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桡骨小头切除术
适应证
①桡骨头、颈骨折,多数病人可用手法复位获得良好效果,仅在下列几种情况,须做桡骨头切除术:
a.严重的桡骨头粉碎骨折。
b.陈旧性桡骨颈骨折畸形愈合,影响前臂旋转功能者。手术应在伤后早期施行。如伤后数月才行手术,常因软组织挛缩与僵硬,不易改善前臂旋转和肘关节的活动功能。
c.桡骨头粉碎骨折合并桡尺远侧关节分离者,一般应在桡尺远侧关节治愈后(一般需3~5w),再做桡骨头切除术。如过早施行手术,则桡骨可逐渐向上移位,而尺骨则相对地向下移位,因而加重桡尺远侧关节分离和创伤。对小儿的桡骨头、颈骨折,不宜切除桡骨头,应用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因切除桡骨头后,前臂尺、桡骨发育不均衡,将引起肘或腕部畸形。
②陈旧性桡骨头脱位,用手法不能复位的;或因陈旧性肘关节脱位,行肘关节成形术或融合术时,均应切除桡骨头。
③肘关节因化脓性关节炎等疾病强直于功能位,不需做肘关节成形术者,为了改善前臂旋转功能,可行桡骨头切除术。
术前准备 除一般准备外,无需特殊准备。
麻醉方式 采用局部麻醉、针麻或臂丛麻醉。
体位 取仰卧位,患侧肘部置于胸前。
手术步骤
①切口与显露:自肱骨外上髁经桡骨头斜向下内至尺骨皮下缘,做一长4~5cm的切口(图10-6-1)。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于靠近外上髁处切断肘肌的起始部,并向下切开肘肌与尺侧腕伸肌之间的筋膜,向内侧翻开肘肌,向外侧牵开尺侧腕伸肌,以充分显露关节囊及环状韧带(图10-6-2)。纵行切开关节囊及环状韧带,并将其向两侧牵开,即可显露桡骨头骨折部及肱骨小头。清除关节内积血及小碎骨片。
图10-6-1
图10-6-2
②切除桡骨头:用骨刀在桡骨头、颈交界处切除桡骨头(图10-6-3)。为了避免切骨时发生劈裂,不可由一侧一直切向对侧,应于一侧切开少许后,旋转前臂使桡骨转动,再切开对侧,最后再将桡骨头全部切除。如为桡骨颈骨折,其骨折位置较低,则切除的范围不应低于桡骨粗隆的水平。以咬骨钳及骨锉修平骨端。如骨端周围有足够的软组织,可将其做烟包缝合,以遮盖桡骨颈断端的粗糙面,否则不必缝合遮盖,但应剪去所有连接于桡骨颈断端的骨膜碎片,以免发生骨化,影响前臂旋转功能。
图10-6-3
③缝合切口: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彻底止血。以细丝线结节缝合关节囊和环状韧带,然后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患肢用三角巾悬吊。
手术技巧及特别提示
①术中不可损伤桡神经深支。若为陈旧性桡骨头脱位,破裂的关节囊和环状韧带附近已有较多的瘢痕,或由于关节炎等疾患,局部已有广泛粘连,解剖关系已不清楚。这时只要在外上髁附近切断肘肌,并将肘肌与尺侧腕伸肌向两侧牵开后进入关节,即可避开桡神经深支。否则有伤及桡神经深支的可能,一旦误被切断,应予以缝合。
②桡骨头切除的范围,一般不宜超过1~1.5cm,即相当于桡骨头、颈交界处的水平。如切除过多,日后桡骨可能逐渐向上移动,引起桡尺远侧关节扰乱和创伤,从而产生腕部疼痛和无力。但对较低位的桡骨颈骨折,又不能进行复位与固定的,或陈旧性骨折已畸形愈合时,则切除的范围可多些,但切断的部位最低也不可低于桡骨粗隆水平,以免破坏肱二头肌的抵止部,从而影响肘关节屈曲和前臂旋后功能。
③若术中发现环状韧带已有断裂,于切除桡骨头后,应将断裂的环状韧带予以缝合,以增加桡骨残端的稳定性,防止前臂旋转时残端向外突出。
④若桡骨颈骨折,术中可以完全复位,则不宜切除桡骨头,可用一克氏钢针行内固定。克氏钢针应由远侧骨折段斜行穿入至桡骨头下(图10-6-4)。注意不可超出关节面,以免破坏桡骨头软骨。缝合切口后,用臂部石膏托固定。
图10-6-4
术后处理
①术后当日即开始练习手指、手腕的伸屈和握拳活动。
②术后2~3w除掉三角巾,可练习肘关节伸屈和前臂的旋转活动。
③用钢针做内固定者,于术后3w去掉石膏托,拔出钢针,一般即可愈合。
并发症及其预防
①桡神经损伤:桡神经深支自外上方斜过桡骨头、颈部,并紧贴关节囊外面走行。因此,只要在关节囊内进行切骨操作,不横行扩大切开关节囊,即可避免损伤神经。此外,向外牵开关节囊的拉钩,也不可用力过大,过大也有牵伤桡神经深支的可能。
②关节疼痛和僵硬:切除桡骨头后,应进一步检查关节内是否还有遗留的碎小骨片,如有应将其全部取出。此外,也不可遗留骨膜碎片,以免日后形成新骨,引起症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