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 过氧化物酶染色
Peroxidase staining,POX
一、实验目的
掌握四甲基联苯胺法过氧化物酶染色的原理和临床意义,能正确判断过氧化物酶染色结果,能进行过氧化物酶染色的操作,知道其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内含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X),能催化过氧化氢而释放新生氧,使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生成四甲基联苯胺蓝,再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结合成稳定的蓝色颗粒而沉淀于细胞胞质内。
三、实验器材
新鲜血片或骨髓片、显微镜、擦镜纸。
四、实验试剂
1.0.1%四甲基联苯胺(TMB)乙醇溶液:0.1gTMB溶于100ml 88%乙醇中,贮于棕色瓶中,4℃保存。
2.亚硝基铁氰化钠饱和溶液(360g/L):少量蒸馏水中加入亚硝基铁氰化钠晶体,搅拌直至不再溶解为止,贮于棕色瓶中,4℃保存。
3.1%过氧化氢溶液(新鲜配制):取30%过氧化氢1ml加入蒸馏水29ml。
4.稀过氧化氢溶液:临用前将1%过氧化氢1滴加蒸馏水10ml稀释。
5.瑞氏染液、香柏油、乙醚乙醇液。
五、实验方法
1.取0.1%TMB乙醇溶液1ml,加亚硝基铁氰化钠饱和溶液10μl,在临用前配制。
2.新鲜干燥血片或骨髓片,加0.1%TMB‐亚硝基铁氰化钠饱和溶液的混合试剂0.5ml,使布满整张涂片,放置1min。
3.加稀过氧化氢溶液0.7ml,用吸球吹吸,使两液混匀,作用6min。
4.涂片用流水冲洗,待干后再用瑞氏染液复染,复染时间要稍长于(约10~20min)普通染色时间。
5.水洗,待干,用油镜镜检。
6.结果判断(见彩图2‐1):胞浆中出现蓝色颗粒为阳性。判断标准如下:
阴性:胞浆中无蓝色颗粒。
弱阳性:胞浆中蓝色颗粒量少且细小,相当于(+)。
阳性:胞浆中蓝色颗粒量多,粗细不一,相当于(++)。
强阳性:胞浆中细胞充满粗大紧密蓝色颗粒,相当于(+++)。
7.报告阳性程度或阳性细胞百分率。
六、注意事项
1.血片或骨髓片应新鲜,立即固定,才能保持酶的活性。
2.TMB配制在85%~88%乙醇溶液中染色效果较好,勿用95%乙醇,否则使显色反应减弱或消失。
3.过氧化氢溶液需新鲜配制,其浓度与加入量不能随意更改。过氧化氢加于血片上,应有气泡产生,否则示失效,应重新配制。过氧化氢浓度太高,粒细胞中看不见阳性颗粒。
4.在涂片上两液混匀时,动作要轻,以免将阳性颗粒吹散到阴性细胞上。
七、结果报告
八、临床意义
1.粒细胞系统:原始粒细胞呈阴性或阳性(分化差的原始粒细胞呈阴性,分化好的原始粒细胞呈阳性),早幼粒细胞及以后幼稚粒细胞均呈阳性,并随细胞发育成熟,阳性反应程度递增。成熟的中性粒细胞中含丰富均匀细小的阳性颗粒,嗜酸性粒细胞中颗粒粗大呈深蓝色,嗜碱性粒细胞呈阴性。
2.单核细胞系统:除部分原始细胞外,皆呈弱阳性反应,其颗粒细小稀疏。
3.某些组织细胞及吞噬细胞可呈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
4.所有淋巴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皆为阴性。
5.该化学染色是区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M1~M5)的主要细胞化学染色,FAB分型规定前者阳性率<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