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行病学与预防
(一)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传染源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起病前2周至发病后1周随粪便排出HAV最多,传染性最强,起病30 d后仍有少数病人排出HAV。隐性感染者因无明显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损害而不易识别,作为传染源对人群的危害性更大。
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的传染源分别是急、慢性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病人和病毒携带者血液中HBeAg、HBV-DNA阳性时传染性最强,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乙肝病人是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丙型肝炎病人血清HCV-RNA阳性时具有传染性;急性感染HDV后,病毒血症可持续5~25 d,此期传染性最强。庚型肝炎传染源为病人和病毒携带者。
2.传播途径 甲型及戊型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等是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日常生活接触多表现为散在发病。饮用水源污染则是戊型肝炎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
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①血液传播,输入含有病毒的血液、血制品或使用病毒污染的注射器材及医疗器械而导致传播,血液透析、内镜检查及器官移植等均可引起感染。②密切接触传播,经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带病毒的体液如唾液、尿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胆汁、汗水、胸腔分泌物、羊水、月经血等导致传播,性接触亦可传播。③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时及分娩后传播。宫内感染约占HBsAg阳性母亲的5%,分娩过程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分娩后传播主要由于母婴之间密切接触。庚型肝炎传播途径与上述类似。
3.易感人群 人对各型肝炎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6个月以下婴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HAV抗体而不易感,6个月后血中抗HAV抗体逐渐消失而成为易感者。甲型肝炎在幼儿、学龄前儿童发病多,绝大多数成年人血中均可检出抗HAV抗体,易感性低,但遇有暴发流行时各年龄组均可发病。HBV的感染多发生在婴幼儿及青少年,随年龄增长经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感染后或接种疫苗后出现抗HBs抗体者有免疫力。丙型肝炎多见于成人,以输血传播为多见。戊型肝炎以青壮年发病较多,儿童感染后多表现为隐性感染。庚型肝炎以多次接受血液、血制品、血液透析者为高危人群。
4.流行特征 甲型肝炎多为散在性发病,秋冬季高发。乙型肝炎以散发为主,感染与发病表现出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无明显季节性。丙型肝炎及庚型肝炎发病与输血和血液透析等关系密切。丁型肝炎的流行特征与乙型肝炎相似。戊型肝炎流行多发生于雨季或洪水后,是由于水源受到污染所致,散发多由于不洁食物引起。
(二)预防
1.管理传染源 急性病人应隔离治疗至病毒消失,甲、戊型肝炎应自发病之日起,按肠道传染病隔离不少于3周,乙、丙、丁、庚型肝炎采用血液或体液和接触隔离,病情稳定后可以出院。慢性病人和病毒携带者应进行病毒复制指标评估,了解其传染性强弱,复制活跃者应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现症感染者不能从事饮食服务、食品加工、饮用水供应及幼托保育工作。严格筛查献血员,病毒性肝炎病人及带毒者不得献血。
2.切断传播途径 甲型和戊型肝炎,重点搞好饮水和饮食卫生,加强水源和粪便管理,搞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定期消毒食具,洗漱用品专用。乙型、丙型、丁型、庚型肝炎重点加强血制品管理和医院内消毒隔离,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提倡使用一次性诊疗用品。严格血污染品的消毒处理。加强服务行业公共卫生意识,做好对美容、理发、洗浴行业的卫生监督。
3.保护易感人群 对抗HAV-IgG阴性者(主要是幼儿、学龄前儿童)均可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与甲型肝炎病人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可在接触后2周内预防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我国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关键措施。新生儿出生24 h内即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与HBV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医务工作者、静脉药瘾者及从事幼托保育、食品加工、饮食服务等职业人群都是主要接种对象,凡易感者均可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共注射3次,按0,1,6个月各肌内注射1次,每次10 μg(基因工程疫苗),接种后保护率为85%;如采用30 μg/次,并加用HBIG,保护率可达90%以上。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从人血液中制备,主要用于新生儿及暴露于HBV的易感者,应及早注射,剂量一般为0.05~0.07 ml/kg。目前国产HBIG多数为100 IU/支。
目前对丙型、丁型、戊型及庚型肝炎还缺乏特异性免疫预防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