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口腔正畸学概述

口腔正畸学概述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口腔正畸学是研究错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矫治的科学,它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口腔正畸工艺技术是口腔正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以个别正常为标准,于2000年对错患病率调查结果是乳牙期为51.84%,替牙期为71.21%,恒牙初期为72.92%。一般矫治的方法较为复杂,应由口腔正畸医师予以实施进行。外科矫治必须由口腔颌面外科和口腔正畸科的医师合作完成。以保证关系及颌骨畸形均得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第一节 口腔正畸学概述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异常等影响了牙、颌骨、颅面的正常发育,导致牙排列不齐、上下牙弓间的关系异常、上下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异常等,称为错。

错的发病机制是牙量与骨量、牙与颌骨、上下牙弓、上下颌骨、颌骨与颅面之间的不协调。

口腔正畸学是研究错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矫治的科学,它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口腔正畸工艺技术是口腔正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各类矫治器、保持器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错的临床表现】

错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简单的仅表现为个别牙的错位,复杂的可表现为牙弓、颌骨及颅面的畸形。

1.个别牙错位 包括牙的唇向错位、颊向错位、舌向错位、腭向错位、近中错位、远中错位、高位低位、转位、易位、斜轴等。

个别牙错位,常常是同时发生2种或2种以上的不同错位,如上颌尖牙出现唇向—低位—斜轴错位等。

2.牙弓形态和牙排列异常 ①牙弓狭窄、腭盖高拱;②牙列拥挤;③牙列稀疏。

3.上下牙弓关系的异常,上下牙弓及上下颌骨与颅面关系的异常 ①前牙反;②前牙反,近中错,下颌前突;③前牙深覆盖,远中错,上颌前突;④上下牙前突,双颌前突;⑤一侧反,颜面不对称;⑥前牙深覆,面下1/3高度不足;⑦前牙开,面下1/3高度增大。

【错的患病率和危害性】

1.错的患病率 错畸形的患病率在国内外的许多报告中相差甚大,其原因可能在于采用的调查标准各有不同所致。

在错的调查标准中,通常应用个别正常或理想正常作为调查时的对照标准。

(1)个别正常 是指有轻微的错,但对于生理过程无明显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的范畴。在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彼此之间又有所差异,故称之为个别正常。

(2)理想正常 是由安格尔(Angle)提出来,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内排列的很整齐,上下牙弓的关系非常理想,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称之为理想正常。

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以个别正常为标准,于2000年对错患病率调查结果是乳牙期为51.84%,替牙期为71.21%,恒牙初期为72.92%。1955年毛燮均教授以理想正常为标准的调查统计,错的患病率为91.20%。

2.错的危害性

(1)局部危害性

1)影响颌面部的发育 由于大多数错是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有些错发生以后,会影响上下牙弓或上下颌骨的正常发育,而使畸形发展愈来愈严重。如前牙反的患者,在上下前牙呈反关系时,下牙弓会妨碍上颌骨的正常向前发育,使上颌的长度发育不足。同时,下颌由于失去了前牙在正常情况下覆覆盖关系的制约,且受上颌向前发育的力量又会推动下颌,更加向前发育。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下颌骨相互影响而使畸形越来越严重,形成颜面中1/3凹陷和下颌前突的发育畸形,随着错发展,呈现出新月状面型。

2)影响口腔的健康 牙列拥挤错位时,由于不易自洁可引起牙龈及牙周炎症,并好发龋齿。同时,错位的牙可因咬合异常而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

3)影响口颌系统的健康 严重的错可以影响口颌系统的正常功能,如严重下颌后缩、开唇露齿易造成口呼吸,影响呼吸功能;后牙锁可影响咀嚼功能;严重下颌前突则可造成吞咽异常;严重的下颌前突合并开会改变舌体的正常位置,在吞咽过程中改变了舌与牙的位置关系,而影响正常的吞咽功能;前牙开、严重下颌前突会造成发音异常;错致牙、颌骨的位置异常,出现干扰,可引起下颌开闭口、前伸、侧方运动障碍,进而影响颞下颌关节的正常功能,出现颞下颌关节的器质病变。

4)影响容貌外观 各种类型的错,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容貌外观,可呈现开唇露齿、双颌前突、面下1/3过长或过短等畸形。

(2)全身危害性 错不但会影响口颌系统的健康,而且也会对全身造成损害。错严重时,咀嚼功能明显降低,可引起消化不良及胃肠疾病。此外,颜面的畸形不仅仅影响外观,甚至会影响社交和职业的选择,造成精神和心理异常。

【错的矫治方法】

1.预防矫治 在牙、颌、颅面的胚胎发育和后天发育过程中,各种先天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均可影响其发育而造成错,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来防止各种错的发生,是预防矫治的主要内容。如母亲妊娠期注意营养、慎重使用药物、避免放射线照射等,均可防止胎儿的不良发育。儿童在牙萌出后,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问题及早治疗,如龋齿的早期防治、口腔不良习惯的早期破除、乳牙早失的缺隙保持以及滞留牙、额外牙的及时拔除等,通过这些预防措施可防止错的发生。

2.阻断矫治 错是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在错发生的早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早期矫治,阻断错向严重方向发展,将牙、颌、面的发育导向正常称为阻断矫治。如替牙早期发现牙列严重拥挤时采用序列拔牙法进行治疗;早期牙源性前牙反使用简单垫舌簧矫治器矫治,可防止错向严重的颌骨畸形方面发展。

3.一般矫治 一般矫治是口腔正畸矫治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错,选择各种不同类型的矫治器,例如可摘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等进行矫治。一般矫治的方法较为复杂,应由口腔正畸医师予以实施进行。

