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架的方法
上架就是将带有上、下
托的上、下颌模型用石膏固定在
架上,以保持上、下模型间的高度和颌位关系,供义齿制作。通常情况下,无牙颌病人、多数牙缺失者及游离缺失者,医师用
托确定其颌位关系后,都需要上
架加以固定。
1.上简单架
(1)用物准备:橡皮碗、石膏调拌刀、石膏、清水、方玻璃板。
(2)操作方法
1)检查颌位关系:将病人口内记录的蜡托安放在工作模型上,并检查上、下颌模型的颌位关系是否吻合,吻合才可上
架。
2)修整模型:将上、下颌模型底部边缘在模型机上修整至合适的大小及厚度,并用小刀在模型底部和边缘刻痕,然后将模型放于水中浸泡。
3)准备架:调紧固定上颌体的螺丝,使上颌体只能做开闭运动,无左右移动。再根据上、下颌模型咬合时的高度,调节
架的升降螺丝,以固定上颌体的高度。
4)上架:将调拌好的石膏放少许于玻璃板上,再将
架下颌体置于其上,并用调拌刀将石膏覆盖下颌体,再将已浸湿的下颌模型置于其上,调整下颌模型的位置并用石膏固定。按照咬合关系,再将石膏置于上颌模型底座上,将上颌体放下,使其与升降螺丝顶部接触,以免咬合升高,用石膏固定上颌模型于上颌体上。在石膏尚未凝固前,用调拌刀刮去模型四周多余石膏,并用水抹光。待石膏完全凝固后,将
架从玻璃板上取下,洗净玻璃板及
架上的石膏。
2.上Hanau H型架 该
架是国际通用的用于全口义齿制作的半可调节
架。
(1)用物准备:与简单架相同。
(2)操作方法
1)检查颌位关系及修整模型与简单架相同。
2)调整架:将左、右水平髁导斜度调节至25°,并将髁球用正中锁固定在髁槽最前端。将左、右侧向髁导斜度调至15°,并固定之。将切导盘调节为水平位,使切导针上标志线与上颌体上缘平齐,下端位于切导盘中央。调整架环,使其牢固地固定于上、下颌体上。
3)用面弓转移颌位记录至架上:用蜡堤确定无牙颌病人上、下颌距离和水平关系后,用面弓固定上颌托与颞下颌关系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的位置关系,即将已为面弓所固定的关系转移至
架上。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将面弓一端髁梁固定,套于架一侧髁杆末端,再调节面弓另一端髁梁,使其与
架另一端髁杆末端接触。记下两侧髁梁的读数,并得出平均读数。再将两侧髁梁调至平均读数,套于
架两侧的髁杆末端。检查
堤上的中线是否与
架的切导针相对,调节
叉升降螺丝柱,使
堤平面的前部与切导针的下标志线在同一平面上。
将准备好的上颌模型移入上颌托内,使模型与蜡基托组织面紧密贴合。用石膏将上颌模型固定在上体的架环上。如用恒基托形成
托时,先用湿纸泥填入恒基托组织面倒凹区,消除倒凹,然后用石膏将恒基托连接于架环上。
等固定上颌模型的石膏凝固后,取下面弓及叉。首先松开固定髁梁和
叉的螺钉,取下面弓。用酒精灯烤热
叉柄,等与
叉接触的蜡软化后,即可较容易地取下
叉。按照
堤的颌位记录,用石膏将下颌模型固定在
架下颌体的架环上。在石膏初凝前,应将
架倒置或用手固定下颌模型,确保模型与基托紧密贴合。否则下颌模型可因石膏太软而下沉,与基托组织面失去接触,导致上、下颌的垂直关系改变。
石膏初凝后,最好用绳将架上、下颌体的前端固定,以免石膏凝固时膨胀,使切导针升高而离开切导盘,从而改变垂直距离。
洗净架上的石膏,待其凝固变硬后,即可确定
架上的前伸及侧向的髁道斜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