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取0.5ml乏血小板血浆放入试管中,置37℃水浴中3min,加10%硫酸鱼精蛋白溶液1滴,混匀,置37℃水浴中15min,立即观察结果。
实验三十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
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 test
一、实验目的
掌握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原理、临床意义;会规范操作3P试验、能正确判断结果。
二、实验原理
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释放出肽A、B后转变成纤维蛋白单体(FM),纤维蛋白在纤溶酶降解下生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FM和FDP形成可溶性复合物,硫酸鱼精蛋白可使该复合物中FM游离出来,游离的FM可自行聚合成肉眼可见的纤维网状、絮状或胶冻状,从而反映FDP,尤其是其碎片的存在。
三、实验器材
水浴箱、吸管、试管、离心机。
四、实验试剂
10%硫酸鱼精蛋白溶液、0.109mol/L枸橼酸钠溶液、受检血浆。
五、实验方法
取0.5ml乏血小板血浆放入试管中,置37℃水浴中3min,加10%硫酸鱼精蛋白溶液1滴,混匀,置37℃水浴中15min,立即观察结果。
六、注意事项
1.采血过程要顺利,抗凝要充分,标本不能放冰箱或反复冻溶,贫血严重时可适当增加抗凝剂量,否则会致假阳性。
2.草酸盐、肝素、EDTA都不能用作本试验的抗凝剂。
3.结果观察要及时,冷却后出现的沉淀不作参考。
七、临床意义
1.阳性:见于DIC早期或中期,但在大出血(创伤、手术、咯血)或样本置冰箱后可呈假阳性。
2.阴性:见于DIC晚期和原发性纤溶症。
八、结果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