4.外科矫治 外科矫治是指对生长发育完成后,严重的骨性错采用外科手术进行矫治的一种方法,亦称正颌外科或外科正畸。外科矫治必须由口腔颌面外科和口腔正畸科的医师合作完成。以保证关系及颌骨畸形均得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错的矫治标准和目标】

错的矫治目标是平衡、稳定和美观。

错经过正畸治疗后,牙、颌、颅面间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取得协调关系达到新的平衡,应为前牙覆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中性,尖窝锁结正常,颌间关系及下颌对颅面关系位置正常。这种协调平衡关系应该是稳定的,而不致出现复发。要取得稳定的治疗效果,并不能只靠矫治后戴用保持器,取得稳定的治疗结果与错的诊断、矫治设计、矫治技术的正常使用等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在牙、颌、颅面形态及功能取得平衡和稳定的同时,改变畸形的面容,使容貌美观。错矫治的目标——平衡、稳定和美观,三者必须是有机的结合,缺一不可。

【错矫治的适应证】

的发育有3个不同的牙列时期,即乳牙期、替牙期和恒牙期。在不同的牙列期,错矫治的适应证及矫治的原则各有不同。

1.乳牙期(3~6岁) 乳牙期矫治的主要对象常为颌间关系失调或颅面、颌面关系的失调。个别牙错位,预计在其他牙列时期矫治效果更佳,或对颌面的功能及发育无大妨碍,或矫治效果不能肯定时,一般不予矫治。

(1)乳牙期矫治的适应证 ①前牙反、下颌前突;②后牙反;③前牙或后牙开;④严重的深覆、闭锁;⑤所有妨碍功能或生长发育的口腔不良习惯。

(2)乳牙期矫治注意事项 ①前牙反应在乳牙根部还未开始吸收之前进行矫治;②牙根未发育完成或已大量吸收者不能用做抗基牙,一般乳磨牙在4~8岁之间可作为抗基牙。

2.替牙期(7~12岁) 替牙期时乳、恒牙同时存在,而且又是颌骨发育和调整变化的快速期,牙列及咬合均不稳定,错可随牙的替换得到改善,也可进一步恶化,诊断比较困难。因此,凡轻度错,对功能和发育的影响无大妨碍者,可进行观察,不必急于进行矫治。

(1)替牙期矫治的适应证 ①前牙反;②后牙锁、反;③个别牙严重错位及引起错的额外牙;④上下牙弓间的关系异常;⑤第一恒磨牙严重错位;⑥由口腔不良习惯所致的错。

(2)替牙期矫治注意事项 ①诊断不明确时,不宜盲目进行矫治;②矫治器的设计和制作应以不妨碍牙颌生长发育为原则;③矫治器的戴用时间不宜过长,矫治力应轻微。

3.恒牙期(12~18岁) 恒牙期时,第二恒磨牙已萌出(12岁左右),为矫治的最佳时期。因第二恒磨牙萌出后,牙弓及面部宽度不再增加或增加甚微,的发育及调整已基本完成,只要诊断明确,所有错均可积极进行治疗。

【发育中不需矫治的暂时性错】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牙颌有时会出现一些看似异常的现象,即暂时性错。此现象一般可在生长发育中自行调整,不需矫治。

1.发育间隙 亦称生长间隙,一般发生在3~6岁,有时在乳牙列后期时出现散在间隙,也有无此间隙者。发育间隙的出现,表明前牙区恒牙胚的发育及颌骨体积的增长较为明显,对于恒牙的萌出、恒牙的整齐排列,以及关系的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即使不出现此间隙,随着恒牙的萌出,牙弓长度及宽度的发育,相应在地扩大了前牙弓,恒牙也不一定拥挤,但有此间隙者明显优于无此间隙者。

2.灵长间隙 在出现发育间隙的同时,也可在上颌乳尖牙的近中、下颌乳尖牙的远中出现间隙,这一现象称之为灵长间隙。此间隙为灵长类动物的特征,其作用是容纳对颌粗大的尖牙,此表现在低级灵长类动物中更加明显。灵长间隙对恒牙关系的调整有一定的作用。

3.上颌中切牙之间隙 上颌中切牙萌出初期,两牙间出现“八”字形间隙,这是上颌侧切牙牙胚在发育过程中,挤压中切牙牙根所致。待上颌侧切牙萌出后,施加于中切牙根部的力逐渐消失,其萌出的力作用于中切牙冠部,间隙即可消失。但应注意排除额外牙及唇系带附着过低等因素。

4.上颌侧切牙牙冠远中倾斜 侧切牙萌出后,由于尖牙牙胚位置较低,压迫侧切牙牙根使其牙冠向远中倾斜。尖牙萌出后,侧切牙即可自行调整正常。

5.上下恒切牙萌出初期轻度拥挤 正常情况下,恒切牙的体积较乳切牙大,恒牙萌出初期时可呈现出轻度拥挤的现象,随着颌骨的发育及乳磨牙与前磨牙离位间隙(替牙间隙)的出现,可得到改善。

6.恒切牙萌出早期的深覆 其形成的原因可能为上下颌体及牙槽的高度发育尚不足,随着前磨牙及第二恒磨牙的萌出,上下颌间高度各有一次增高。此期的深覆,如无咬伤牙龈组织的情况,可待前磨牙及第二恒磨牙萌出后再作考虑。

7.建初期上下第一恒磨牙呈远中关系 建初期的轻度远中关系,当乳磨牙被较小的前磨牙替换后,其离位间隙可将远中关系调整为中性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