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尺骨鹰嘴骨折固定术
适应证 尺骨鹰嘴的横折、斜折及不严重的粉碎性骨折,骨折片向上移位较远,手法复位失败者。
术前准备 除一般准备外,应准备不锈钢丝及长短合适的螺丝钉。
麻醉方式 采用臂丛麻醉、针麻或局麻。
体位 取仰卧位,患肢置于胸前,或取俯卧位,患肢外展置于侧台上。
手术步骤
①切口与显露:从尺骨鹰嘴上方2~3cm,向下沿尺骨做一长约6cm的后侧切口(图10-5-1)。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向两侧稍做剥离并牵开,即可露出骨折部。屈曲肘关节,将近侧折段向上牵开,彻底清除关节内的积血或小碎骨片,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图10-5-1
②复位与固定:将肘关节伸直,以松弛肱三头肌。用手指向下推动近侧折段,使两骨折段正确对位,以无菌巾钳钳夹固定。内固定的方法常用以下两种:
a.螺丝钉内固定法:于肱三头肌腱止点稍上方做一纵行小切口,直达鹰嘴凸面,由此凸面中点稍后方用较细的钻头向尺骨纵轴稍前的方向进行钻孔,并钻入对侧骨皮质少许,再拧入已选好的螺丝钉,将骨折片固定(图10-5-2)。
图10-5-2
b.钢丝像结法:在远、近两折段上,用细钻头或骨锥各横钻一骨孔。钻孔的部位均应在尺骨鹰嘴前后径的中、后1/3交界处,距骨折线约1cm处,由外向内钻通对侧骨皮质。然后,将细钢丝由一孔道穿入,经另一孔道穿出,再将钢丝两端拧紧,钢丝撑结的尖端弯入筋膜下,这样,虽然由于肱三头肌向上牵拉和肱骨向下的作用力量,也不致使骨折端裂开(图10-5-3)。
图10-5-3
③缝合切口与外固定:骨折固定后,取下无菌巾钳,缝合裂开的关节囊及肱三头肌腱膜,再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将肘关节置于110°~120°屈曲位,用臂部石膏托固定。
手术技巧及特别提示
①如为不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只有1~2块碎骨片,应首先将中间的骨折片做初步对位,再将上、下两骨折段复位,用无菌巾钳夹住上、下两折段,使肘关节做屈曲活动,利用肱骨滑车关节面对尺骨半月切迹的压力作用,常可使中间的骨折片完全复位,然后,行螺丝钉内固定。
②用螺丝钉做内固定时,钻孔部位应在鹰嘴凸面中点的稍后方。钻孔方向需稍偏向前方,以便钻入对侧骨皮质,这样螺丝钉可拧入对侧骨皮质内,避免螺丝钉松动退出。但钻头方向不可过于偏前,以免钻入关节而损伤关节面,甚至会错误地将螺丝钉拧入关节腔中。
③用钢襻结法固定骨折时,于上、下两折段所钻的孔道,一定要在鹰嘴前后径的中、后1/3交界处,才能固定牢靠。如钻孔部位偏前,当将钢丝拧紧后,骨折端可因肱三头肌牵拉和肱骨向下的作用力量而裂开(图10-5-4)。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可在钢丝襻结的后方,即相当于鹰嘴前后径的中、后1/3交界处,再钻两个孔道,以钢丝襻结加强固定(图10-5-5)。
图10-5-4
图10-5-5
④若骨折片较小不易进行钻孔时,可用钢丝贯穿肱三头肌腱,将骨折片固定于尺骨上(图10-5-6)。
图10-5-6
术后处理 术后即开始手指、手腕的活动。3w后去掉石膏托,练习肘关节活动。
并发症及其预防
①活动受限多不严重。对日常功能影响不大,常未引起患者注意。可能与功能锻炼不当以及固定针的针尾退出刺激肱骨远端的背侧面有关,一般无须特殊处理。
②10%的患者可出现尺神经症状,包括麻木、感觉减退等,但大多可自行恢复,无须特殊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