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病人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了解病人全身健康状况,有无全身性疾病的病史。
(2)身体状况:病人因牙缺失的部位、数量、时间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前牙缺失表现为发音不清,唇部内陷;后牙缺失使其咀嚼功能减退;上、下颌牙列缺失,且余留牙无接触时,面部下1/3距离缩短,鼻唇沟增加,面容衰老;牙缺失后久未修复者可出现关节弹响、张口受限等颞颌关节症状。
(3)心理-社会状况:评估病人年龄、受教育的水平,对可摘局部义齿的认知情况;对义齿功能和美观的要求;了解病人对初戴义齿的不适感有无足够的思想准备。
(二)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问题
(1)组织完整性受损:牙列缺损所致。
(2)潜在并发症:对颌牙伸长、咬合功能紊乱等。由牙列缺损久未修复所致。
(3)知识缺乏:缺乏对义齿功能的认识及使用的相关知识。
(三)护理目标
(1)病人了解可摘局部义齿结构及功能恢复的程度。
(2)病人能掌握可摘局部义齿的使用方法。
(四)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前应向病人介绍修复体的优点及缺点,并应选用与病人缺失牙相似的修复体标本让病人观看,使其对修复体外观有初步了解。告诉病人初戴义齿的不适感、异物感,经过耐心戴用一段时间后会慢慢适应的。可摘局部义齿能够部分恢复病人的口腔功能,且有一定的使用年限,不可能像真牙一样长期使用。让病人对修复的义齿有正确的认识。
修复治疗前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能使病人对修复体的质量、功能、感受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及客观评价,才能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牙体预备及制取印模的护理
(1)用物准备
1)常规用物:见牙体缺损相关内容。
2)牙体预备用物:轮形石、刃状石及各型金刚砂车针(医师根据需要选用)。
3)制取印模用物:托盘、印模材料(按需要准备)、橡皮碗、调拌刀。
4)另备红蜡片、酒精灯、打火机、大蜡刀、蜡刀架、雕刻刀等。
(2)护理配合
1)治疗前准备:引导病人上椅位,戴上胸巾,调节椅位及光源。医师进行牙体预备前,向病人解释磨牙的目的,取得病人合作。
2)协助牙体预备:医师根据修复设计的需要,对支托凹、隙卡沟进行预备时,协助选择、更换砂石针及金刚砂车针,牵拉口角、吸唾、压舌、暴露术区。
3)检查支托凹:如医师需用咬蜡片的方法检查支托是否达到预备要求,备红蜡片,点燃酒精灯,供医师使用。
4)选择托盘:牙体预备完成后,选择与病人牙弓大小、形态一致的托盘制取印模。要求托盘与牙弓内、外侧应有3~4mm间隙,以容纳印模材料。其翼缘不能过长或超过黏膜转折,在唇颊系带应有相应切迹。上颌托盘后缘应盖过最后一个磨牙后垫区。如托盘的高度及长度不足,可用蜡添加。托盘还应选择有孔及边缘有倒凹的托盘,防止印模材料与托盘剥脱。如果使用平底无孔托盘,应在边缘加蜡或者贴一圈胶布形成倒凹。如无合适的托盘,也可为病人制作个别托盘。
5)制取印模
体位要求:取印模前,首先要调整好病人的体位及头位,使病人舒服地坐于治疗椅上。取上颌印模时,让病人坐直或微仰,避免印模材料向后流动刺激病人软腭;取下颌印模时病人头稍向前倾。
调拌印模材料:取适量藻酸盐印模材料粉剂放于橡皮碗内,按比例加适量清水,用调拌刀调匀。如选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应尽量节约使用,原则上应制作个别托盘。为避免材料与托盘分离,有的材料要求取模前在托盘组织面及边缘涂上黏合剂,然后取适量的硅橡胶糊剂及催化剂于调拌纸上,用塑料调拌刀调和,调匀后放入托盘。
取印模:医师将盛有印模材料的托盘放入病人口内前,护士先递送适量材料,由医师放入病人口内倒凹区、较高的颊间隙处、上颌结节区、高穹隆的硬腭上,下颌放在舌间隙区,然后再将托盘迅速送入口内制取印模。如有过多的材料由后部软腭处排出,可用镊子及时取出口外,以免刺激软腭导致病人恶心。
6)印模处理:印模取出后,如有小气泡或边缘厚度不足者,调拌少许印模材料,在医师指导下在口外进行添补。用冷水冲净印模上的唾液、残渣、血迹,经消毒处理后及时灌注。
7)治疗后护理:嘱病人漱口,用纸巾擦净病人口周黏附的印模材料,取下胸巾,移开治疗台,将治疗椅调至病人易于离开的位置。年老体弱者应协助其缓慢下椅位。预约病人复诊时间。
8)治疗单元的处理:清理更换用物,使用后的一次性用物按要求进行分类处理。
3.确定颌位关系的护理 确定颌位关系的方法以用堤记录上、下颌的颌位关系为例。
(1)用物准备:除常规用物外,另备红蜡片、大蜡刀、雕刻刀、酒精灯、蜡刀架、打火机、人工牙等。有条件可采用电热蜡刀,用蜡片或光固化树脂预成片制作完成的暂基托。
(2)护理配合
