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龋病流行特征及有关因素

龋病流行特征及有关因素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今世界上龋病分布的特点是高度工业化国家由于广泛采取预防措施,龋均和患龋率已大幅度下降,按照WHO标准已普遍处于中等以下水平。有学者调查显示,乳牙患龋率男性略高于女性,而恒牙患龋率女性略高于男性。

二、龋病流行特征及有关因素

(一)地区和时间分布

各个国家龋病情况是不一致的。当今世界上龋病分布的特点是高度工业化国家由于广泛采取预防措施,龋均和患龋率已大幅度下降,按照WHO标准已普遍处于中等以下水平。而发展中国家因生活水平的提高,进食糖量的上升,食物结构的改变,预防措施的滞后,造成龋均逐渐上升。但也有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广泛开展,使龋病的患病率也呈下降趋势。WHO为衡量各国或各地区居民的患龋情况,以12岁龋均作为标准来判定龋病的患病水平(表2-2)。

表2-2 WHO龋病流行程度的评价指标(12岁)

img46

在1983年和1995年的两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中国各地区的患龋情况分布存在着较大差异。2005年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30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部分,其地区之间的差异已不明显。这种结果的改变,是由于广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口腔健康知识的普及,含氟牙膏的大量使用,以及经济发展的变化所引起的。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2岁年龄组龋均与WHO的标准相比,我国患龋情况处于很低水平,1995年该年龄组儿童龋均为1.0,2005年为0.5。

(二)人群分布

1.年龄 儿童从乳牙萌出后即可患龋病,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在3岁左右患龋速度上升,到6岁左右达到发病高峰。此时,恒牙开始萌出,乳牙逐渐脱落,乳牙患龋率开始下降。但恒牙患龋率由于处于年轻期的恒牙尚未矿化完全,易感龋病,如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牙)。因此,12~15岁是恒牙龋病的易感时期,患龋率上升。25岁以后,随着牙齿釉质的再矿化,牙齿对龋蚀的抵抗力增强,进入患龋的稳定期。当步入中老年时期后,由于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口腔卫生状况的改变,牙菌斑在根面的堆积,易发生牙骨质龋、根面龋,患龋率呈上升趋势,极易造成老年人失牙。

2.性别与龋病的关系 目前并无明确定论。有学者调查显示,乳牙患龋率男性略高于女性,而恒牙患龋率女性略高于男性。这主要是由于女性在生理发育上早于男性,故乳牙的脱落、恒牙的萌出,女性早于男性,造成女性恒牙较早接触口腔环境,较早受到龋蚀的侵袭。1995年和2005年两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组儿童乳牙患龋率男性与女性十分接近。

3.民族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由于饮食和风俗习惯,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龋病患病率亦有差异。据1983年全国中小学生龋病、牙周疾病抽样调查资料,我国少数民族中患龋率最高的是彝族(患龋率为56.0%,龋均1.52),最低的是回族(患龋率为18.2%,龋均0.3)。美国1985~1986年全国成人口腔健康调查显示,18~64岁的平均龋均,白种人为10.3-2,黑种人为6.84,黑种人的龋均一般低于白种人。

4.城乡居民 在发展中国家,一般城市居民的患龋率高于农村,这与居民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特点有关。城市居民的食糖量增多,若口腔卫生状况不良,口腔保健措施滞后,患龋的可能性将会增大。但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口腔健康活动的广泛开展、刷牙等口腔卫生习惯的建立,氟化物的推广使用等口腔保健措施的有利配合,城市儿童的患龋率、龋均得到较好控制。在城市郊县的农村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口腔预防保健措施相对落后,出现了农村居民患龋率高于城市的现象。在一些西方工业化国家中,由于城市和农村生活水平、糖的食用量、口腔保健措施基本一致,故城乡患龋情况无明显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