颈前正中线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4)分离气管前组织 用血管钳沿中线分离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状肌,暴露甲状腺峡部,使手术野始终保持在中线,并经常以手指探查环状软骨及气管,是否保持在正中位置。
图1-73 气管切开体位
(5)切开气管 确定气管后,一般于第2~4气管环处,用尖刀片自下向上挑开2个气管环(切开4~5环者为低位气管切开术)。
(6)插入气管套管 以弯钳或气管切口扩张器,撑开气管切口,插入大小适合、带有管芯的气管套管,插入后立即取出管芯,放入内管,吸净分泌物,并检查有无出血。
(7)创口处理 气管套管上的带子系于颈部,打成死结以牢固固定。切口一般不予缝合,以免引起皮下气肿。最后用一块开口纱布垫于伤口与套管之间(图1-74)。
图1-74 气管切开
4.术后护理
(1)急救用品备于床边 如氧气、吸引器、气管切开器械、导尿管及急救药品,以及另一副同型号的气管套管。
(2)保持套管通畅 应经常吸痰,每日定时清洗内管,煮沸消毒数次。术后1周内不宜更换外管,以免因气管前软组织尚未形成窦道,使插管困难而造成意外。
(3)保持下呼吸道通畅 室内温度保持在22℃左右,相对湿度在90%以上,定时通过气管套管滴入少许生理盐水、0.5mg/mL糜蛋白酶等,以稀释痰液,便于咳出。
(4)防止伤口感染 由于痰液污染,术后伤口易感染,故至少每日换药1次。如已发生感染,可酌情给予抗生素。
(5)防止外管脱出 经常检查套管是否在气管内,若套管脱出,又未及时发现,可引起窒息。套管太短,固定带子过松,气管切口过低,颈部肿胀或开口纱布过厚等,均可导致外管脱出。
(6)拔管 喉阻塞已解除或下呼吸道分泌物减少,全身情况好转后,即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先试行堵管24~48h,如患者在活动、睡眠时无呼吸困难,可在上午时间拔管。创口一般不必缝合,只须用蝶形胶布拉拢创缘,数天可自行愈合。长期带管者,由于切开部位上皮长入瘘孔内与气管黏膜愈合,形成瘘管,故应行瘘孔修补术。
(7)关心体贴患者,给予精神安慰 患者气管切开后不能发音,可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预防患者因急躁而自己将套管拔出,必要时可设法固定双手。
5.常见并发症
(1)脱管 常因固定不牢所致,脱管是非常紧急而严重的情况,如不能及时处理,患者将迅速发生窒息,呼吸停止。
(2)出血 可由气管切开时止血不彻底,或导管压迫、刺激、吸痰动作粗暴等损伤气管壁造成。患者感胸骨柄处疼痛或痰中带血,一旦发生大出血时,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压迫止血。
(3)皮下气肿 气肿部位多发生于颈部,偶尔可延至胸及头部。当发现皮下气肿时,可用甲紫在气肿边缘画以标记,以利观察进展情况。
(4)感染 与室内空气消毒情况、吸痰操作的污染及原有病情均有关系。
(5)气管壁溃疡及穿孔 气管切开后套管选择不合适,或置管时间过长,气囊未定时放气减压等原因均可导致。
(6)声门下肉芽肿、瘢痕和狭窄 多为气管切开术的晚期并发症。
(徐 敏 朱圆圆)
急救技术领域检测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三维达标
(一)名词解释
1.惊厥
2.大咯血
3.中毒
4.淹溺
5.中暑
6.创伤
7.气管异物阻塞
(二)填空题
1.淡水淹溺时的病理生理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淹溺后肺水肿患者吸氧时,湿化瓶内应放入__________,浓度为__________。
3.触电的三种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击伤的程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触电部位的电阻以及接触时间等。
5.电流击伤人,对人的致命作用一是引起_______,二是对_______的损害。
6.电流进入人体后,受伤最重的组织往往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热衰竭的突出表现是__________。
8.中暑时最易发生痛性痉挛的肌肉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惊厥发作时如何救护?
2.如何判断昏迷?
3.大咯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区别咯血与呕血?
4.呼吸困难分哪几类?如何进行判断?
5.简述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
6.简述有机磷中毒的主要表现。
7.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8.列表比较淡水淹溺与海水淹溺的异同点。
9.简述不同类型触电的特点。
10.简述重症中暑患者的救护原则及如何降温?
11.简述出血的种类。
12.简述创伤救护的目的。
13.创伤救护技术有哪些?
14.简述气管异物阻塞时,患者的临床表现。
二、综合跃升
1.案例分析:
(1)患者王某,男,38岁,1h前口服“敌敌畏”约30mL,呕吐1次,为少量胃内容物。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27次/min,血压13.8/7.4kPa(104/56mmHg),呼之不应,面色苍白,呼气中有大蒜味,手足抽动,皮肤湿冷,瞳孔针尖大小,等大等圆,听诊两肺可闻及湿啰音,腹软,肝脾未触及。
①写出患者的初步诊断。
②写出配合抢救的护理措施。
(2)男性,30岁,半小时前因车祸(车速180km/h)发生闭合性胸部损伤既往体健,无心肺疾疾患。查体:血压12.0/10.6kPa(90/80mmHg),呼吸急促,40次/min,脉搏130次/min。神清合作,痛苦状,呼吸困难,浅弱,脉搏快弱,有奇脉,颈静脉怒张,充盈明显,气管正中,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啰音,叩诊清音,心律整,心音遥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及四肢大致正常,无病理反射。
①判断患者出现了什么情况?
②列出你的判断依据。
(3)患者,男性,25岁,在朋友聚会上边吃东西边大声说笑,突然,他手呈“V”字形,面色青紫,呼吸困难,不能发声,请问他发生了什么情况,旁边的朋友应如何急救,判断患者出现了什么情况?
2.触电事故的现场,患者突然出现心搏呼吸骤停,请描述现场救护要点。
三、拓展思维
1.一民工在市郊的建筑工地施工时,左下肢被重物砸伤致开放性损伤、胫腓骨粉碎性骨折,5h后被送到医院。经过积极抢救治疗,终因伤肢感染严重而截肢。
请分析现场处理过程中,可能有哪些原因导致民工被截肢?院外急救人员假如早期到达现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急救措施?
2.男性,16岁,不慎跌入水中,体温36.8℃,表情淡漠,心率110次/min,血压14.6/9.3kPa(110/7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早搏,在给予生理盐水静滴治疗时,最合适的输液护理措施是什么?
3.李先生,35岁,因长时间高温环境下劳动大量出汗,出现口渴,头晕、四肢无力、胸闷、心悸、恶心。被工友急送医院。入院查体:神清、面容苍白、四肢皮肤湿冷体温39℃,血压12.0/9.3kPa(90/70mmHg),脉搏100次/min。
(1)患者有可能发生了何种病症?
(2)根据你对该患者的护理评估,写出目前最主要的护理诊断,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4.对于气管异物阻塞的患者,你将采取哪些有效的急救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