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染的特点

感染的特点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来自病人口腔中的分泌物、血液及大量的共生微生物。根据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组织1994年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情况报告,外科高居第二位,儿科居第三位,重要感染部位外科切口位居第二位;重点人群中肿瘤病人最高,高龄及婴幼儿病人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口腔住院病人具有医院内感染易感人群特征。有文献报道,在英国牙科治疗中每天有400例乙型肝炎带菌者接受了常规的口腔治疗。

一、感染的特点

(一)门诊病人易感因素多

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来自病人口腔中的分泌物、血液及大量的共生微生物。由于口腔诊疗室特殊的结构环境(每3m2放置一台诊疗椅),导致通风受到一定的影响,又由于口腔治疗中一次性器具的大量使用和特殊器械(牙钻、机头、洁治器、拔髓针等)的反复使用,因此,当上述危险因素通过不同方式污染诊疗室空气和环境、污染口腔器具时,极易由消毒或预防工作中的疏忽而增加门诊病人的感染发病率。

(二)住院病人易感人群多

有文献报道,口腔医院由于专业限定,收治的住院病人多以颌面肿瘤、唇腭裂整形、正颌及关节外科、创伤外科病种为主,故住院病人中手术、高龄者、儿童居多。根据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组织1994年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情况报告,外科高居第二位,儿科居第三位,重要感染部位外科切口位居第二位;重点人群中肿瘤病人最高,高龄及婴幼儿病人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口腔住院病人具有医院内感染易感人群特征。

(三)医务人员感染机会多

以口腔每一门诊病人平均就诊时间为30min,每一病种平均治疗疗程约3~4次,每位医师日均接诊病人10~15人次计算,如此大量的治疗工作都是由医师、护士在病人充满唾液、血液和多种微生物的口腔环境下用手操作完成,且往往医务人员、病人都无法判定口腔疾患病人是否是感染疾病的带菌者,因此稍有不慎,医务人员即会获得感染性疾病。有文献报道,在英国牙科治疗中每天有400例乙型肝炎带菌者接受了常规的口腔治疗。在美国,牙医师每天治疗15位病人,则7个工作日就有一个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