1)安排病人,将椅位调整至治疗所需的体位。将已制作完成的暂基托模型与病人病历及口腔情况进行核对,确定无误后用水将模型浸湿。
2)点燃酒精灯,烧热蜡刀,备好红蜡片及雕刻刀。嘱病人漱口,如有旧义齿者嘱其取下放于检查盘内。
3)医师烤软蜡片在暂基托上制作堤,并将其放入病人口内,趁蜡堤软时嘱病人做正中咬合。然后取出放回模型上,按照咬合印迹对好上、下颌模型,完成颌位关系记录。如需排牙,协助选择合适的人工牙,并征求病人意见,满意后备用。
4)嘱病人漱口,有旧义齿者嘱其戴上。预约复诊时间。常规清理用物,消毒备用。
5)确定颌位关系后即可上架。上架前,先用水浸泡模型,然后将上、下颌模型和记录固定在一起,调拌石膏将模型固定在架上。如设计为整铸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则先保留蜡记录,待整铸支架完成后再上架制作义齿。也可在整铸支架试戴后再做记录。
4.试戴蜡牙或整铸支架的护理 如多个前牙缺失,在排牙后应在病人口内进行试戴。如为整铸支架,需在支架完成后试戴合适再进行人工牙制作。
(1)用物准备:试戴蜡牙用物与确定颌位关系用物基本相同。试戴整铸支架需备各型砂石针、金刚砂车针、咬合纸等。
(2)护理配合
1)常规安排病人,备好排好的蜡牙或整铸支架。
2)医师将排好前牙的暂基托放在病人口内进行试戴时,让病人通过面镜观看牙齿的形态、颜色、大小及位置。个别牙位置需要调整时,点燃酒精灯,烧热蜡刀供医师使用。
3)铸造支架试戴时,根据需要备齐砂石针及咬合纸。如需堤记录确定颌位关系者,备堤记录所需用物。试戴过程中随时调节灯光位置,保证医师视野清晰。
4)试戴完成,病人满意后预约复诊时间。清理用物,消毒备用。
5.初戴义齿的护理
(1)用物准备
1)除常规用物外,另备三头钳、日月钳、长鼻钳、各型砂石针、咬合纸、砂纸圈等。
2)异常情况所需用物:义齿制作不合适,需返工重做时备印模材料及调拌工具。义齿基托不贴合或咬合过低,需进行基托重衬或恢复咬合者,若用直接法重衬或加高咬合,备自凝树脂,包括自凝牙托粉、自凝造牙粉、自凝牙托水、调拌杯、调拌刀、棉签、液体石蜡、玻璃纸等。若用间接法重衬,所需用物与取印模相同。若用间接法加高咬合者,所需用物则与确定颌位关系相同。
(2)护理配合
1)核对病人病历、姓名及义齿,安排病人于治疗椅上。将已完成的义齿放入检查盘内,备齐所需用物。
2)医师调磨义齿基托倒凹及过长的边缘时,护士用强力吸引器吸去磨除的碎屑。及时调整灯光,方便医师操作。个别卡环需要调整,按医嘱传递所需牙用钳。医师在试戴调磨过程中,及时添加咬合纸,协助更换砂石针。
3)若义齿基托与组织面不密合或咬合过低,用自凝树脂直接法在口内重衬或恢复咬合接触时,调拌牙托粉或造牙粉。做重衬时,用棉签蘸取液体石蜡供医师涂于病人口腔黏膜的重衬区域,待自凝树脂呈黏丝状时涂于基托组织面或需增加咬合的面,将义齿戴入病人口内就位。备温热水,医师将树脂尚未完全凝固的义齿取下后放入其中,加速自凝树脂的聚合。
4)如采用间接法重衬者,调拌少量印模材料置于义齿组织面,戴入病人口内,取咬合印模。待印模材料凝固后取出,由技术员直接装盒,在口外换成基托树脂。
5)采用间接法恢复咬合者,用蜡片加高咬合,准备所需用物。医师完成咬合恢复后,由技术员按常规进行装盒、填塞树脂、热处理。
6)需返工重新制作新义齿者,选择托盘,调拌印模材料,重新制取印模。
7)义齿经试戴合适后,协助将义齿在布轮上进行抛光、消毒后交病人戴入。初次戴用可摘局部义齿者,常会感到佩戴困难,护士通过面镜耐心教会病人取戴方法,直到掌握为止。
8)操作过程中,适时与病人沟通,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协助行动不便的病人漱口。
9)清理用物,消毒备用。
6.健康指导
(1)告诉病人,初戴义齿常有异物感、发音不清、咀嚼不便、恶心或呕吐等,但经耐心戴用1~2周后,即可习惯。
(2)摘戴义齿开始不便,应耐心练习,不宜强力摘戴,以免卡环变形。摘取时最好多拉取基托,不推卡环。戴义齿时不要用牙咬合就位,以免卡环变形或义齿折断。
(3)初戴义齿时,让病人最好不吃硬食,也不宜咬切食物,先练习吃软食物,以便逐渐适应。
(4)初戴后可能有黏膜压痛现象。如压痛严重,出现黏膜溃疡时,可暂时将义齿取下浸入冷水中,复诊前2~3h应戴上义齿,以便医师能准确地找到痛点,以利修改。
(5)应养成保持义齿清洁的习惯,在饭后及睡前应取下义齿刷洗干净。可用清水蘸肥皂刷洗,也可用牙膏刷洗,以免食物残渣沉积于义齿上。刷洗时要防止义齿掉在地上摔坏。
(6)夜间应将义齿取下放入冷水杯中,以利口腔支持组织有一定时间休息,但切忌放入沸水或乙醇等药液中。
(7)义齿如发生折断或损坏,应及时修补,并同时将折断部分带来复诊。
(8)义齿戴入后若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复诊,病人不要自行修改。
(9)义齿戴用半年到1年,最好复诊一次。
(五)护理评价
通过治疗和护理计划的实施,评价病人是否达到:①了解可摘局部义齿结构及功能恢复的程度;②掌握可摘局部义齿的使用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