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染过程中的表现

感染过程中的表现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隐性感染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病理损害轻微,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可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显性感染结束后,机体可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力。上述5种感染表现形式在不同传染病可有所不同,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般而言以病原体被清除最常见,然后依次是隐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

二、感染过程中的表现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因其数量和致病力的不同,人体防御能力的强弱及环境影响的差异,感染过程可有5种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 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数量少、致病力弱,人体的防御能力足够强大时,病原体则被消灭或排出体外,不出现疾病状态。

2.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病理损害轻微,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可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该过程结束后,多数人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病原体被清除,如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成为健康病原携带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3.病原携带状态 病原体停留在入侵部位或侵入脏器继续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但人体不出现疾病状态的时期。携带病原体的人称为病原携带者,如果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下称为急性携带者;在3个月以上称为慢性携带者,但携带乙型肝炎病毒6个月以上方为慢性携带者。病原携带者是重要的传染源。

4.显性感染(临床感染) 病原体侵袭人体,因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或人体抵抗力弱,病原体大量繁殖,引起组织损伤及功能障碍,出现临床表现,即传染病发作。显性感染结束后,机体可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力。但部分病人可因免疫力不足以彻底清除病原体而成为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5.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病原体的致病力与人体的抵抗力处于暂时平衡状态,病原体不能大量繁殖、致病,机体也不能将病原体彻底杀灭,病原体潜伏在体内某个部位,不排出,亦无任何症状。当机体防御能力下降时,潜伏在体内的病原体可乘机繁殖,引起发病。常见的潜伏性感染如带状疱疹、疟疾、结核病等。

上述5种感染表现形式在不同传染病可有所不同,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般而言以病原体被清除最常见,然后依次是隐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